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纵横

林彪“国家主席”梦的破灭

时间:2007-05-19 01:2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580次
 
 
                 林彪“国家主席”梦的破灭
   
权力巅峰
        1969年召开的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林彪惟一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接班人的地位.以及在九大前届对他的仅次于毛泽东的宣传,使他在党内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此外,林彪还掌握着很大一部分军权,他的亲信也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地方党政大权。
        林彪控制这么多权力.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在毛泽东看来,选领袖人物也好,选接班人也好.应该出以公心.搞“五湖四海”,不应当搞小圈子、小集团。他为了让党和国家的接班人成为真正出以公心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党内外有真正的威信,就要抑制一下林彪的权力。
        毛泽东抑制林彪权力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出不设国家主席。毛泽东早就辞去了国家主席一职.如果设国家主席,这个位置肯定是党内二号人物林彪的。二是不让林彪插手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对党和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掌握这方面的权力,有利于进一步向其他权力领域扩展。
   
狂妄争权
        然而.林彪却想掌握更大的权力。
        江青集团的陈伯达长期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权力,九大后,林彪地位的确立,使陈伯达主动向林彪靠拢。而林彪为了将权力渗入到意识形态领域.也主动拉陈伯达入伙。一来二去.陈伯达成了林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林彪争权的最重要行动,就是极力主张设国家主席。1970年4月11日,林彪向中央提出设国家主席.并说要毛泽东再担任国家主席。第二天,毛泽东在林彪提议设国家主席的材料上批示:“我不能再做此事,此议不妥。”这是十多年来毛泽东与林彪第一次“意见不统一。
        但是,林彪并不甘心。
        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8月22日,在全会召开前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林彪与陈伯达一唱一和.公开提出要设国家主席。毛泽东说:“我主张不设.我也不当.谁要当国家主席,就可加上。”毛泽东这句话把问题的实质点明了:提议设国家主席的人.是自己想当国家主席;林彪就是想当国家主席.他的意见是不让林彪当。
        但林彪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可以与毛泽东抗衡一下了.因此他仍然坚持自己
的意见。8月23日,九届二中全会开幕。原定在开幕式上由周恩来和康生发言,可在开会前,林彪突然提出要“讲一点意见”,毛泽东感到突然,又不好不让林彪讲.就说:“你们三个讲吧。”
        林彪在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毛主席的伟大领袖、国家元首、最高统帅的这种地位.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林彪的讲话.核心是要树立毛泽东的国家元首地位.换言之,还是要设国家主席,让毛泽东当国家主席:而坚持说毛泽东是天才,也是与毛泽东唱反调.因为毛泽东此前多次说过,不要讲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林彪偏要讲。
        林彪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后.林彪集团的成员在小组讨论会上纷纷发言,继续鼓吹“天才论”,提出设国家主席。这种阵势,使毛泽东看到了林彪集团的力量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这坚定了他必须在此次全会上削弱林彪集团力量的决心。
        8月25日.毛泽东组织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立即停止讨论林彪的讲话。同时,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直攻陈伯达的“天才论”.这也明显是在批林彪,因为正是林彪长期以来一直鼓吹“天才论”。
   
拒绝挽救
        毛泽东虽然批判“天才论”,反对设国家主席.但他始终没有点林彪的名。在九届二中全会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也没有直接触及林彪.他只是要林彪手下的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做检查。毛泽东在看了他们写的检查后写了这样的批语:“我已看过,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表示不再追究了。
        面对毛泽东的宽容.林彪却并没有幡然醒悟。他不但自己不做检查,而且告诉手下的人,把问题往陈伯达身上推。林彪仍然搞小集团,他与手下的亲信、骨干密谋对策,对抗毛泽东的批评。他们甚至连庐山会议的内容也不向下传达。同时.林彪对军权把握得更紧了,林立果还搞起了小军事组织。
        林彪的行为.迫使毛泽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脚”。
       “甩石头”,就是毛泽东在各种文件上写的批评林彪集团的批语:“掺沙子”,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土太板结了就不透气,掺一点沙子就透气了。军委办事组掺的人还不够,还要增加一些人,这是‘掺沙子’。”;“挖墙脚”,毛泽东说得更直截了当:“改组北京军区,这叫‘挖墙脚’。”
  
