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社会需要更从容

时间:2009-03-01 06:4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801次

 

  最近,有关一位“国学大师”品行经历的争议和汶川地震中的“背妻男”争议,都在媒体和互联网上激烈地进行着。

  “国学大师”多年来是媒体追捧的人物,现在媒体却几乎一致地以“倒掉”、“欺世盗名”等表述对他进行了尖刻的品评,不仅年龄品行受到质疑,学问水平更被说得相当低下,在互联网上的评论更是毫不留情;而“背妻男”一度被视为传统的、至情至性的代表,其再婚后却引发了诸多议论,更有人指其品行有诸多缺点,比如是个“不孝子”等。对这两个人物,媒体和公众“一边倒”的肯定和“一边倒”的否定,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变化。

 

  平实地说,这两个人物当然不会如媒体最初所称颂的那样完美,但也未必就如后来媒体所否定的那样一无是处。他们其实也是社会中的普通人,有诸多人性弱点和道德瑕疵,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如果被当作普通人来看,其毛病可能无伤大雅,但一旦被描画得完美无瑕,当然也就容易被看出破绽。比如“国学大师”品行经历的一些传闻,在文化圈内其实一直是茶余饭后的话题;而“背妻男”的问题,在他的社区和人际网络之中肯定也不是什么难以知晓的秘密。作为常人,他们的毛病当然是缺点和问题,但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之处。“国学大师”的私生活问题,当然也属于个人的缺点,但毕竟其已在当时相当严苛的条件下付出了多年劳教的代价,自己加以回护虽然不妥,但也是人情之常,在外人看来也未必没有其可怜可悯之处。诸如“吹牛”、自我夸大这样的毛病,更是一般、普遍的人性弱点。批评当然需要,似乎也不必过度。“背妻男”的再婚在道德上似乎有失完美,但在法律上也难说有什么问题。其实,媒体在追捧他们的时候,只要稍加留意和多做了解,这些缺点和问题本该非常容易被呈现,那样的话,报道可能更加准确和理性,公众对于这些人物的理解,也就可能更加客观。但一些媒体往往出于自己的需要,仅仅根据有限的了解就对这些人物加以无限的肯定,从而促成了几乎一致的公共舆论,变成了社会的定评。这些人物于是变成了“完人”,其长处被无限夸大,其短处却被视而不见。而且舆论常常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夸大,对于当事人自己未必完全切实的叙述,采取无保留的相信态度,其实也是在推波助澜。而当事人自己也难免顺水推舟,在水涨船高中失掉了自我约束的分寸。于是,许多夸大就更加漫无边际,许多溢美之辞就愈发脱离实际。最后,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嘲讽。

  一旦这些“热点人物”的一些问题和毛病被揭露,公众和媒体又往往有一种“看笑话”心态,一哄而起,对于这些人物的“倒掉”充满快意。此时,这些人物的缺点和问题又难免被无限夸大,过去的疮疤被揭开,过去的不得体之处被随意嘲笑和挖苦。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和无限传播能力,网络舆论往往会更加严苛和随意。在一哄而起地肯定之后,再一哄而起地否定,这样的状况难免形成一个“怪圈”。媒体和公众往往按照自己的想像和需要塑造一个人物,把他捧起来的时候唯恐其不完美,充满道德崇拜。而一旦发现他的缺点和问题,又以揭秘的方式无情抨击,充满道德义愤。我们往往急躁地寻找“完人”,又往往急躁地全盘否定。鲁迅先生所说的“捧杀”和“棒杀”的一体两面在这里体现得相当充分。

  当然,公众人物应当更加自律,更加实事求是。但同时,社会和媒体似乎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公众人物。这里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分寸感,对一个人的长处、贡献和道德水准,都应当做实事求是的评估,肯定其可以肯定的方面的同时,对于其弱点和问题也应客观地看待、客观地报道。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当初媒体在肯定“国学大师”或“背妻男”的时候,能实事求是地点出其问题,今天大家也就不会有所失望和焦虑。同时,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从容感,就是对于人性有更加客观的体察和了解。应该认识到,人性和社会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对于完美的人性和道德的光辉,要抱有坚定的信心并不懈地追求,但对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生的不完美的客观体认,其实也是一个社会成熟和理性的标志。我们在追求道德理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追求本身也是长期的;我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应该体认到不完美也是人生一种难以避免的常态。一个理性而非情绪化的社会、从容而非急躁的社会,其实会进步得更快,也更稳。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