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与诗人共同会诊“诗歌与网络”——— “我不习惯上网,更喜欢看印在纸上的诗。”白发苍苍的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这样说。近日,北京文艺网主办的“积极互动的诗歌创作与网络生态”研讨会在北大举行。知名诗人杨炼、诗歌评论家唐晓渡、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以及诗人西川、杨小滨、商震、王光明等参加了研讨会,他们中很多人是中国各类诗文刊物的编者。有意思的是,列席研讨会的很多诗人或诗歌评论家都表示自己或多或少地“不懂网络”,甚至“不会打开博客”,但他们却都为诗歌创作迎来自由的网络时代而欢呼。与此同时,也对网络创作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状况表示忧虑。 杨小滨将传统诗文刊物的编辑称为“他者”——对作品能否发表拥有生杀大权。但是网络时代的来临却让“他者”走向消失,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发表作品。诗人杨炼也说,网络让如今的诗歌创作更具民间性、草根性,“我们这次国际华文诗歌奖就收到了很多普通人写的佳作。” 赞美自由的同时,诗人们也对网络大环境中诗歌创作良莠不齐的情况表示了忧虑。一名诗歌爱好者也坦陈,网络是带给创作上的自由,但是泥沙俱下,“反而很多时候失去了诗歌之‘美’,甚至读者会认为这些不美的作品是真正的诗歌。” 但也有学者认为对此不必忧虑,网络生态不等于简单的商业化和品位低下。恰恰相反,倘若自觉足够到位,网络这个第二生存空间,同样可以“诗意地栖居”。《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说:“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作品,同时任何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别人的作品予以评价。这是一种新型的‘他者’——或者说互为‘他者’。我认为,如果建立起这样相互评价、比较、唱和诗歌的互为‘他者’的形式,将能够促进诗歌的质量、发现优秀作者、挖掘美的作品,其对诗歌的正面作用会更大。” 2013年1月19日,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的评审活动也在进行。该诗歌奖去年7月15日创设,截至2012年底,共收到投稿诗作4万余首。北京文艺网总编杨佴旻表示,此奖的设立旨在面向一切用华文写成的诗歌作品,选出佳作,并通过不列颠文学翻译中心、纽卡斯尔文学艺术中心,直接与英语诗构成对话。
语录
“网络生态不是改变了诗歌,而是让诗歌成为诗歌——让它们能直接面对读者,而不是面对编辑、或者体制。”——首师大教授、诗歌评论家 王光明 “诗歌的本质是自由,而网络上可以找到我们想像的自由。”——谢冕
“网络时代也有负面作用。信息的爆炸阻断了人们的沉思,而诗歌是需要在思考中创作的。” ——诗人 杨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