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老三届园地

刘一达写京城传奇 原型来自晚报读者

时间:2015-07-09 03:1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07次
刘一达觉得自己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段,年龄在他之上的老北京人,有经历但没什么文化,想写写不出来。年龄在他之下的北京人,有文化但是没有经历,写出来的东西不是道听途说来的,就是东抄西抄,甚至是网上扒下来的,难免以讹传讹,“我们这一代人再不写

 
 


 

 

      从读者来信中认识了“白姥姥”


      《传世猫碗》以御膳房于姓和彭姓两个御厨几代人的宿怨为伏笔,以老北京的“十大美女”之一、大家闺秀白姥姥与老北京的“东城四少”彭三爷的旷世之恋为主线,以一个出土的成化斗彩小碗的迷踪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浓缩了北京城从民国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各种背景不同人物的命运。小说中,刘一达笔下的北京人有着豪放大气、侠肝义胆、忠诚执著、古道热肠,同时却中规中矩、守旧守缺、顽固倔强、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


      刘一达在采访中透露,原来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并不是闭门造车的瞎编”。刘一达在《北京晚报》当记者时,经常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我当时觉得这些信写得非常诚恳,我被她的诚心诚意所感动,就见到这个读者,一看是个老太太。”刘一达回忆初次与“白姥姥”见面的印象,“这个老太太确实是我接触过的老太太中与众不同的,长得非常美,人也有气质。我之前采访过秦怡,秦怡90多岁了,依然保持美貌。这个老太太让我想到了秦怡,她的那种美貌和文雅,我感觉到她有不同一般的经历。”

 


 


      “白姥姥”独居在家,养了两只猫,子女都长期居住在美国。“我见到她时她已经70多岁了,老太太退休前是101中学的英语老师,101中学之前就是北京的教会学校,当时北京教会学校有几所,我在小说里面都写到了。”


      有一次老太太跟刘一达说了实情,她年轻的时候有个恋人,就是小说中的“东城四少”彭三爷。“恋人因为打成右派发到青海去了,后来她就和别人结婚了。老伴儿去世以后,老太太想跟老恋人见面,因为这位‘彭三爷’在青海,一直没结婚。他们已有40多年没有见过了,她想把这个老恋人接回北京,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圆他们年轻时的梦。”刘一达缓缓讲出这个北京老太太的故事,“本来都已经说好了,这边房子都腾出来了。突然他就没有音信了。老太太非常纳闷,专门到青海去了一趟。发现原来是老恋人得癌症了,为了不给老太太晚年生活带来麻烦,他到深山里在山崖上自杀了,留下了五六封遗书。这个故事一直埋藏在老太太的心中。”

 


 


      “我也苦恼,反复琢磨这个选题。这个选题我怕糟蹋了,最后苦苦构思,写成了这本书。”刘一达说,老太太在给他讲完了以后就如释重负了,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给他来信。“我也很奇怪,怎么回事?我就到她家去了。一看门锁着,后来知道老太太也住院了。她临终之前我去看了看她,后来就去世了。”


      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历经五年写成的长篇小说《传世猫碗》终于出版了。刘一达透露,小说女主人公白姥姥的原型就是一位晚报多年读者,现在已过世。他与故事的主人公交往了近20年,这位北京老太太“白姥姥”当时年过七旬,给他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京城传奇事件,让他萌发了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想法:“我要写出一个与以前文学作品中北京老太太不同的形象,可以通过她的个性,看到北京人的性格。”


       再不把北京文化写下来就断篇了


      “白姥姥是北京老太太中的又一种典型。”刘一达说,以前文学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北京老太太,不是大宅门察言观色,能说会道,颇有心计,善于把家的老妇人,就是普通家庭勤俭持家,干事麻利,婆婆妈妈,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妇。像白姥姥这种既有老北京姑奶奶的范儿,又有教会学校培养出来的洋派,既有胡同文化的血脉,又有大宅门的家风,既纯朴热情,古道热肠,又有眉眼高低,人情世故,既有率直天真的一面,又有含蓄深沉的一面。“白姥姥是个多元文化的结合体,她身上体现出的恰恰是北京文化最本质的东西,既能显示出她的个性,又可以通过她的个性,看到北京人的性格。”刘一达说。

 


 


      《传世猫碗》不算采访、积累和构思,从动笔创作到最后一稿完成,前后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其中两年是用来修改。小说最初写了40多万字,完成稿有20多万字,几乎删了一半。而前期的改动更让人难以想象,仅小说的开头先后改了30多次。


      “凡是我不熟悉的场景,就尽量不去写,凡是写出来的,都要有出处。”刘一达说,北京文化在小说中并不是点缀,而是为故事情节服务的,但考虑到读者可能不熟悉,看起来费劲,就要从头解释清楚,“虽然写的是小说,但我把北京文化自然地融进去,这样大家看了小说还能增长知识。”


      比如小说中,白姥姥的爷爷作为厨师跟李鸿章到美国访问,在宴席上他心领神会,灵机一动,做了一道杂碎,后来被美国人称为“李鸿章杂碎”,以至于在美国杂碎成了中国菜的代名词。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李鸿章杂碎”的做法,并且推出了拿手菜“老北京杂碎”,当年白姥姥给刘一达讲故事的时候,刘一达时常品尝这道菜。

 


 


      刘一达从小在胡同生活,16岁进厂当学徒,接触的师傅们都是老北京的三教九流。20岁开始研究北京文化,21岁开始写小说和剧本,后来又当了25年的《北京晚报》记者,采访了大量文化名人。“让现在的人认识老北京,让几十年几百年以后的人认识现在的北京,是我的创作原动力。”刘一达说,自己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的关于老北京方面的知识,也是他的研究所在。


      刘一达觉得自己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段,年龄在他之上的老北京人,有经历但没什么文化,想写写不出来,有的也写不动了。年龄在他之下的北京人,有文化但是没有经历,写出来的东西不是道听途说来的,就是东抄西抄,甚至是网上扒下来的,难免以讹传讹,“我们这一代人再不写,很多真实的历史就会被那些八卦类的文字给淹没了。”

 


 

 
作者简介

 

      刘一达,笔名达城,1954年出生于北京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宣传科干部,北京市委统战部干部,《北京晚报》记者,现任“京味报道”专版主持人。北京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兼任北京作协理事。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故都子民》、《人虫儿》、《胡同根儿》(上、下卷)、《画虫儿》、《皇都风流》、《傍家儿》等十多部,中篇小说《八珍席》、《非凡女性》等十多部,纪实文学《中国“下海”潮》、《都市大款惊人梦》、《畸魂》,当代纪实系列《北京眼》(三部)、《胡同风系列》(两部),“京味系列”《有鼻子有眼儿》、《老根儿人家》、《老铺底子》等,已发表、出版1100余万字,出版小说、纪实文学专著40余部,有六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获得新闻奖、文学奖等60余项。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