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化研究

翁德坤:繁荣知青文化 弘扬知青精神——对发展知青文化的几点看

时间:2012-02-01 12:3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95次
中国(当时)是一个农民占极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农业、农村的情况如何,决定着中国的现状、命运和前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知识青年们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能够选择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创业磨练、艰苦奋斗、自觉奉献,这是一种伟大的革命理想主

                                                      一、知青精神应该充分肯定


       如何正确看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这不仅涉及中国当代历史的评价,更涉及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然而,不少人,包括不少知青本身对上山下乡也存在着种种糊涂认识和错误观点。例如,有的认为“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产物,既然文革应该彻底否定,上山下乡也应该彻底否定”;有的认为“下乡知青就是红卫兵,红卫兵就是造反派,知青下乡没干什么好事”;还有的认为“上山下乡是以知青大返城而告终,所以是失败的”;有的甚至认为“返城的都是逃兵,只有最后仍然留在农村的人才是真革命,硬汉子”;一些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也对近年来的知青联谊活动存有怀疑和提防,总耽心知青的联谊要闹事、会出事,等等。这些观点不仅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实际,而且是非常错误、有害的。本文不是专门研究、论证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史的,但总感到有必要对以上一些观点做些剖析、澄清。
       从本质上讲,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大批有志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献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优秀知识青年,主动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接近工农,开发创业,传播城市文明,推进科学种田,发展教育文化,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实践和探索。同时,千百万知青在艰苦的劳动磨练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也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许多知青还为加强民族团结,繁荣边疆经济,保卫祖国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文化观念上,这还是对中国千百年来封建知识分子轻视劳动、蔑视工农腐朽传统思想的一次重大冲击和改造,起到了伟大、深刻、深远的移风易俗的作用。毋庸违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的种种具体措施、做法(例如许多地方仅仅是把知青当作一般劳力,户口永远不能回城等等),肯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十年后大批知青的返城对此已作出了回答。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极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农业、农村的情况如何,决定着中国的现状、命运和前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知识青年们能够识大体,顾大局,在尚无生活自理能力,还不能养活自己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创业磨练、艰苦奋斗、自觉奉献,这是一种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无私的责任奉献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历史上这是一种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创举,值得可歌可泣的宝贵品质,需要大力弘扬的献身精神啊!
       必须指出的是:上山下乡决不是什么“文革”的产物。毛泽东同志关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是1956年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经验汇编》一书中的一段批示。从新中国刚创建的50年代起,全国各大中城市就已经开始规模组织知青到农村垦荒创业,只不过在1968年夏开始暴发,迅速席卷全国,形成了运动,达到了高潮。
       上山下乡更不能等同于文革。文革的实质是造反、夺权,斗争所谓的“走资派”。知青上山下乡难道是造反、夺权,斗争“走资派”吗?恰恰相反,许多知青下乡的思想动因,正是由于他们对城里造反、夺权的厌恶与憎恨,是对文革中红卫兵冲冲杀杀、打打闹闹的反感和反思。在当时学校停办、大学停招,只能“四个面向”——面向基层、工矿、农村、边疆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到农村到边疆去,无疑是一种顾全大局的举动,是勇敢的牺牲。历史也证明了这点,在当时同班、同届、同校的同学中,能够下乡的知青和家长是最不容易的。试想,如果这几千万知青都不下乡,都继续留在城市里胡闹,都依赖、躺倒在党和政府的身上,哪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和后果?更要看到,几千万知青的上山下乡,一下子就解散了城市里的几十万个红卫兵、造反派组织,为动荡的中国多少扫除了许多隐性的社会肿瘤(从全局的意义来看,知青下乡可能还有其他的社会影响。)
