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全球视野

亲历瑞士零耗能建筑

时间:2007-08-17 06:4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60次
 
    初夏的瑞士,30多度的气温让人吃不消,但一走进Eawag(瑞士联邦供水、废水处理与水体保护研究所)总部大厦,却是感觉清凉如春。该所负责接待的Handschin博士告诉我们,这个大厦没有空调,但室温一年四季保持在23度。
    这就是著名的Chriesbach大厦——国际知名的零耗能建筑。于2006年9月落成.它所消耗的能源仅相当于规模最小的大厦所消耗的能源的四分之~,其能耗已经达到欧洲2050年的标准。
    大厦是一个紧凑型实体,有一个玻璃屋顶的中央大厅,因此阳光可以照射进大厦,同时也有助于大厦在夏日夜晚的降温。墙壁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是冷热蓄能体,绝缘层有30厘米厚。Handschin博士称,绝缘材料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资源的节约、环境和健康因素。比如天花板使用的是再生混凝土,地板用木屑板铺设,而大部分墙壁则采用木质结构。办公室之间的隔断墙壁采用了黏土材料,这样既符合环保的要求,又能调节空气湿度。从所有办公室都可到达的逃生露台上,装有天蓝色的玻璃板。它们在兼顾美观的同时,可根据季节变化控制日光通透,或提供遮荫,或让太阳光直射进大厦。这些玻璃板可根据设定的角度自动调节,夏天可遮挡75%的太阳光;冬天则尽可能多地放进阳光。
    在能源方面,个人活动、办公设备、照明灯光及自然光线产生的热量,通常足以维持一个舒适的室温,即23度左右。Handschin博士说,每个能源参考面积,每年的热能需求大约在每小时每平方米14度。
    在大厦屋顶四周:分布着459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其容量为77KWP,可为大厦提供近三分之一的建筑用电量。此外,屋顶上还种了小植物,用来保温及收集雨水。
    Chriesbach大厦的冷暖系统独具特色。它拥有良好的隔离设施和先进的通风系统,而工作区的持续通风是由中央系统控制的。
    Handschin博士引导我们来到一个凉爽的地下室。在这里,清新的空气通过热量寄存器进入通风装置,然后经由上风井,将空气单独分配到每层楼和工作地区。废气从屋顶直接排放出去——夏天,直接经办公室排放;而在冬季,则经由换热器。
    在水源供给和处理上,Eawa9动足了脑筋。饮用水主要用于员工食堂、每层楼的饮用水龙头及清洁设施。而其他用水则主要依靠雨水。比如,屋顶上有一个80立方米的露天水花园,用来储存雨水,它位于食堂的前面,有一根单独给水管,为厕所提供冲刷水源。
    在停车场、通道等地方,雨水不能直接排入地下,而是被收集到一个露天水道,流入排水区域。大厦周围,挖了小沟渠,种了大片树木,它们与建筑物组成了一个融入自然的整体系统。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Hand- schin博士说,整幢大厦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单个尖端技术的叠加,更是各个系统和技术相互作用的最优效果。   
 
  《新民周刊》2007年第24期  苏庆先/文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