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青涩年华——吃肉之叹

时间:2007-09-25 01:3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94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吃肉之叹

    今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不是难事。而七十年代,物资匮乏,农村的伙食更差,因此当知青时两次吃肉的经历实在难忘。
 
    七一年的春天,正值春播大忙时节,我们连里的一匹马(记得叫大眼皮)劳累过度,得了结症(一种马匹的特有绝症)死了。这匹马的死掉,全连同学都很难过,因为它是连里最能干的马,而且,当时也正是最需要牲畜的时候(马拉犁杖播种),无疑,它的突然死亡,将影响到春播的进度。在怎么处理这匹马时,有两种主张,一是埋掉、二是吃掉。权衡利弊,连里结合当时的伙食情况,决定还是吃肉。因为结症不是传染病。
 
    那天,正好是五一,接连两天的雨水,在营地周围全是湿滑湿滑的。当我们起床以后,谁也不愿意出去,因为外面实在是太泥泞。这时,伙房传来信息,早饭已经好了,让大家去吃饭,由于知道是吃马肉,因此情绪并不太高。因此为了减少人们自己去伙房打饭的麻烦(伙房与宿舍相距20多米),伙房给每个屋里盛了一大盆炖好的马肉,让大家随便吃,多少天没吃到肉了,闻着这么香的肉块,可真馋。但是,我们并没有多少食欲,看见肉就想起了大眼皮马,吃肉的欲望大大降低了。连领导也几次到各屋动员,让大家多吃肉,肉还是剩了许多,因为大家实在是不忍心吃。那次,我只吃了两块,最后,还是眼瞅着把香喷喷的肉倒掉。
 
    到新民后,在生产队插队,居住与生活条件比在高山子农场更差一截。伙食水平一落千丈。七五年春耕时节,劳动正酣,每天披星戴月,但吃的质量却江河日下。大地里的青菜还没长出来,顿顿是高粱米饭、苞米饼子就萝卜咸菜,后来,连咸菜也吃没了,只好把苞米面做成糊糊加点盐,当做咸菜吃。经过一段,实在不行了,青年点的同学们决定改善一下伙食,用点内部分人的口粮(有些人户口在点内,人没在点内,不在点内吃饭)换猪肉吃。我们高高兴兴地从社员家里赶回了一口猪,谁知,一杀完猪才发现,这是一头痘猪(猪囊虫病)。怎么办?在这种困难条件下,也不能把肉白白地扔了(最主要的是,当时我们不太懂得什么叫痘猪),最后,还是决定炖猪肉给大伙吃。
 
   那天,伙房的人很忙,因为,痘猪肉得加高温消毒,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所以早早就把炉火烧得很旺。我虽然不是炊事员,也忙个不亦乐乎,心中充满了要吃肉的喜悦。涮锅、烧柴、跑里跑外,等把肉炒好、炖上,才稍稍安定。肉炖熟以后,我在外面闻着,总觉得味道不香,一问做饭的炊事员才知道,痘猪肉发腥,不如一般猪肉香,而且还不容易炖烂。吃饭时,每人盛了一饭盒,不管三七廿十一,就吃了起来,可能是那时太艰苦的缘故,虽然闻着不香,吃到嘴里还是味道美极了。当时,对痘猪的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知道猪生痘是怎么会事,吃完饭就若无其事地去下地干活了。走在半路上,碰到了大队的赤脚医生,向他请教痘猪有关事宜,他给我详细讲解了痘猪的特点、危害等。听着听着,我的胃就感到不太舒服,没等走到小队,就再也抑制不住,全吐了出来。从此以后,每当杀猪时,我都十分留意是否有痘,因为,当时痘猪特别多),如果是痘猪,就很少动筷了。即使吃,也是少量的夹两口,而且,还得仔细地看看是在什么部位,再也不敢肆无忌惮了。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