阴谋破产
        面对毛泽东采取的这一系列举措.林彪采取了“三不主义”:不检查,不露面,不批文件。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来回地踱步.就是在不得不参加的公开仪式上,林彪也表现出与毛泽东公开对抗的态度。
        新华社摄影记者杜修贤回忆:1971年“五一”晚上.毛泽东来到天安门观礼台观看焰火.但林彪却迟迟不到。周恩来多次派秘书去催,过了很久。林彪才慢条斯理地走上天安门城楼。他冷冷地落座.与近在咫尺的毛泽东既没有握手.也不搭话,甚至没有看一眼。过了一会,林彪的位置竟空着,人不见了。
        对林彪的态度.毛泽东也渐渐失去了耐心.他要点一点林彪了。
        1971年7月9日.在周恩来准备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前,毛泽东问在场的熊向晖:“黄永胜和他那个军委办事组——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还有叶群,他们在庐山上搞鬼,黄永胜讲了没有?”当毛泽东得知熊向晖没有听到黄永胜等人的检讨,也没有看到下发的五人检讨时,提高声调说:“他们的检讨是假的,庐山的事还没有完.还根本没有解决。这个当中有‘鬼’。他们还有后台!”
        毛泽东的这次谈话.已经公开向林彪挑明:庐山的事林彪是后台,他不检讨,这件事就没有完。
        林彪却仍然抱着不检查、不配合的态度。毛泽东在对林彪已经耐心等待很久、做到仁至义尽后.见林彪仍然持顽抗态度,他开始行动了。
        1971年8月中旬,毛泽东巡视南方各地。在巡视时,他与地方党政军领导干部进行了很多谈话。在谈话中.毛泽东把林彪的事情摆了出来:“l970年庐山会议……林彪同志那个讲话,没有同我商量,也没有给我看”;“我同林彪同志谈过.他有些话说得不妥嘛。比如,他说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还有什么人民解放军是我缔造和领导的.林彪亲自指挥的,缔造的就不能指挥呀?缔造的,也不是我一个人嘛!”。
        毛泽东的这些谈话,都有人密报给了林彪。林彪对形势进行反复权衡,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已不可能见谅于毛泽东,于是他横下一条心.要继续与毛泽东对着干。
        林彪定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在毛泽东南巡的途中.刺杀毛泽东,然后顺理成章地接班:“中策”是南下广州,另立中央.与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抗衡:下策是外逃去苏联。
        林彪首先争取实行“上策”。在毛泽东南巡期间的9月7日.林立果向他搞的“联合舰队”下达了“一级战备”命令,准备刺杀毛泽东。林立果策划、实施了种种刺杀方案,但都被毛泽东发觉。毛泽东采取了非常措施,于9月12日安全抵达北京,林彪的“上策”破产了。同时,毛泽东南巡谈话后.争取了南方各军区的领导干部,林彪打算南下广州另立中央的阴谋也破产了。林彪剩下的只有一条路:外逃。
   
折戟沉沙
        当林彪得到毛泽东已安全回到北京的消息时,他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了。他与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等人通电话50多次,商讨下一步对策。林立果、叶群催促林彪下决心外逃,但他还是有些犹豫。
        林彪为什么要犹豫?据林彪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林彪曾让秘书找出毛泽东关于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语录.由此可以看出,他或许对毛泽东能按犯错误的同志来对待他还抱有一线希望。
        9月13日,林彪外逃决心下定。他乘坐的三叉戟在飞到蒙古的温都尔汗时,由于汽油燃尽.迫降失败,落了个折戟沉沙的下场。
        即使林彪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毛泽东仍然对他手下留情。当林彪乘坐的飞机飞行了30多分钟.快接近中蒙边境时,有人请示是否派飞机拦截。毛泽东说:“林彪还是我们党中央的副主席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要阻拦,让他飞吧!”
        历史总有其定律。在搞“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上.表面上看,林彪与毛泽东似乎是一致的,其实有本质的不同: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出于反修防修.防止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良好愿望,他的动机是出以公心的:而林彪积极支持搞“文化大革命”,则是为了扩展自己小集团的权力.发展自己小集团的利益,最后的结果就是自我毁灭。
   
 
                             《党史天地》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