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国子监为何被称为古代“大学”

时间:2013-07-13 01:4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723次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因为它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故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大学”,但这所“大学”应该算是“皇家学院”,在这里就读的学子不叫“大学生”,而是叫“监生”。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因为它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故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大学”,但这所“大学”应该算是“皇家学院”,在这里就读的学子不叫“大学生”,而是叫“监生”。

 

       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初改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年)复称国子监。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有集贤门、太学门、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等。集贤门是正门,太学门是二门,门内的辟雍为国子监全部建筑的中心,与北面的彝伦堂形成院落。其东、西两面的配庑构成四厅六堂:东为典薄厅、绳愆厅、率性堂、诚心堂、崇智堂;西为典籍厅、博士厅、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彝伦堂后的敬一亭,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是国子监祭酒(校长)的办公处所。

 

       国子监的主建筑辟雍,相当于如今大学校园的大礼堂,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清代皇帝来国子监讲学的地方。辟雍为重檐黄瓦四角攒尖顶的方殿,坐落在有白石护栏的圆形水池中央。水池四面有四座石桥(圜桥),构成著名的“辟雍泮水”。整座建筑看上去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辟雍前面的大门上悬挂有极其醒目的“太学”两个字。所谓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古代的“学制”是怎样规定的 
 
 
  马一伊

 

       如今的大学大多学制四年,那么,古代的“学制”是怎样规定的?古代也有“积分制”吗?“旬考”、“岁考”、“毕业考”都有哪些要求?

 

       所谓学制即学校的教育制度,涉及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各个方面。夏商时期,古人已设立有官办学校,当时称为序或庠,到西周时期,学校的建制已经较为发达。

 

       据《礼记·学记》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也就是说,每年入学一次,隔年考核一次。一年考察辨明志向,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和亲近同学,五年考察是否博学和亲近师长,七年考察是否有独立见解和择友能力,这些都达到了,就是小成,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到九年的时候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坚强独立而不违背师训,就是大成,意味着学业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

 

       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设立太学,可谓是中国古代学制的一项重要进步。太学并无明确的学习年限规定,但考试十分严格,西汉时每年考核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相当于今天的抽签问答。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核一次,通过者授予官职,否则留下继续学习。隋唐时期的官学开始对学生年龄和学习年限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律学招收学生的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学习年限为六年,考试分“旬考”、“岁考”、“毕业考”三种,旬考内容为十日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将受到处罚;岁考内容为一年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及格则取得科举资格,否则勒令退学。

 

       到了北宋时期,王安石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即将生员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必须依照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晋升。此后,元代又将学生分为三等六斋,通过考核积分逐级升斋。明代沿用了元代的积分制,入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必须先入低级班,一年半以后,学业通过者升中级班,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高级班,而后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满八分为及格,遂可以待补为官。清代,积分制变得有名无实,毕业时间全凭年限来计。
 

 


 


    考试卷子“糊名”始于何时?


      贡院中为何设有“誊录所”?试卷竖写何时改成横线直格?

 

      如今为求公平,但凡比较重要的考试都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密封起来。这样,可使阅卷人在不知应试者的情况下,以得到较为客观的考试结果。然而,将试卷密封的办法并非近代才有,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据记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弟判之。糊名,自此始也”。糊名即弥封,是科举制度下为防止考试舞弊而采取的办法之一。唐朝的“糊名”,起初只是实行于选官的吏部考试中。如唐朝武则天时期,就命令考生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使得考官只能依据试卷批阅、评定等第。宋代开始,“糊名”正式用于科举考试中,称封弥。宋淳化三年(992年)三月,宋太宗赵匡义亲自到崇政殿复试合格的进士,并采纳将作监丞陈靖的建议,实行糊名考校。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赵恒将糊名法推广至省试中。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又将此法推行于各地方的举人考试中,此后糊名考校就不仅实行于殿试、省试,也施行于诸州的解试中。

 


 
 

    贡院中为何设有“誊录所”?

 

      宋代除了糊名考校,还规定了考卷用朱笔另行誊录,以誊录本送考官评阅。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元朝以后,封弥改称弥封,与“誊录”一起沿用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中。在清代,贡院中还专门设有誊录所,誊录者在誊录官的严密监督下誊录试卷。明清时期,糊名和誊录成为科举考试中的定制,乡试、会试等试卷都实行糊名。具体办法是:考生交卷后先由受卷官检阅,再同弥封官将卷首处填写的姓名、年岁、形貌、籍贯、有无犯罪行为、应试情况及父、祖、曾祖姓名等履历翻折封盖,骑缝加盖“弥封官关防”、“监临官关防”红印,并盖上与朱卷相同的红字编号,用朱笔誊录的另一份朱卷送入内帘批阅,弥封的墨卷收存。等试卷(朱卷)批阅完毕后,再取出原卷(墨卷)启封,按姓名填写榜文。糊名、誊录制度的建立,由于有效地防止了作弊,使判卷者无法知道某卷为某人所作,主考官很难“徇情取舍”。

 


 
 

试卷竖写何时改成横线直格?

 

      在明代永乐年以前,封建时代金殿会试的试卷一直是竖行书写的。试卷是如何由竖写改用横线直格的呢?据传,这与江西丰城一位叫孙曰恭的秀才有关。

 

      孙曰恭字恭斋,号翼庵,江西丰城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邢宽榜进士第三人,被授翰林院编修。孙曰恭从小就是敷山书院的高材生,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孙曰恭参加殿试时,原本被初拟为一甲第一,朝廷的主考官将孙曰恭取为第一名“状元”的案卷呈永乐皇帝宣布。但那时的文字书写是竖行写的,皇帝在宣布名单时,误将“曰恭”二字读成一个“暴”字,宣布第一名鼎甲“孙暴”。孙曰恭听了心中好生纳闷,心想:“莫非真有个‘孙暴’?”因而不敢贸然应答,生怕自己犯欺君之罪,仍静静地跪于殿下仔细聆听。待皇帝宣布第三名“探花”时,孙曰恭终于壮起胆子插话说:“启奏万岁,臣名曰恭,非敢暴也。”永乐皇帝一听,心中方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永乐皇帝觉得自己是金口玉言,不能随便改变“旨意”,也不能当众丢人,他眼珠一转,自圆其说道:“朕怒者曰恭,爱者暴也”。于是乎,孙曰恭只落得个第三名“探花”。打那以后,京城考试的试卷,一律改用横线直格。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