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清泉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间

时间:2011-02-18 01:1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212次
    我是一名原北京知青,至今还保留着对插队生活的亲切回忆,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吃水困难,以及为解决这一问题所经受的艰苦磨砺。
    我插队的自然村坐落在一道旱塬的山咀上。那里自然风光很好,春季繁花似锦,秋来果味飘香,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风韵。然而在那困难的年代,现实却是严酷的,它使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情去欣赏这山村美景,它逼使我们与当地人一样地为生存而拼搏而创造,在改变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我们当时必须面对的,主要是吃粮和用水这两大问题的挑战。
    我们村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百十口人,耕地却有一千余亩,土地资源可谓得天独厚。然而广种薄收的结果,亩产不过一二百斤,在交过公购粮后,口粮就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只好以瓜果野菜填补。由此,可知当时人们的生活景况的确不容乐观。我们同村插队的共有四男三女七名北京知青。当时,大家的政治热情很高,生活虽然艰苦却毫不畏惧,并感到能与当地人民同甘共苦是一种幸福与光荣。
    再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用水困难。该村地下水埋藏很深,靠人工元力开凿。单靠旱井收集的雨水也十分有限,且受蒸发、渗漏、干旱等因素影响,一年大部分时间处于干涸状态。村民们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下沟担水。沟里唯一的水源,是距村两里外的一股泉水。这股泉水是从崖底积岩中渗漏汇集而成的一股涓涓细流,至崖根积蓄成潭。这口小潭,对于我村村民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可以说是大家的生命之源。从我村到小潭是一条绵延陡峭的山间小路,负重行走十分困难。我第一次随村民们担水时,自恃年轻力壮充满了豪气,一路疾走总想冲在别人的前面,不料还未爬大坡即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腿脚发软,只好稍事歇息。而村民们却停也不停,轻轻松松地迈着八字步,随着水桶有节律的摆动、傲然地走到了我的面前。待我使尽气力爬上坡时,他们还在笑嘻嘻地等我。他们待我气喘稍定后,才向我道出了担水爬坡的要领,一是要迈八字步,以利减小脚掌与地面的夹角,加大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放缓节奏节省体力:二是腰杆要挺起,借两桶自然摆动的惯性降低腿脚的压力。我听罢恍然大悟,并怪他们为何不早说。他们却说,早说了不行,只有让你先吃点苦,才能听进我们的窍道。我听后兴趣陡长,决定再担一担试试。这回,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完全按照他们指点的要领,然而在爬坡时却身不由己。八字步迈得既不自然,双桶摆幅也控制不住,除未感到轻松,还洒了不少水。这使我想到,不是人家的方法不灵,是自己的功夫不行,俗语说得好“天能受人以法。不能受人以功”,这看似简单的劳动,若不经过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演练.也是不能驾轻就熟的。这门技术,在我的长期坚持下,终于达到了化境。成为老乡们称赞的把式。
    我的行动也带动了其他男知青,他们很快达到了我的水准。按说,吃水问题已彻底解决了,但女知青们似乎体会不到我们担水的艰难,我们担得多她们就用得多,使那口缸成了永远担不满的元底洞。这个矛盾在农闲时尚不突出,在农忙时就比较尖锐了。因为大家同样劳累了一天,从地里疲惫不堪地回来,都懒得再动弹了。而这时,正是女知青们用水的旺季,她们又是洗澡又是洗衣服,于是水缸很快见底,有时连做饭的水都没留下。久之,男知青们开始啧有烦言,而女知青们却毫不收敛,终于发生了争吵并分灶。分灶后,女知青们只好自己练习着从沟里担水.但那却不是女人们干得了的活。她们三个人轮换着担,一次也只能担两半桶,回来时已是鬓发凌乱,汗透衣衫,喘作一团。我们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还有些幸灾乐祸,但很快就感到情理难安。因为大家出门在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本应互相帮扶共度时艰,怎能让她们承受本该由我们承受的重负呢?于是双方都产生了和解的愿望,后在村干部们的说合下,两灶又合到了一起。我记得合灶那天充满着节日般的喜庆。男知青们提前借了几副桶,一大早就将水缸担满:女知青们特地蒸了一锅白馍,炖了一只鸡,炒了一大盘腌白菜。大家团团围坐,和好如初,仿佛从未产生过什么隔阂。
    此后,我感到男女知青间的关系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变化,虽然没有任何制度制约,但男知青们已把担水看成自己的份内事,而女知青们也能尽量节约用水,水缸常贮常满,我们之间的相处终于达到了融和无问的程度。
    记得第二年夏天.山洪过后沟里形成了一道清澈的小溪。一天,男知青们下沟担水,女知青们要求同去。她们每人抱着一盆要洗的衣物,其中有男知青们的衣服和床单。雨后的小溪在沟底流淌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正因为很短才使人产生来之不易的珍惜。大家分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双脚浸入小溪,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与。在欢声笑语中,几只爬上岸的小螃蟹引起了大家的惊喜。男知青们全体动手捉蟹,待女知青们洗完衣物时,已将小蟹装满了两只水桶。回去后煮了满满一锅。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而老乡却尝都不敢尝。
    我们的插队生活是短暂的.却使人永远难以忘怀,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对“第二故乡”水的情结。没到过缺水地区的人不知缺水之苦,更不知节约用水乃是公民的一种美德。当年的缺水之苦,既使我们经历了痛苦的磨炼。也给我们带来了征服困难的快乐,还培养了我们与当地人民同甘共苦的珍贵情感以及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我们与第二故乡怅别后,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能力帮助她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祈盼的是她早日富裕,尤其是从根本上解决吃水的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返乡一次、欣喜地看到了村里的变化。我村在政府的资助下,完成了提水上塬工程,彻底解决了人畜用水困难。有了水,果木业、畜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家家住上了新窑,人人一扫脸上昔日的愁颜。由于我们具有今昔对比的深切感受,更认识到党的富民政策确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源泉。那次返乡,我还特地下到沟底,再睹那股泉水的容颜。只见泉水淙淙,小潭碧透,小径亦未荒芜,人来人往的印记稀依可见。原来村里人对那股泉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并认定那里的水质好,还时不时地担上一担用于烹茶宴饮。我想那情味一定绵远而悠长。
    此后,我虽再元机会返乡,但一直关注着村里的变化。我从遇到的乡亲们的口中,先是听说村里通了公路,有了机井,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不少人家盖起了小楼。后来,又听说该村已成为县里有名的苹果专业村,家家靠苹果致富,不少人家还有了自备车。那条沟也被辟为一处颇有名气的旅游景点,那口泉眼经人工装点,已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景观。
    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听说我村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几乎全体村民都靠果业或多种经营致富,过着令城里人羡慕的生活。抚今追昔,真使我感慨万千。我了解我村的过去,因而更加惊叹她的巨变。我企盼她前程似锦,因为那是我的第二故乡,那股永不干涸的清泉,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间。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