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鲁寺煤矿生活纪实

时间:2011-03-24 12:4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537次
    1972年春,我被分配到黄陵县店头煤矿所属的鲁寺煤矿。这是一个新开的煤矿,为县办企业。当时,尽管条件较差,总算当上了工人,开始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
    
我作为一名北京知青,在黄陵农村插队四年,种过地、放过羊、牧过马、出过工,样样都干得很出色,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所以当我离去的那天,村里还举行了欢送会,会后还特地派了一辆毛驴车将我一直送到矿部。
    那时兴建工矿企业,没有现在科学缜密,建设方针一般是边设计,边建设;先生产,后生活,所以工矿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比较艰苦。鲁寺煤矿当然也是这样,主要是尚未建起职工宿舍,工人们全部住在农村遗弃的一些土窑洞。其住宿条件和农村差不多,区别仅是在同样的土炕上再铺上一层床板,因而显得有些气派。与我同分到该矿的北京知青共四人。我们同住在一个窑洞的土炕上,大家同甘共苦,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一个是桥山公社的刘国雄,一个是太贤公社的黄石久,一个是太贤公社的伊国英。这三人的经历都有些特殊,曾引起过我的好奇,所以使我经久难忘。
    刘国雄是北工大毕业生,他与爱人祝菊如在北京就结了婚,然后一起到陕北插队落户。他分到煤矿不久,其爱人分到店头小学教书,他们过了好长一段牛郎织女般的分居生活,具体困难要比我们这些光棍汉大得多。黄石久与其弟黄石安同来陕北插队,为的是相互有个照应。当时其父受到冲击,其家四分五散,这使他思想起来就心中惨然。伊国英则是与两个哥哥一起插队的,其大哥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二哥是六九届初中毕业生,而他当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学生。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因为在知青插队大军中,兄弟俩、姐妹俩、兄妹俩、姐弟俩同时插队的情况较多,而兄弟仨同时插队的情况还没见过。不须说,这是家庭变故所致,而在那特殊的年月,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幸,真是一言难尽。我们四人虽然年龄、学历、知识、经验都有较大差别,但命运却将我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相濡以沫的岁月,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我后来了解到,在我们到来之前,已有五十多名北京知青被安排到该矿下属的炼焦厂工作,其中还有刘国雄的两名同校同学。他们都是大学生,而且是夫妻双双下乡,现在想起来真有些让他们屈才。
    那时,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毕竟比农村强得多,尤其是伙食办得好,大家吃得非常满意,于是很快就安下心来。我记得我那时吃粉蒸肉,一般能吃三份;一次灶上卖糖醋排骨,竟一连吃了五份。可见我们当时的肚子在农村亏欠实在太大了,补充了好一段时间后食量才逐渐降低。
    
我当时被分在场面上工作,主要任务是倒煤车。所谓煤车,就是用柳条编织的长圆型大筐,用时放在一块装有四轮的木板芏。装上煤后用绞车将其从井下拖出,倒掉煤后再将其空车放回。如此往复,每班要拖十多次,每次要拖十多车,每车约装煤四百余公斤。由此观之,当时的生产设备还是比较落后,但据老工人讲,这比过去还是先进多了,主要是有了电,通风、照明、掘进的条件都大为改进,就是运输工具跟不上。而不久后,这一问题竟也得到了解决。
    我从事倒煤工作不久,矿上为提高运力,决定改用矿斗车,于是工效明显提高,劳动强度也有所降低。我在一个时期内,既在场面上倒过煤,也在井下开过绞车,工作虽然辛苦,但远比不上刘国雄、国石久等人,他们都干过掘进甚至推过矿车,不但辛苦而且冒有一定的风险。
    矿领导对新工经过一定时间考察后,认为我等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而且十分敬业,于是根据工作需要,将我们陆续调整到技术性较强的岗位。我们有的当上了井下电工,有的当上了安全员,大家在新的岗位上更加兢兢业业,分别做出了成绩,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我们那时业余生活比较单调但也自得其乐,除偶尔到店头看露天电影外,主要还是寄兴于书。我们一屋四人都爱看书,许多现代小说都是那个时期看的,这使我受益匪浅,从而打下了初步的文学基础。我们四人还都爱做饭,有时灶上的饭吃腻了就自己做,做出来的多为北京风味,不但自己爱吃,更受本地工友欢迎。我们在那炎热的夏季,还常结伴到店头河里游泳,这在那酷暑难耐的三伏天,真是最惬意不过的享受。如果运气好,还能捉到几只河鳖,晚饭便有了下酒的佳肴。
    另外,我们还各有自己的独特爱好,如伊国英喜爱中医药,有空就钻研医书药典,还收集了许多散佚在民间的偏方验方,验证后还将它们整理成册。他在矿领导的默许下,常为职工们看些小病,还往往一治就灵,从而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有一一天,矿灶管理员负重不慎将腰闪了,矿医建议其转西安医院治疗。后经知青李军介绍请伊国英诊治,伊国英只给他推拿按摩了一次,就使他的腰杆平复如初。又有一天,伊国英见矿长的儿子拖拉着腿走路,便热心询问。他说是痔疮犯了,感觉非常痛苦。伊国英便说自己能治,待患者同意后便烧了一锅开水,另在一只净盆中放人一定数量的高锰酸钾,然后用沸水冲开,随即用蒸腾的热气熏蒸他的臀部;待水转温后,又用纱布沾水为其清创与消毒;接着,又将一块干骨研成粉末,全部敷在伤口然后用纱布封住。只这一治,就使他此疾永未再犯,喜得矿长直夸他是个有本事的好后生。不久,他就被调到矿医院门诊部收费,而后又考上咸阳中医学院,终于取得了中医行医资格执业证书。
    我的爱好是木工活,兴趣始于自制三斗桌。原来我们四人都爱学习,却苦于窑里没张写字桌,我于是寻了些木料,决定自己动手制作。谁知木工活技术性很强,既需要精确的测量又需要一定的基本功,而这两样我都没有,所以起架后明显扭曲,而我又不懂得如何校正。后在专业木工北京知青宋树森的帮助下,终于将这张三斗桌标准地做成。这不但改善了我们的学习条件,还引发了我对木工活的兴趣。我结婚时所用的全套家具都是自己一手打造的,以后手艺越来越精,逐渐得到行家的认同。
    我在该矿工作阶段,是继插队后的又一重大磨炼,至此,我已既懂农又懂工,还懂得如何做人,如何敬业,如何不断地充实自己,确实已趋成熟。
   那段矿工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亲切美好的回忆,矿领导的公正无私、知人善任、实事求是、立党为公的高贵品质,矿友们刚强纯朴、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优良作风,室友们胸怀远大、脚踏实地、好学上进、不断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并始终滋润着我那追求至善至美的心灵。
    我们这一代知青,就是这样在老区人民的关爱下,在历史大潮的推动下,一步步地走过来的,终于各有所成。回首一路青山,迎面无边晚霞,怎能不使我们心潮澎湃,为之动容,再思对老区人民有所贡献呢!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