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 北京历史

武定侯小学和锦什坊街

时间:2012-04-06 12:3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041次
锦什坊街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我家的扁担胡同是东西向的,从我家往西走最多50米,就到了锦什坊街。锦什坊街不是一条繁华的街道,但却是一条热闹、亲民的街道。

 


现在的锦什坊街北口

      我家的四合院已经拆迁,成了金融街的一片绿地,周围的一切也没有了,只在梦里才能看得见。因此我记下了几十年前的那个世界。

      我家西边的武定侯胡同里,有一所武定侯小学,是所公立学校,在我家这一带,这个学校算是比较好的一所。我家东边的丰盛胡同里,有一所艺德小学,是所私立学校。武定侯小学的学生很看不起艺德的学生,见了面就喊:“艺德艺德真缺德,缺了心眼儿缺脑壳!”艺德的学生就对骂:“武定侯,光屁股猴!”

      1947年春天,我考上了武定侯小学。说“考上”,实在是太恭维我了,因为我实际是没考上,考上的是“备取生”,先“备”在那儿,得有考上的学生不愿意上,或是去上更好的学校,我才能被补充上去。记得去考试那天,我排在一个女孩的后面,心里暗暗高兴,想:要是不会,看她怎么说,我只要照说就行了。等轮到那女孩时,老师翻开一本画书,上面画着一棵老玉米,还带着玉米棒子呢。老师问她这是什么,她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大吃一惊,明明是老玉米,怎么说不知道?难道不是?这时已轮到我,老师同样问我这是什么?我于是也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那时是春天开学。开学那天的早上,春光明媚,母亲带我来到学校的大操场,人很多,都在那里无聊地东张西望。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老师来,我于是蹲下看草。地上有一种小叶的草,开小黄花,结像小地雷一样带刺的东西,娘说这种草是蒺藜,我那天上午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蒺藜。

      快到中午的时候,老师终于来了。学生们都跑过去,分别围在各位老师周围。娘说:“你也去听听,看老师说什么。”我不知道应该去找哪个老师,就走到离我最近的一个老师旁边。她前边说了些什么我没听到,只听她说明天早上8点来教室上课,还问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大家都说听明白了。

      第二天一早,母亲送我去上学了。到了教室,已来了许多同学,我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昨天的那个女老师走了进来,开始点名。我一直紧张地等着老师叫我的名字,可直到点完,也没有叫我。我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老师说:“没有点到的举起手来。”我和另外的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老师看了看点名簿,说:“现在来上课的是甲班生,你们是乙班生,下午再到这个教室来上课吧。”于是我背起书包,在众人的注目中,十分不好意思地走了出去。

      回到家里,我找了个茬儿就大哭起来,在门后边,谁哄也不行。姐姐走过来,看了看我,说:“别理她,她是因为今天很没面子。” 我想了想,觉得姐姐说得还真对。

      一年级的国语课就是现在的语文课,第一课课文是:“来来来,来上学,好好好,来上学,大家来上学。”第二课是:“去去去,去游戏,大家去游戏。”就这几个字,把我愁得不行,因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学”和“戏”的繁体字写进方格里去。

      我的同桌叫罗燕多,是个十分清秀的男孩,每天上学都有人接送。我们俩比谁的名字笔画多,最难写。那时用的都是繁体字,我的名字共50笔;他的名字是41笔,我赢了。可他的学习比我好,他写的字,总得“甲上”,那是老师给的最好的成绩。我总得“乙上”,比他差好几个档次。我拿着他的本子仔细琢磨,终于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干净,从来不用橡皮擦成黑黑一片,也不出格。我跟他学,也开始得“甲上”了。

      我那一行的组长叫李虎臣,长得虎头虎脑,还有两颗虎牙,特别能打架,大家都怕他。有一次他收本子,一边大声喊着:“抢本子了!”一边不断抢过还在写字的人的本子。快收到我了,可我还没写完,心想他一定会抢我的本子。我急急地写着,竟半天没听见他说话,回头一看,他正拿着一摞本子在我身后耐心地等着,直到我写完,才收过去。这件事,使我几十年没有忘记他的名字。

