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老驴的故事

时间:2008-05-06 08:2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158次

 

    陕北的驴极具地方特色,下乡见到的第一种生产工具就是驴,推碾子拉磨,驮炭拉车,反正出力的营生都离不开它。骡子倒是劲儿大,可那家伙比驴贵多了,一头骡子顶十几头驴,一般生产队没有,即便有也舍不得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成本太高。驴比较好伺弄,不挑剔,草料也不必太精,所以在大牲畜中,驴还是占了很大的份额。

    俗话说,“人微言轻”,是说人的地位低,说话就没份量。牲口也一样,地位低,干了活还不招待见。你看那骡子,肚子、屁股都是溜圆的,一看就知道待遇不错。驴则不然,天不亮就被婆姨们拉走推磨,过了晌午还不给卸,公家的东西么,不用白不用,反正只要没吃午饭就按半天算。直把驴走得又渴又饿,四腿打晃,刚刚迟疑一下或歪头闻闻磨盘上的粮食香味儿,屁股上立马就会挨上几笤帚把子。

    陕北的驴有三快:脊梁比刀子快,屁股比锥子快,趴下比起来快,可想而知瘦到了什么程度。当条驴真惨,成了老驴就更惨,如果再碰上个心狠的主儿,那就是惨上加惨了。

    有这么当子老驴的故事。

    七十年代初,延安扩建机场,石料需求量特大,一方石头运到机场能挣二十多块钱,如果再把它砸成核桃大小,就能卖到四十多块,相当于一个二级工一个月的工资,穷点的生产队说不定能顶一个人一年的收入。

    上川一个老乡,四十大几,很有经济头脑。他盘算,从石料场到机场六十多里地,起个早拉个晚,一天能打个来回。买一头便宜的老驴,跑上一趟再给他卖了,跟白使唤一样,除去点草料钱,一天挣三、四块钱没有问题,比在生产队受苦强多了。

    老乡东寻西找,终于18元谈妥了一头老驴。别看这18元,这对穷得叮当响的老乡来讲,的确是个不小的数字。要说这个老汉的确聪明,他摇摇脑袋便心生一计。北京娃们有钱,手又宽松,何不和他们打个平伙呢。可老乡没有找本队的知青,一来他怕万一知青反悔了他不好办,二来与其把驴吆回来,不如在下川就把驴卖了省事。

    老乡和蔡大脑、江岩他们几个知青商量:“咱们各出一半,我拉一趟石头后驴归你们,愿意骑,愿意卖,愿意宰,随你们便。”

    好,成交! 老乡当天就跑到石场,把拉石料的事安顿好,然后又把老驴牵了回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乡已经把车装好了,满满登登的,估计他这宿都没怎么睡。看着上面还有点儿空隙,一猫腰,就又加了一块上去。这车就好比老乡的口袋,这石头就是口袋里的钱,能多塞一张就多塞一张,反正就这一趟,弄好了还能把驴钱赚回来。
    出完早工,蔡大脑捧着个饭碗坐在磨盘上,和房东老汉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起买驴的事,没想到老汉连说“使不得,使不得”,还让赶快把这事给退了。
    知青毕竟单纯,考虑问题欠妥。那驴是生产资料,不是随便能杀的,要报批,私自杀驴是违法的。杀不得你就得养着,可在哪儿养?怎么养?谁来养?知青自己还顾不过来自己呢。只有再把它卖了,可一条老驴谁买啊?谁买是谁的拖累,干不了活还费草料,如果好卖,老乡干嘛要来找知青呢?这一下,蔡大脑的脑袋“嗡”的一下,似乎又大了一圈儿,没想到还这么复杂,他直楞楞地看着对面的山梁,反悔已经晚了,人家已经走到半路了。
    唉,瞧这事弄的-------。

    蔡大脑一心烦闷,正准备家伙出工,突然底沟有人喊他的名字,是队长。队长扯着嗓子喊:“快!再找几个人,喊(拿、带)上绳子,驴死了!”

    蔡大脑就烦听这“驴”字,没好气地问:“咋啦?呐喊什么?!”

    队长三步两步跑上来,述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那拉石头的老乡赶着老驴破车,刚走出去七、八里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劲,车子吱嘎吱嘎地响,驴脖子也有些冒汗。路人说石头装得太重,驴和车子都噌不定(撑不住),劝他放下些。扔石头不就是扔钱么,他执意不肯,还将就着向前走,在过了一个河沟后爬坡的时候,就无论如何也爬不上去了。老乡嘴里大声地吆喝着,一边帮助推车,一边拼命地抽打老驴。坡倒是不陡,也没有多长,可驾不住人心太狠,车子太重,驴又太老,就在离坡顶还有一丈来回时,老驴实在没有力气了,被沉重的车子坠得向下溜,越溜越快。终于车垮驴倒,石头散了一地,把土路都砸出坑来。老驴被车辕压得动弹不了,加之过度劳累,喘了几口粗气后和老乡“拜拜”了。

    老乡看着这个场景有些瞢了,心如乱麻,欲哭无泪,不管怎么样,先托过路的人给捎个口信。

    蔡大脑、江岩几个人拉了辆架子车,一路小跑赶到出事的地方。太阳已经挺高了,当务之急是把驴拉回去。大家七手八脚,捆的捆,抬的抬,把死驴弄到车子上。这驴站着不显大,躺下了着实不小,超出架子车挺长一截儿,脑袋耷拉在车前头,瞪着俩大眼,有点死得冤枉不肯瞑目的意思。蔡大脑驾车,他把车辕压得低了又低,要不驴腿就会蹭地,走也走不动。挺壮的汉子却不得不使劲弯着腰,有力气也用不上,全靠大伙在后面推。平时是驴拉车,人坐车,现在反了,人拉驴卧。这驴生之贫贱,死了反倒“牛”了。只是这车不该让知青拉,应该让那拉石头的老乡来“孝顺”。

    “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好吃是在论的。

    再瘦的驴,随便刮刮也能弄下百十斤肉,不仅好吃,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不然也不会与龙肉媲美。骨头按废品卖了一元多,一张驴皮10多元卖给了老乡,说是绊(绑)连枷用,如果搁到现在绝对不是这个价钱。听说某生产“鳖精口服液”的公司,一共两只老鳖,生产了半年,创造了海量的利润,结果还活着一只。照这个比例,用这张驴皮熬阿胶,那价值可可就大了去了。后悔没有用,总算当时也没有吃亏,九块钱的本儿,白吃一百多斤肉还赚了好几块钱。

    这得感谢老驴,它死的那么是时候,是那么恰倒好处,也要感谢那贪财如命的老乡,要不是他把老驴累死,知青们说不定真得急出个好歹来呢。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