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史库

中国地理学家眼里的上山下乡运动

时间:2012-06-06 02:5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44次
“胡线”揭示的真理过去了80多年,结果是:西北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九;而东南部人口则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一。文章说:“无论中国人在中国大地上怎样迁移,都很难动摇“胡线”。

        2009年是近代中国地理大发现100周年。《国家地理》杂志出版了纪念专辑。其中著名学者单之藩撰写的《中国的突变线》一文耐人寻味。文中介绍了著名的胡焕庸线,指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长的胡焕庸,经过多年研究,1935年《地理学报》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文章,提出“胡线”,即:从黑龙江爱珲向西划一条线至云南的腾冲,为西北部和东南两个部分,东南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百分之三十六,人口占全国的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百分之六十四,人口占全国的百分之四。

      “胡线”揭示的真理过去了80多年,结果是:西北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九;而东南部人口则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一。文章说:“无论中国人在中国大地上怎样迁移,都很难动摇“胡线”。文章指出:“1949年以后中国大地上进行过几次浩大的人口迁徙,政府想把人从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移向西部地区,从解放初期的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到60年代西部地区的“大三线”建设,再到“上山下乡”运动,似乎是有意要改变中国东南和西北两大地区人口的不平衡状态,几十年过去了,”两侧并没有发生值的变化 。“胡线”提出人口分布理论坚不可摧。

      文章设问到:“那些从中国东南驶向西北,一列列车中满载着生产建设兵团官兵们,那些随着一座座工厂的诞生从上海、北京、东北奔向西南的人,那些在新疆石河子的棉田里摘棉花、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橡胶林里割橡胶、在呼伦被贝尔草原上放马的知青们那里去了”,主要是东南部地区富庶、气候、社会资源、环境等十分宜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千方百计地返回自己的故乡了。

      有位叫麦金德的地理学家则提出世界岛理论,他的腹地(西北地区)征服边缘(东南中原地区)的理论,被中国学者用来解释为什麽北方少民族总能入主中原的问题,而中原地区没有主动征服西北的里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南中原地区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季候、物产、环境、社会资源)等等,而东南中原地区的人们则对腹地不感兴趣,没有征服的动力。迫于生活的迁徙则为称为“走西口”或“创关东”,发了财的人也是回家建宅置地。同样,用这个理论解释为什麽百万知青一定要返城这个谜,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剥掉上山下乡运动的政治外衣,还移民的本来面目。

      最近,读《今晚报》文摘周刊有一篇《大城市人口,“超载”很严重》的文章,再度印证了腹地征服边缘理论的适用性,大批的农民工从西北部地区南下,并占深圳人口的一半,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瓶颈,而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也大都如此。古代是军事的征服,变成了现代的移民征服,因为东南部这一带地区,用移民的话说:“遍地都是金子,人民币没脚面,钱好挣”。“胡线”所揭示的环境生存的规律,真的岿然不动。


                2010年2月7日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