      我的班主任老师叫高玉田,瘦瘦小小的,她对同学很有耐心,但有时也打学生,用板子,是寸半宽、尺半长的一条长木板,专门用来体罚学生的,每个教室都有。挨打的主要是打架打得太厉害的男生,打时自己走到讲台边,老师问:“左手还是右手?”这时学生可以选择一只愿意挨打的手伸出来。打几板,要看犯错情节轻重。轻者一、两板,最重的是五板,有时老师看学生的手心已经红红地肿起,就不忍心地问:“要不要换一只手?”我记得的景象是,越是挨重打的男生越不说疼,反而笑嘻嘻地回头做着鬼脸连说不疼不疼,引得下面的我们吸着凉气儿大笑不止。轻一些的体罚是罚站或罚跪,罚站是靠窗台站着,罚跪是面对窗台的墙壁跪着。谁要是上课老说话,或写的作业太差,就有机会享受这种待遇。可惜这几种待遇当时我都没享受过。

      有一天放学以后,我们正在院子里玩儿,高老师走过来对我说:“我要上个厕所,你替我拿拿包。”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包,站在教室旁边,忽然我的同学孙嘉芳走了过来,那是个十分厉害的女孩子,问我:“你干吗拿老师的包?”我说;“是老师让我帮她拿的。”她立刻说:“把包给我!我来帮老师拿!”说着,一把就抢了过去。我不敢抢回来,心想,她愿意拿就让她拿吧,只好躲在一边看着她。这时高老师回来了,问我:“包呢?”我说:“孙嘉芳抢走了,她说她帮老师拿。”高老师一听就急了,说:“那里边还有我这个月的薪水呢,你怎么给了别人呢!”所幸没出什么事,但为这件事情,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高老师。

      在我学会了一些字以后,有一天,忘记了是为什么事,大姐得罪了我,使我产生了一种创作的冲动,特想写点什么。构思的结果是:大姐在街上和别的小孩打架,把人家的头打破了,小孩的妈妈带着头上流血的小孩,找到我们家来了,我的母亲让大姐向人家赔礼道歉。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扫大姐的面子,特解恨,于是就在北屋里间的门背后,用我半年以来学会的字写道:“刘玛丽人家有一个小孩名叫小三”,刚写到此处,我已觉得创作实在是太难了,第一,很多字不会写,第二,码字太难,所以我就“搁笔”了,于是这14个字就成了我此生最早的“创作”。这一“作品”在门背后面世达25年之久,终于在房屋翻修时连门佚失。

      当时我还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叫崔若文,是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她家有好大的一座院子,前门在紧连锦什坊街的孟端胡同,后门在油篓胡同。锦什坊街的万锦堂药店,就是她家开的,她的伯父是药店的坐堂先生,医术很不错。这家药店远近闻名,如果弟弟发烧了,娘就会对我说:“快去万锦堂买瓶急救散来!”急救散是一寸长的一个小玻璃瓶里装的棕色粉末,折合现在的钱也就一毛五分钱。娘常笑着说:“急救散这小药就是好,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一吃就管用。”

      我最喜欢和娘去万锦堂抓药,晚上,药店里灯火通明,伙计们都穿着长袍,挽出白袖口,戴着瓜皮小帽,静静地在柜台里面抓药。他们拿着戥子,忙碌地来往穿梭于柜台和药柜之间,脚步却是那么悠然,没有一点声音,那形象,真有一种艺术的美。我最爱趴在柜台上看一个白胖的伙计抓药,他的手也很白,左手的小拇指指甲有一寸多长,乳白色,弯弯的,像象牙。他把药倒在纸上的时候,如果有的落到了纸边上,他就用那长长的指甲往里边扫一扫。他有时会抬起眼来冲我笑一笑,但是不说话。其他的伙计也都不说话,整个店堂里只听见哗哗的包药的声音。后来,公私合营,万锦堂药店与白塔寺药店合并了,也就无奈地从锦什坊街消失了。

