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化研究

知青文化漫议——知青情感与知青文化

时间:2012-03-22 03:4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16次
我认为知青文化能否自立于中国文化之林,主要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希望这种紧迫情况,能唤起全体原知青文化的自觉,期望人人用心用手用笔,把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写出来,以为知青文化之火加薪。

      岁月荏苒,世道沧桑,四十三年过去了,知青插队运动已成为一段渐去渐远的历史,而当年参予过这个运动的知青们,也已基本步入了人生的老境。
      他们在插队中,经受了人生的第一个考验,而后又经受了岁月的风霜洗礼,而今已陆续地退了下来,又寻思该怎样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余热。
      知青,无疑是中国当代最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产生于国家的特殊年代,肩负着为国分忧的使命而开始了人生的征程。历史业已证明,这个群体没有辜负时代的委托,它在祖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很好地发挥了一代人的中坚作用。
      这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有着一段类似的经历,那就是插队。这种共同的经历,无形中成了大家的一种共同记忆。而这种共同的记忆,又形成了这个团体的一种内部的凝聚力。所以,知青们无论曾是在哪里插过队的,东北的也好,海南的也好,内蒙的也好,云南的也好,山西、陕西的也好,其它地方的也好;也无论大家在哪里、在什么情境中相会,都没有初次相见的陌生感,而象是战友的再度相逢。这就是情结,一种知青间特有的情结。这种情结,把知青的情感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使大家结成了一个心灵相通的群体。
      在这无可讳言的关系社会亦既人情社会中,知青间的这种感情联结,也就成为他们的一种共有的社会资源,其直接效益,就是一见如故、无私相助,给大家办事提供了不少方便。在这一方面,我个人就有许多切身的体会,但为了节省篇幅,不拟一一例举。当然,我这样说,既不是鼓吹关系学,更不是附庸当前社会的不正之风,而只是反映一下知青间情感的客观存在,并以此说明“天下知青一家亲”的事实。
      知青间的这种缘份,必然会成为知青文化的一个要素,并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各地知青文化的交流、融汇和发展。关于知青文化,向来有黄土版块、红土版块、黑土版块之说,而这三种版块及其它下乡地域的知青文化,过去基本上是各自独立,而较少交叉发展。但随着网络的进步与普及,这种地域间的隔膜被逐渐打破了,各种知青文化开始了相交相会相融的发展。现在,各省市的知青群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各地知青文化方面的资讯得到了空前快捷和广泛的交流,并通过这种交流密切了各地知青团体间的关系,导致了多种具有知青文化意义的联谊活动。
      知青间的缘份是可贵的,比缘份更高层次的情感则是友谊。知青间的友谊与缘份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机缘或巧合,而且是彼此长期相处、相爱、相感、相知过程中的一种情感积累,是一种从理智到感情的完全确认。知青间的友谊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根据我的体会,大家或是在一起插过队,或是在一个单位长期相处过,或是在一起执行过任务,或者是邂逅相遇却一见如故。可以说,彼此间的友谊是在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携手共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这种友谊,最经得起岁月的消磨。


 