       据传个别老一代领导人曾经说过否定知青上山下乡的话,甚至说过要警惕文革中的红卫兵的话。这些,都要联系具体背景作具体分析。年轻人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本不足为奇。老一代革命家年轻时难道就不犯错误吗?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初始起家时犯过的错误难道还少吗?因此,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我们的年轻一代。必须坚信:知青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就接受着新社会、共产党的教育,是决不会反对建国、创业、打下江山的老一代革命家的;知青一代也都是普通人,而不是神仙,都有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正确的思想只能在与种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人才只有在经历种种磨练、挫折后才能真正成熟、成长。正是由于上山下乡,才使知青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社会,懂得了国情,而后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最坚定、最积极的拥护者和实践者。没有当年的上山下乡,哪来今天的改革开放?而且,在几千万知青大返城的当时,知青和家长们都没有埋怨、依赖政府,而是顾全大局,忍受困难,自我奋斗,再次创业,现在日子好过了,难道还会再来闹事吗?如果对自己亲自培养、亲手教育的下一代都不信任,都还怀疑,都没有这个信心,那么,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老干部们还谈得上什么伟大、光荣、自信?
       必须看到:知青大返城是在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革动乱,开始拨乱反正时出现的。已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习惯的千百万知青和城里的家长们,看到城市百废待兴,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才,知青们如果继续留在农村仅仅当个普通劳力,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犯罪,中国的农村并不缺劳力,为了对国家、对全局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文化、有知识,有实践经验的知青们必须大返城。因此,无论从当时,还是现在来看,知青大返城都是正确的选择,必然的结果。当然,知青大返城对农村当地无疑是巨大损失,然而,对国家对全局却获得了巨量的人才,新兴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各地各级、各个单位的中坚、骨干难道不多是下乡知青吗?现在再来体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群众运动往往蕴藏着天然的合理性”的名言,真是深刻。
       至于哪些认为“扎根是英雄,返城是狗熊”、“从一而终才是忠”的观点,实在是一种短浅、狭隘、迂腐的愚忠、愚孝。树挪死,人挪活。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每一次人类的大迁徙,民族的大交融,都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当今世界早已进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地区,人员只有不断流进、流出,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倒是那些死也不肯离家半步的人,才是最没出息,最愚不可教),这难道还需要我们来论证吗?(当然,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对仍然坚持农村的老知青,党和政府应该给予更大的重视和关怀,社会各界应该给予更多的敬意和关心。)
       十多年前,文艺舞台和出版界推出的《孽债》、《年轮》、《今晚有暴风雪》等,对否定文革、动员反思、清除左的影响起了积极的作用,也客观反映了七十年代末期知青返城的愿望和对上山下乡运动中许多僵化、极左做法的反思。但是,这些仅仅是社会生活的表象,并没有深刻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不约而同的是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在正式编写和记录上山下乡运动历史的书籍、史志时,许多知青撰写的回忆录中,对自己下乡的经历都作出了正面的记叙。许多下乡知青都得出了青春无悔的结论,尽管备尝艰辛,却都引以为豪,把下乡的经历当作一生中的宝贵财富;不少没有下乡的人,也把没有下乡历练当作自己终身的缺憾。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情绪的这种渲露,值得我们再作深思。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尽管这中间发生过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是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期的错误,但是我们的主流始终是经济建设,成绩是主要的。同样,用这样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当年知青的上山下乡,难道不就得出了正确的评价吗!
       那种一方面要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到农村支教、到西部开发、到边疆发展,一方面又不愿高度评价上山下乡,不肯充分肯定当年知青的责任奉献精神的做法,实在是一种前后矛盾的典型的实用主义,不仅给党的事业抹黑,给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抹黑,而且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当今社会许多人丧失理想、信念,过分追求物质享受,难道不是我们多年来否定革命理想主义、否定献身精神(包括否定知青上山下乡)所造成的必然的消极的社会后果吗?

