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麦 秋

时间:2007-11-21 07:2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41次
 

    没有经历过麦秋的人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过麦秋的滋味。将近40年了,每当我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插队时麦收的情景,历历在目。
   “铛!铛!铛!”睡梦中,钟声响了,急匆匆地穿好衣裳。天还没亮,看看窗外的天,星星依然还挂在上边。拿起镰刀跑出窑洞,跟随着一帮人往地里走。
    第一晌割麦,好难熬。到了地里觉着干了好长时间活,太阳才出来。那里的地块一般很小,有的地一个人割一会儿就完活。有时,一晌下干下来记不清割过多少块地。
    麦子长得最好的是沟里的,没到雨天,雨水冲着牛粪、羊粪流进沟里,养分足。那儿的麦子能长将近一人高。麦子长得最差的是岭上的,地太高了,粪挑不上去,下雨了水留不住,土壤十分瘠薄。(此时,我才知道水土流失的真正含义)那里的麦子长得也就半尺高,稀稀拉拉的,露着地皮。这种地,估计收不回种子。
    麦秋开始,由于割麦弯腰,再加上胳膊拿镰刀用劲,所以,腰疼,胳膊抬不起来是难免的。晚上睡觉时翻身都很困难。到第二天清晨队长敲钟上工时,勉强地睁开眼,拖着着酸疼的身躯,咬着牙,挣扎地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加入割麦的人群。
    过了三、四天后,身体渐渐渐渐适应了,不是那么累了。只要还在农村,每年都必须这么经历一回。
    麦收时的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起雨来了。在地里割着麦子,只要天一变,大家赶紧就都往场上跑。到了场上把麦子垛起来防雨。有时侯,跑到半路雨就停了,再返回去。
   要说割麦子特别累,到了晚上还得去场上干活,一天也睡不了几小时。吃罢晚饭,队长就敲钟了,听见钟声,人们纷纷跑到到场上。麦场一般都在村子里的一块比较孤单的地。(好象是为了扬场时可以充分利用风源)。场边儿垛满了麦子,空出中间干活。刚开始,基本上是依靠人力。我们拿着桑叉,把麦子挑得立起来,叫“擞麦”。这种活比较轻,一般是女劳力干的。麦子擞满一场,便没什么事了,就坐在麦垛跟前歇着。这时,开始碾麦。牛拉着碌碡人拿着鞭子赶着牛,一圈一圈地围着麦场转。碾麦的时间可比擞麦长多了。所以,特别困时,正好能睡一会儿。也有人靠着麦垛用麦子把自己盖住,睡着了。当碾完了一遍场叫人擞麦时,少了好几个,队长急得转着圈找人。
    麦子割的差不多时,就不是全体割麦了,专门有人在场上干活。
    记不清是哪年,大队买了手扶拖拉机,。从此,各个生产队就轮流用它碾场。
    割麦真是个累活,第一年我们连镰刀都不会使。老乡手把手的教我们,怎么用镰刀,磨镰刀。还告诉我们怎么干活才能快。尤其是割下的麦子在手里怎样拿。割下的麦子怎么放,才好捆。我们刚开始割一把,扔一把。不但割得慢,而且扔的乱。经他们指教,我们进步很快。
    麦秋时节,真是又累又困。熬过麦秋就好多了,最起码晚上不用加班了。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