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插队生活片断(十五)人与寄生虫

时间:2007-11-20 02:3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12次

 

    六十年代初,一批军队转业干部被安排到北京各中学当党支部书记。一次书记作报告,讲着讲着讲起了他当年打游击的往事,所有的人身上都长了虱子。照他的说法,“虱子是革命虫,不干革命就不会长虱子。”可能是多少受了他这种“革命理论”的影响,下乡后面对着虱子的威胁,我们表现得比较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虱子是一种较小型的人体寄生虫,以吸食人血为生。一般生活在贴近人体表皮的地方,象毛发的根部,贴身衣服的衣缝处。据在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的姨夫说:虱子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几餐不到时候不吃,吃饱喝足就睡觉休息。一般白天人活动时虱子不吃不动,到了人休息时,虱子就该活动了,并且是越暖和它们越欢势,把人的身体当成了跑马场,非常的痒,往往折腾得人难以入睡。虱子不但吃喝玩乐在人身上,就连生儿育女也不挪挪地方,所以凡是有虱子的地方,总可以发现虱子的儿子──叽子(实际是虫卵)。

    至于虱子是从哪里来的,说法不一。城里人认为雨点落到头发里就会变成虱子,其实毫无科学道理。我们知青的家是村里年轻人喜欢聚集的地方,午间休息或是晚上下工后,常有一些年轻人聚到我们这儿海阔天空地胡聊。有时在村子北面的地里干活,休息时有些人懒得回家,干脆到我们这儿来。东北农村接待客人礼貌的作法是请人上炕。队里的人到我们家,开始还客气,后来熟了就不请自上(炕),往往坐满了一炕的人。东北农村习惯,早上起床后,睡觉用的铺盖迭好后放到被柜(一种卧式柜)里,家里显得很整洁。我们知青没有被柜,就把铺盖卷起来堆在炕里角,睡觉时一拉开就行了。平时累了,还可以靠着或枕着铺盖卷休息。社员们到了我们家,随便的人干脆就靠在我们的铺盖卷上,虱子大军大概就是这时候转移搬家开辟的新根据地。据知青WBG说,他曾看见一个经常和我们打打闹闹的社员躺在炕上,从身上摸出个虱子来,随手一弹,虱子没了踪影,就此卧底潜伏下来。

    男生长虱子似乎毫不奇怪,女生一向爱干净,好象不会长虱子。其实不然,到了那个环境,谁要是不长虱子倒是有点奇怪了。只不过女生爱面子,长了虱子不声张,“打掉牙往肚里咽”罢了。“纸包不住火”,一天早上刚起床就听见女生屋里SL在大喊大叫,向女生一打听,原来是这位S小姐在自己的被褥里发现了虱子,正在追根寻源,穷追猛打。她发作了一阵儿,见没人理她,更没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自知没趣,一个人坐在炕上生了会儿闷气,只好把虱子和烦恼一起丢到爪哇国了事。

    俗话说“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世界上哪有不咬人的虱子,只不过多了就“习以为常”、“见多不怪”而已。我们虽然不怪了,北京城里人还是要“少见多怪”的,所以我们每次从乡下回到北京,进家(应该说是大舅家,我自己家已经迁到邵阳)第一件事就是把里里外外所有的衣服都换了。换下的衣服还不能随便乱放,得赶紧塞进一个尼龙网兜里,然后把这个网兜挂到窗子外面去,一边挂一边嘴里还不闲着:“你们(指众虱子们)这些乡巴佬,北京是你们呆的地方吗?!快交代,怎么混进北京的?”众虱子们不出声。“不交代,就到外面喝点西北风凉快凉快。”等一锅水烧开了,再把这些衣服用开水彻底烫一遍。有一年大舅的儿子XB从内蒙临河回京,匆忙之间忘了把深色浅色衣服分开,开水烫过以后,虱子倒是断子绝孙,一件天蓝色的棉毛衫变成了花的,布满了虎不象虎、豹不象豹,黑不黑蓝不蓝的花纹。那年头不要说没钱,就是有钱没有票券也买不到东西,XB只好忍气吞声,穿着这件自制花衣服窝窝囔囔地过了好几年。

    六九年春末夏初,妈妈托回京探亲的知青带一个小皮箱给我,为客气就打电报叫我到火车站去接。那时电报只传到县城邮电局,县邮局再通过电话通知到我们所在的大队,大队接电话的是位没文化的老农,再通过便人转告我。消息几经周折传到我这里,只知道要我到火车站接人,什么时间,什么车次全然不知。考虑再三,赶早不赶晚,宁可我等人不可人等我。第二天,我赶到通辽,先到火车站看车次。那时通辽还是个小站,每天只有三四班从南向北的客车,我记住几次车到站的时间,到时候就去车站等,其余时间就在通辽市瞎逛。三顿饭就去饭馆,不敢叫什么菜,每次半斤面条(粮票最小半斤,少了不卖),早饭是半斤油饼,一碗豆浆。那时候住旅店要凭介绍信,就像现在要查身份证一样。我一个知青为私事外出哪里来的介绍信,就算是有介绍信,一天几毛钱的店钱我也出不起。晚上只好到火车站候车室,找个长条椅,能躺就躺,不能躺就坐着,胡乱混那么一宿。好在那时的人适应能力特强,只要不是站着就可以睡得着。有一天晚上运气不错,候车的旅客少,我一个人占了个长条椅。睡到半夜不知几点,忽然梦中惊醒,低头一看,看见身上爬满了黄豆大小的虫子,我急忙坐起身来,用双手使劲在身上划拉,那些虫子动作很快,飞快地钻进椅子缝隙里不见了。几只动作稍慢的被我弄死,在衣服上留下六七条红褐色的血迹。细想一想,肯定是臭虫趁我熟睡时来偷袭我。再找别的臭虫,早已是踪影全无,我实在困得利害,想想没法可想无处可以安身,只得倒下头继续睡。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