 

                                                        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如此众多的数千万知青在各地农村长达10多年的丰富实践,加上5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的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其精神孕涵和文化硕果是极为丰富灿烂、极其多姿多彩的,完全可以产生出类似于《红旗飘飘》、《星火燎原》那样的大型纪实文学丛书和《东方红》、《长征组歌》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那样振奋人心、催人泪下的不朽的经典艺术作品的。
       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知青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经济内因。当前,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纲领,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大大推前了一步,并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和中华振兴的伟大蓝图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东部跨越、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乡一体联动,工业反哺农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考虑老知青的地位和作用,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知青的巨大优势和伟大的历史使命了。
       城乡一体联动,工业反哺农业,是需要大量人员和资金投入的。在当前国家资金还紧缺,民间实力还不足的情况下,当年老知青的独特优势和积极性就显得异常宝贵和重要。老知青们既了解农村,又熟悉城市,既有10年的农村磨练,又有20多年城市改革开放的积累,是连接城市和农村最现实的桥梁和纽带。农村有的是资源,缺的就是深加工、精加工;而城市老知青中懂技术,会管理,当厂长的不少;农村的大量农副产品,如何向城市、向国际大市场流通;农村的缺医少药,教育的基础薄弱,……,这些都迫切需要城市文明的巨大辐射。如果把老知青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加快城市信息、技术、管理、项目、资金和先进文化、理念向农村的辐射,一定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广泛、深远的作用。有人怀疑老知青们都已经是五十多,奔六十的人了,还能干什么?其实,五、六十岁正是一个人经验最丰富、交往最广泛、思想最成熟的时期,正是出谋划策、联系各方、经营管理的最佳人选。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也是可以大显身手的。正因为是五十多、奔六十的人,过不了几年就可以退下来,就有了比较宽余的时间来从事城市文明对农村的辐射了。根据老知青目前的体力、智力,及当今医学科技的发展,大部分人再干十年、甚至二十年也是有可能的。当然,提倡老知青二次下乡,并不是形而上学地要求城里人都到农村去。其实,发展市场经济,更重要的是农村人要多到城市来。而且,现在的网络技术大普及,可视手机、数码相机,使千万里之外的现场瞬间就在眼前,城里人即使不下乡,也可以把农村的事办好。因此,吸引老知青参与农村的建设、发展,要有新思路、新途径,开辟新渠道、新形式:资金投入,入股办厂,参与管理,提供咨询,项目策划,飞行讲学,巡回报告,定期讲座,联合办学,季节性服务等等,都要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而且,知青的二次下乡,不仅对农村,对老知青自身也是一种宝贵的机遇,对广大目前还处于下岗、待业,经济困难的老知青们来说,也是解决再就业、再创业的宝贵机遇。即使是当今工作不错,日子好过的老知青,一旦退休后,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如果不再能适应国际大都市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到当年的农村发挥余热,还是能够胜任的,二次下乡的这些众多机遇老知青们都明白,问题是需要造成一种声势,形成一种规模,就能鼓励大批的老知青,就能产生伟大的社会力量。上海前两年宣传的老知青查文红回到当年下乡的安徽农村当教师的事迹,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反响。浙江老知青在黑龙江办起了数百个企业,取得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都是极有说服力的。群众中蕴藏着一股极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关键是看党和政府如何去认识,调动,组织。由于本文并非专门论述知青二次下乡的,而且推动老知青二次下乡,是政府行为,需要形成国家战略,本文也不一一展开。
       总之,如何动员老知青二次下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的课题,具有深远的意义,担当重任的首先应该是文化。例如组织编写知青回忆录,展示当年的文物、图片,编演知青的文艺节目,拍摄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最切实、可行的是大规模地组织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既探访当年老乡,又考察当地现状,对参与农村的开发建设极有帮助。因此,旨在动员老知青、动员全社会关心、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知青文化是大有前途,大有作为的。我们要为大力发展知青文化高呼,要为大力弘扬知青精神,促进全国城乡联动、工业反哺农业鼓劲。
       另外,还要加强对知青上山下乡问题理论上的研究。世界许多国家早已广泛开展了对中国老三届、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史的研究,去年我就得知德国的2名中国知青问题研究专家来中国考察交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再出现出口转内销的笑话了。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必须紧紧依赖并密切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各种联谊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只有发展,各种联谊、各种文化才能得到继续和发扬。因此,有如此深刻、伟大经济内因为基础的知青文化是一定能做大、做强的。

                                                     三、走市场化运作的路


       组织知青回访农村考察旅游,繁荣和发展知青文化必须坚决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次哈尔滨知青艺术团访沪、访杭、访京、访津的慰问演出联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设想京、津、沪、哈、杭5大城市能否首先合作起来(以后再和成都、重庆、广州等地合作,逐步发展),每年轮流举办知青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举办一系列的知青文艺汇演、小说、诗歌、回忆录、出版物的汇展,及美术、摄影、影视展播、理论研讨等,这样的文化艺术节还必须与组织知青旅游结合起来,并与当地的农副产品展销、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农业开发、合作项目交流签约等紧密、有机结合起来,而且,通过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来审查、批准,进行商业性的演出和展览,通过企业广告和票房收入是完全可以维持的。这样的文化对促进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我们的思想起点要高,组织方法要新,具体操作要实,实施方法要活。这样的知青文化艺术节还可以邀请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国老知青联谊会、艺术团组团参与,使中国知青文化更有世界意义和社会吸引力。
       有人怀疑知青文化能否做大,是否有市场。我虽然是个文化圈外人,但是我相信,任何文化,只要有特色,就会有生命;只要做大,就会有市场;只要做精,就会做强;只要不断创新,就有生命力。知青文化也是如此,至少目前在全国数千万同龄人中有不小的市场。而且,随着知青文化艺术的做大、做强,一定能不断发展、完善,充实、提高,一定能赢得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市场。想想当今港台那些并无多少社会生活基础的演艺人员都能做大做强文化市场,难道有着如此丰富社会实践和扎实生活内涵的中国知青文化,还做不大、做不强吗?知青文化有着极为广泛、扎实、深厚的生活基础和肥沃土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知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完全有这个能力。
       让我们共同合作,齐心努力,为之奋斗吧。
        
                                           2009年9月                               

           

      注:作者系原上海赴黑龙江插队知青,现为上海《黑土地》杂志社社长(为精炼起见,本文发表有删节)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