      我与我的许多插队战友,本来由于人事变迁,已经几十年未曾联系,但却依然心心相印,好象并没有什么时光之隔。看来与大家通过网络恢复了联系,虽然各自的思想、身份、性格、爱好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当年的交情犹在,感情也没有发生隔膜。我们无论在网上,在电话中还是在见面时,只要一谈起当年插队的情景,就都不禁逸兴飞扬地津津乐道,仿佛这是一个我们永远谈不完的话题。我还发现,对于插队时的许多生活细节,乃至于对当地父老乡亲们的音容相貌,不但我依然记得,而且他们也依然记得。可见,那时的一切,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多么深刻。
      我有一个插队时的同学,退休前是辽宁铁岭一家啤酒厂的总工程师,对企业发展贡献很大。他从小爱好理工,又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本是这方面的一个专才。不想退休后兴趣却发生了逆转,开始沉溺于佛学和中医理论,我隐约感到,他原本善良、品质高洁,而今境界又有了新的提升。与其相比,我已经自感平俗,但又觉并未因此而拉远彼此的心理距离,因为一提起当年的人和事,我们谈得还是那么投机。他还陆续从网上给我发过来许多西部歌曲,其中有山西的、内蒙的、宁夏的、甘肃的、最多还是陕北的。据说这是他多年来的一大爱好。我对此一开始很纳闷,为什么他身处东北却偏爱西北民歌呢?我后来明白了,因为他在陕北插过队,“爱屋及乌”,自然会对大西北的风情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结。前不久,他还从网上给我发过来一张地形图,那是一张民国初年绘制的洛川地域图。上面的地名清晰可见,地形也约略可辩,但他却对上面没有其插队村的地名而深表遗憾。这当然是他一时糊涂产生的错觉,因为从民国初到现在,毕竟已经过八十多年的变迁,而这种寻法又多么像“刻舟求剑”。他还说他们村的人前几年被分散迁移得不知去向,就是回去怕也见不到当年的老人了。说罢,不觉黯然神伤。
      知青间的友谊,有的是在插队时培养的,有的是在工作中培养的,无论在那个时间段培养的,大家都能共同珍视,并一直保持到现在。我的老单位——延安市地下水工作队(原延安地区地下水工作队)知青人数很多,仅返京的就125人。他们是建队初期职工队伍的主体,是单位名副其实的精锐骨干。他们大多为地下水事业奉献了自己精力最充沛的年华,而后随着政策的变动陆续返京,又在新的岗位上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这是一个素质很高的知青团体,其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或技术素质都堪称一流,而且重情感、重义气、重团结、重友谊、内部具有一种罕见的凝聚力。随着团体的流动,他们又将这种凝聚力带到了北京,并组织了自己的联谊会。从此,大家定期或不定期地聚会忆旧,组织回访,举办各种公益活动,以及与老单位保持联系,接待延安方面的来客,看望和帮助那些遇到实际困难的战友们。
      近年来,他们又随着网络的发展,联通了大家的电脑,便利了日常的交流。我虽身处延安,但自与大家联网后,每天都能看到许多他们发过来的资讯,使我不但能及时了解大家的近况,还能及时了解北京最近最新的变化,使原来的千里之隔,变成了现在的咫尺之近。而这不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实写照吗?这就无形中使我有了一种新的归属感,仿佛重又生活在了这个优秀的团体之中。
      更为难得的是,这个联谊会不仅编印了原单位全体知青的通讯录,还编印了原单位全体职工的通讯录。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深厚的友谊,不仅存在于知青之间,还存在于知青与当地工友之间,而这种情况,又包含了太多知青文化方面的含义。
      2011年10月间,该知青会的代表,原北京知青韩方生、戴成器、于进喜、甄淑媛、崔立双、林德云、纪桂芳等七人回访,受到了老领导窦焕超,老同事徐文岳、李来安,刘志飞、郭丽华、师琼和市地下水工作队原同事现领导甯军科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大家多次欢聚一堂,虽阔别多年,却愰然如昨,回忆往事,竟还都记得那样清晰。在此期间,他们回访了富县茶坊的单位旧址,又经甯军科队长安排,参观了位于市场沟的单位新址。期间受到了地下水新老职工的热情欢迎与招待。他们还分别回到了自己的插队地,探望了那里的父老乡亲,大家抚今追昔,自不免有一种岁月沧桑的感慨。
      北京现有数百个知青联谊会,它们都是知青们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这些联谊会,有按插队地区组织的,有按工作单位组织的,有按所在学校组织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得到有关方面的体认,关键是大家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保证了一切活动都是健康有益的,并且严格限制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之内。
      综上所述,我认为知青插队,最大的收获是思想感情方面的收获。所谓思想感情方面的收获,就是在与当地人民的结合过程中,真正懂得了情、懂得了爱、懂得了奉献、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感动,懂得了友谊。也许有人会问,对这些人性固有之义,难道他们原来不懂吗?我要说,应该懂;或者说,原本也懂,但后来却被“文革”之风所荼毒、所蒙昧、所麻木,以致程度不同地丧失了良知。而对这些心灵受到创伤的青少年,又该如何挽救呢?这在当时的北京,确实没有挽救的良方,因为那里内战仍殷,这样的问题还进入不了决策者的议事日程。是插队的机遇,农村的生活,广阔的天地,当地人民的情怀温暖、滋润、唤醒、复苏了他们的心灵,使大家的人性得以回归。故我认为知青插队,最大的收获乃至于此,因为这在当时是任何其它地方所无法得到的。
      在知青插队的过程中,在他们以后的心路历程中,产生了一种知青特有的文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青文化。知青文化极像一朵山花,亦或一株野草,开始并不引人特别注意,然而它却以自身的生机活力蓬勃成长,终于撑起知青精神家园的一片绿荫。
      我认为知青文化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的底蕴是一个情字。这种情,存在于知青之间,存在于知青与当地人民之间,存在于知青与“第二故乡”的山山水水之间,如果离开了这个情字,知青的感情世界就会是一片苍白,也就催发不出任何知青文化的灵感。
      我们说,知青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知青,是因为在每个知青的心中,都蕴藏着一份知青文化的资源,而这种资源的精华就是自己的经历与反思。它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更为难得的,是它还连通着各自的心源,不断受着自己良知的筛选。
      笔者认为,知青文化既然是以“情”字为底蕴,那就与其它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并带有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性。这种情(情缘、情份、情谊、情愫、情结等)只存在于原知青和当地人的心中,这就注定了这种文化事业只能由他们亲自来完成,而无法由其他人代劳,哪怕是自己的后人。因为,如果创造者不是当事人,就难以体会当时的情境,尤其是其中的感情。
      据此,我认为知青文化能否自立于中国文化之林,主要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希望这种紧迫情况,能唤起全体原知青文化的自觉,期望人人用心用手用笔,把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写出来,以为知青文化之火加薪。
 

                                                                         2011.11.16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