19日下午,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虽有公务在身,但还是临时请假与3000多市民一起参加了横渡珠江活动。(7月20日《信息时报》) 珠江被称为广州的“母亲河”。但在经济高速起飞发展的初期,由于错误的发展观,珠江和许多大江大河命运一样,无可回避地承担了地方政府发展的沉重代价。珠江治理,由于是共同利益之所系,成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绕不开的话题,也不必讳言,由于形势的紧迫性,珠江治理也是市民与政府之间发生误会、产生分歧乃至质疑之所在。譬如每年两会,有关珠江治理的提案议案总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张广宁其实是以亲身畅游的行动,告诉了市民政府正在做的事情,回答了市民内心所困扰的问题,从而向市民展示了一个“看得见”的政府。 一个“看得见”的政府,首先必须是能与市民和媒体畅通交流的政府。张广宁提议什么时候也应当组织媒体记者下水感受一下珠江的水质时,有记者回应说“记者很挑剔的。”张广宁则说,“这样更好,我们就是要挑剔的。”市长坦承相待,媒体恪守本分,一个市民所期待的公共治理模式瞬间跃然纸上。 一个“看得见”的政府,必须是一个能让市民信服的政府。市长上岸后表示,水质好于去年。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骄傲。因为这并非空口无凭,而是经过市长亲身体验、数千市民亲眼见证的。珠江治理无疑是综合性难题,再加上利益牵涉广泛,市民有理由做出种种“有罪推论”。对此,政府首先要宽容,其次要懂得运用行政智慧,通过务实而明智的举措取信于民。 一个“看得见”的政府,还必须是能够将决策过程放在桌面上的政府。当记者问到,实现天天游珠江有没有一个时间表时,张市长回应到,政府一直在全力改善,暂时还没有一个时间表,但起码亚运会之前要完成阶段性的目标。这可能不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承诺,但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政府承诺,一个市民可以信赖可以期待的政府承诺。 我们需要一个经常“下水”的市长,期待一个更经常地走进人群中的市长,目的只有一个:我们渴望一个“看得见”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