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算不得地道的北京人。上高中时举家迁京,刚来就赶上“文革”。三年后去陕北插队,那时以为自己再也回不来了,倒开始眷恋这座城市,想念什刹海的荷花、北海的白塔、绿树浓阴的胡同和蓝天上盘旋的鸽群……
在外漂泊了15年,最终重返北京,突然觉得,这就是我的故乡啊!
刚回来的时候住在城东,骑自行车去城西上班,每天两趟横贯京城,习惯了胡同里的风情。晨曦中,小贩悠长的吆喝声、豆浆油条飘散的香味、煤球炉子蒸腾的烟气……那印象永难磨灭。
后来,住的地方离单位近了,不需辛苦地长途往返,我反倒有些失落。时常忍不住,会在休息日骑车去胡同转转。再后来,居然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两次逐条胡同地巡遍全城。
我把这过程称为“走读”。有人说如此真辛苦,我却觉得很快乐。
北京这座古城好玩啊!每一条胡同、每一处院子、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许多故事,一路走去、一路读去,魅力无穷、趣味无穷呢!
北京的许多胡同都有极为久远的历史,比如东四那些以“条”命名的胡同,居然还基本保存着元代的格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各异的院门、精美的砖雕、奇巧的门墩、古朴的门联,触目皆是,美不胜收。还有著名的菜市口地区,胡同里散落着大量会馆,无数名人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其中有些熟为人知,如康有为、谭嗣同、鲁迅、荀慧生;也有些较显陌生,如杨椒山、朱彝尊、沈家本、林白水,其实他们的人生各有光辉,只是被历史的尘埃掩盖,不为我们这些学识疏浅的人所了解而已。
在北京胡同走街串巷(陈光中自画像) 说到这里想起一段有趣的经历。那次在朱彝尊故居遇到一位健谈的居民,把朱彝尊说成是“一位古代战将,在平定南方叛乱时立下战功,由于受到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彝族拥戴,所以名为‘彝尊’”。当时我听得津津有味,回来一查资料才知道,朱彝尊并非武将而是文人,他在此居住期间写出的《日下旧闻》,至今仍是研究北京历史的必备参考书。
所以,“走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深入了解北京的过程。不仅在胡同四合院里,就是那些举世闻名的帝王宫阙、皇家园林、寺庙道观,同样有许多玄机四伏的隐秘角落。比如,谁能想到,紫禁城御花园的甬道上,竟嵌有一组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火车与铁路图案?谁又会想到,颐和园里皇帝居住的寝宫,却是一座森严壁垒的牢狱?还有原存于白云观的海云禅师像,由一个神秘的“肉身”传说,逐渐引出一系列待解之谜。诸多历史残片在无意中连缀成序,居然勾勒出一幅展现北京城市发展脉络的多彩画面,这收获,是我事先未曾预料的。
在“走读”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还是生活在这城市中的那些人。街角树阴下摇着蒲扇乘凉的老汉,没准儿憋着一肚子典故轶事想要侃侃;戴着红袖箍神情警惕的大妈,聊熟了也会热情地指点你认识什么是门簪、雀替、搏风等等。“走读”中结识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为很好的朋友。最难忘那次随梁从诫寻访北总布胡同他家住过的旧宅,也是著名的“太太客厅”所在地。他的父母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此居住期间,为中国古建筑研究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梁从诫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老院后来竟被拆毁,而梁从诫已经作古,幸而未能看到它的不幸结局。这些事情,想来让人伤感。
十几年来,我的这些收获转化为一些短文,如今选出部分汇成一册,书的名字就叫《走读京城角落》。书中依然保持我的习惯:除了少量历史图片取自有关资料,其他的景物照片均属实地拍摄;那些画像、速写、地图等等,也由我执笔绘制。
根据责任编辑的意见,在这书的封底,安排了一幅手绘的京城地图和一个卡通人物,意在使读者能怀着比较轻松的心态参与“走读”。但是,在整理和修改文稿的时候,我的心情并不轻松。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书中介绍的一些地方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让我很感忧虑。如果我们的后人将来仅能通过些许图片和文字感受北京这座古城的风采,那真是让人悲哀。
写于2013年8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