      锦什坊街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我家的扁担胡同是东西向的,从我家往西走最多50米,就到了锦什坊街。锦什坊街不是一条繁华的街道,但却是一条热闹、亲民的街道。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锦什坊街应有尽有,周围的百姓一刻也离不开它。万锦堂斜对面是西鼎和,那是一家百货店,店铺在高高的台阶上,在我家这一片,算是一家东西比较全的商店了,如果想买布或买鞋帽,就得到这里来。万锦堂北边,是一家当铺,大门外面的墙上写着一人高的一个“当”字,但这个门里我从来没进去过,所以始终觉得那扇大门里面很神秘。

      再往北是一家馒头铺,每天蒸出无数个热腾腾的馒头、包子、糖三角、豆沙包,特别是豆沙包,三角形的,无比香甜。老板慈眉善目,光头,好像他的头上也总是冒着蒸馒头的热气。他的妻子很白净,他们有一个男孩儿,但管他们叫姑姑、姑父,不叫爸、妈。原因是那孩子出生不久他父亲就死了,母亲改嫁跟人走了,把他留给了还没嫁人的姑姑。姑姑特别疼他,提出谁要娶她得把侄儿一块娶过去,于是这女子就成了馒头铺的老板娘。男孩小名叫小臊儿,很淘,每到黄昏吃晚饭的时候,街上就流荡着馒头铺老板娘抑扬顿挫的喊声:“小臊儿——,小臊儿——。”正在街上玩耍的小臊儿听见喊声,就会飞跑回家去吃晚饭。

      馒头铺对面是个点心铺,店里的墙上有排列整齐的一个个玻璃小橱子,橱子里面装的是各色点心。那时的月饼天天有,并不是只在中秋节卖,像各种馅的翻毛月饼,大八件、小八件,都整齐地摆列在橱子里。点心铺是我由衷热爱的地方,真希望每天都去。但娘只在我每次生病刚刚好了的时候,带我去买一些点心。我常吃的是江米条和小烧饼。江米条甜而酥脆,不像现在的那样硬。小烧饼是铜钱大小的一种小点心,外面有一层芝麻,香甜中略带一点咸味,十分好吃,也比较便宜。店主身材壮硕,穿一件灰色长衫,脸像面团一样,很像一块好吃的大点心。

      馒头铺北边紧邻和增祥,那是一家菜店,门脸很大,台子上摆着各种新鲜蔬菜,伙计如果见我在那里看来看去,就会给我挑个又红又大的西红柿当水果吃,只要我2分钱。这店的柜台里面兼卖油、盐、酱、醋,还卖各种酱菜,我常为父亲去那里买龙须菜或八宝菜。伙计用荷叶包八宝菜的时候,常常会挑一颗大大的酱花生米放进我的嘴里。

      和增祥对面是一家羊肉铺,门脸的案子上总挂着好几大块羊肉。老板是个中年人,回民,待人很和气,案子也总是刷得很干净。他妻子死了,留下个小女儿叫白雪,由奶奶带。常见奶奶把洋铁皮的圆澡盆放在店铺门口,把小孩放在里面随她玩,自己坐在旁边做针线。

      扁担胡同和锦什坊街相连的把角处,是一家绒线铺,大家叫它绒线铺,其实这是一家杂货店,针头线脑、袜子手绢、胭脂白粉、头绳发卡、梳子牙刷、文化用品,样样都有。他家有个女孩儿,和我差不多大,叫吉改娇,我对她是无比羡慕,因为我觉得那店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她家的,她可以随便拿。她父亲为人庄重勤俭,每到夏天,都在店铺门前搭起一个白帆布棚子,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还洒上水,人们从那里经过,都会站下来凉快一会儿。到了冬天,他的店前就会有个回回推着独轮车来卖煮白薯,独轮车上有个大锅,锅下有个火炉,满满一大锅煮白薯一早上都会卖光,基本上都是去上小学的孩子们买的,一分钱就能买许多手指粗细的小白薯,用白菜叶托着,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回回眉目清秀,很像中亚的男人,他穿一件破旧的蓝长衫,不爱说话。据说他有六、七个孩子,每天全靠卖这一大锅煮白薯活命。

