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一九七零年春节

时间:2011-03-13 11:38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563次
 
   1969年冬闲,由于我们刚从北京回来不久,就不准备回京了,1970年的春节还在村里过。
  
寒冬腊月,瑟瑟的北风吹得人伸不出手,村庄里家家户户都忙碌着,磨面、碾谷、做豆腐,都为1970年的春节做着准备。看到老乡家的馍蒸得雪白,请教仔细,到队里领出白玉米、小麦、豆子开始做准备工作。我先碾白玉米,出面后用细箩筛过,筛出的细白玉米面单留出,剩下的留着煮粥了;再磨小麦,磨出的面粉同样用细箩筛出,剩下的就是麸皮了。
    面都磨好了,我把白面和白玉米面和在一起发面了,把和好的面放在炕头上,第二天,面发了,准备蒸馍,两个同学打下手,挑水、烧火,我使碱、揉面,突然灵机一动:在北京每逢春节,妈妈都蒸花馒头,妈妈虽是南方人,但入乡随俗,她心灵手巧蒸的花馒头特别好看,有花、有鸟、有小动物,我也学着蒸吧。于是蒸了一部分馍后,我开始捏花,又拿把剪子做刺猬、小鸟、青蛙、小兔、甚至还做了个乌龟。同学看着有趣,忍不住也伸手做了起来。我们俩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为同学的作品逗得哈哈大笑,她的作品虽然四不像,但她依然兴趣盈然。笑声把邻近的几家婆姨全招了来,这些大婶嫂子们七嘴八舌,这个说"这女子们行啊,还会蒸花,"那个说"憨女子,咋还捏了王八"。哈、哈、哈、我们笑成一团,笑声能震破窑洞。一个大婶拿来了红水,我用筷子蘸上点在花馍上,真喜兴。
    花馍熟了,打开锅盖,就见白白的馍上顶着小红点,像年画上的娃娃一样好看。花馍收了满满地一大簸箩。够我们吃一个月的。看着雪白雪白的馍馍,感叹祖祖辈辈生存在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智慧,由于当地的气候、土壤的原因,小麦收成很低,品质不太好,磨出的面不白,婆姨们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想出了把白玉米磨细掺进白面里,即提升了白面的亮度,口感也非常好,营养搭配更完美。

    做完馍馍,准备磨豆腐。从老乡家借来小磨,豆子已泡好。磨豆腐也算个技术工种,在陕北农村全是男人们做这个活计,我打算自己操作完成。听说我要磨豆腐,村里几个上了年纪的大叔全都摇头,女娃怎会干这个?我不信,难道女人真干不了这个?摆好磨拉开架式练上了,我右手扶着磨把转动着磨盘,左手同时拿着铁勺从豆子盆里舀一勺豆子灌进磨眼,磨几圈豆子,舀一勺豆灌进磨眼,两手干不一样的工作,不能停住,要互相配合。刚开始有些生涩,几分钟之后就游刃有余了。什么女人干不了这活,完全是岐视妇女吗。
    小磨吱吱哑哑的哼着小曲,望着从磨道里流出的青绿色的豆浆,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
    几个有经验的大叔来了,"这小女子真能"几个大叔一边夸我一边教我点卤水,又帮我过滤压豆腐。豆腐终于成形了。
    蒸好馍,磨好豆腐就到年根了。三十的饺子用什么做馅?没有肉怎么办?望着案板上放着的乡亲们送来的油馍馍我有了主意。洗了几个白萝卜,用开水焯了剁成泥馅,又把油馍馍切碎,再切了一些豆腐,一盆素馅做成了。三十晚上的饺子两个同学和我都觉得真香,饺子包的多剩下了,过年来串门的大婶嫂子们叫她们尝尝。她们奇怪:没放肉的饺子咋这么香。
    大年初一的早上,由于头天睡的晚,我和同学还在梦乡中,一阵敲门声惊醒了我们,抬头一看天已大亮,窗户纸全白了,问声:"谁呀"听不清回答的是什么,穿衣下地,打开窑洞门,堵着门的是个中年妇女,身边有参差不齐的四个碎娃,穿的破破烂烂,身上挂满了雪花,他们的身后一片雪白,噢,原来下雪了。这大年初一、这大雪的天,要是有办法,谁能带着几个碎娃上门讨饭。心中一阵悲凉,转身从案板上的簸箩里拿了十几个白花馍,全塞到中年妇女的怀里。看着她手忙脚乱地往个脏口袋里装着白馍,孩子们冻的可怜哂哂的,我说了句:"没有热水,你们等会儿,"没容我说完她领着孩子一遍遍地说着"好人啊,好人啊,有好报啊"慢幔地离去了。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我,我也怔怔地看着她们。
    这过程全让同院住的会计大叔的老伴看见,"憨女子呀,给上一个就满行了,你咋给那多,你们学生娃日子不过了。"大婶说的自有她的道理,但我天生悲天怜人。我没能力普济天下,总不能看着这几个孩子在大年初一饿肚子。
    一九七零年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常言道瑞雪兆丰年,盼着七零年收成好。盼着乡亲们都能吃饱饭。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