      绒线铺旁边是一家猪肉店,还卖猪肝之类的肉食。当时我4岁,经常随娘一起来这里买猪肝,每次都听娘对人家说:“要四毛钱的猪肝。”店主就会切下一小块,用纸包好,递给娘,娘就会把钱交给他。多次以后,我觉得这件事很简单,我也行。于是有一天娘要去买猪肝的时候,我就鼓起勇气说:“今天我自己去买,你别去。”娘说:“你行吗?”我说:“行,我会。”于是娘把钱交给我,我小心地把四毛钱攥在手心里,兴奋又紧张地去街口买猪肝了。走进猪肉店,我站在屋子当中,对店主说:“我要四毛钱猪肝。”店主看也没看我,只在那里和人聊天。我想他一定是没听见,就又说了一遍:“我要四毛钱猪肝。”这时进来一个女人,买猪肉,店主立刻客气地招呼她,给她切猪肉。我想,就等这个大人买完之后我再买吧。那个女人走了以后,我又说:“我要四毛钱猪肝。”可店主还是不理我,依然和人聊天。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南屋二姨急急忙忙进来了,对店主说:“我们这个孩子要买猪肝,在这儿站了半天了,你们怎么不给她拿呢?”店主立刻站起来,抱歉地说:“哎呀,我还当她是跟大人一块来买肉的呢。”马上包好猪肝,给了南屋二姨。原来南屋二姨知道我一人来买猪肝很不放心,就在后面跟了来,一直在猪肉店外面看着我,看他们总不给我拿,才进来的。我随着南屋二姨怏怏地回家了。我觉得被南屋二姨领回家来,很伤我的自尊心,于是大哭一场。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就这样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紧挨着猪肉店的是一家小酒店,卖花生米、糖果、小菜之类的食品,同时卖白酒。里面有一张桌子,可供二人对饮,我们学校传达室的老白,就经常坐在那里自斟自饮。因为这店的老板是夫妻二人,他们又没孩子,所以大家就把这店俗称为“两口子”。

      绒线铺对面是天成粮店,这是个老店,抗日战争的时候,据说我爷爷每天凌晨3点就得起床,去天成粮店外面排队等着买混合面。粮店外面墙根底下,有一对夫妇冬天在那里卖烤白薯,夏天的时候卖刨冰,他们在一个大木盘里摆上一大块冰块,谁来买,就用刨子刨下来,放在盘子里,洒上红、黄两色的糖水,就是清凉甜美的刨冰了,很便宜,那是我最喜欢的夏日冷饮。这夫妻二人待人很和气,对小孩子尤其好。有一年冬天,我去两口子那里为哥哥买花生豆,回家时被一辆拉木头的大马车撞破了头,我站在路边哭,大马车却走了。是那卖烤白薯的女人急急追上马车,对他说:“你撞了人家孩子,不能走!”并找来了我的父母。记得那赶马车的后来还曾到家里来看过我。娘很感谢那卖烤白薯的夫妻二人。

      锦什坊街上还有卖烧饼的,卖熟食的,理发的,小诊所,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反正周围的老百姓没有一天能离得开它。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48年,说是北京要打仗,学校就停课了。城里到处戒严,但锦什坊街的热闹和亲民,依然如故。

      武定侯小学离阜成门很近,就在城根儿底下,离城墙也就一百米,所以驻进了军队,成了兵营,黑板就成了菜板子。等后来学校复课的时候,黑板上净是刀印儿。警察来让各家把玻璃窗上都贴上纸条,说是怕轰炸时震碎了玻璃扎着人,于是各家的玻璃窗都被横横竖竖的纸条划成一个个菱形小方块。又让挖防空洞,于是我家院子里的两个花池子,就变成了两个两米深的大洞。

      那时头顶上几乎天天过飞机,飞得很低,有时好像是擦着树梢飞过去,我们就跟着飞机跑,实在追不上了,只好停下来,惆怅地看着飞机飞得无影无踪。

      北京终于没有打仗,1949年,北京解放了,我们又回到学校上课了。


原来武定侯小学早已拆迁,这是武定侯胡同吴烈将军院2011年现存(也即是原来)的车库址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