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王晨:情系宜君 塬上的雪——插队往事

时间:2018-04-07 11:2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130次
插队期间,我很快把拉车、拿粪、扬场、犁地等所有农活几乎都学会了,工分由8分半、9分、9分半一直升到满分10分,而且几乎天天下地从不误工

 

        现在回想起来,陕北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最深的印象,至今也难以磨灭的印象,便是那莽莽黄土高原上的茫茫大雪。


        那是1969年1月的一天,我们的“知青专列”从北京抵达铜川。北上的汽车挂着防滑链,在冰雪中艰难地爬了一整天才到达宜君县城。这是当时延安地区最南端的一个县(现在已划归铜川市)。通往各公社的道路均被大雪封死,县城又不能久留,于是,我们背着行李在雪中上路了。

        后来才知道,那只是陕北很平常的雪天,但在北京,我从未见过这么大片的雪花,这样漫天地飘洒,这般雄浑的世界——远远地,从天地相连的地方开始,一片片的高原蜿蜒起伏,夹着一道道沟岔,到处是落不尽的雪花,旷野寂静无声,只有我们自己踩在雪路上发出的“咯咯吱吱”的响声。

 
        这种雪景,宛似电影中的“定格”,深深地烙刻在我的心中,以至于10年20年,时常浮现于梦中。不过,雪中的我当时是何种心情,现在却很难准确地描摹。兴奋、新奇、浪漫、希冀、期待、担忧、紧张……或许都曾有过。我只能说,就在那个多雪的冬天,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陕北统称黄土高原,细分起来又有沟、川、塬之别——两山之间的窄处称为“沟”,较宽敞处特别是有流水、可以种植稻米蔬菜的地方称为“川”,而山上平缓处即可称“塬”,老乡说,最苦的地方就是塬上,主要原因是缺水。我所在的宜君县尧生公社郭寨大队就在塬上。

 
        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漫山遍野的麦田,单产只有几十斤,有时还收不回种子。严重的地方病威胁着乡民的健康,东队(郭寨三个生产队之一)的8个壮劳力,竟都患有柳拐子病,腿、脚关节上的大骨节实在吓人。这里没电、没煤、没水,任何一种农副产品加工,如磨面、榨油,都得靠人力,每年冬天要到沟里去打柴,以备一年之需,别的还好说,没水这一条最要命,雨季来了,赶紧修好旱窖,蓄住雨水,全村人一年就靠它维系生命。陕北早年风沙又太多,每年经常有二三个月断水,这时就得到沟里去挑泉水。这泉水不干净可能有地方病菌姑且不说,最厉害的是挑上担子,一路不能歇脚,否则就会倒掉半桶水。这可是个硬功夫,一担几十斤的水桶,上了肩要一口气走三四里坡路才能上得塬上,记得我是在一年多以后才练就出来的。

 
 
        离开北京时,学校里的军宣队说“队里早就把柴都准备好了”,到了村子里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准备好的木柴大约能烧一两个星期,队长说:“开春农活忙,现在趁着冬闲,赶快去沟里打柴吧!”

        我们几个同学都来自汇文——一所有名的男校,对攀崖翻山并不畏惧。天还没大亮,大家把绳子捆到腰间,拿上镢头、砍刀便出动了。钻到山沟里,砍下一丛丛荆棘灌木,刨出一个个干树根,不知不觉地过了大半天。弟兄们互相看看,手上、胳膊上都是血刺,有的脸也划破了。打柴不是个轻活,要会找——不然背回去不好烧,会挖——一般都要除根,常常是满头大汗,跟树根“较劲”,越挖越深,就是不能“除根”。
 

        第一个冬季,打柴是最苦的一关。这一冬,因为背柴,我有3件上衣后背撕成了布条条。这还不算,我到陕北的第一个“事故”也因为砍柴而来。那是一个雪后的清晨,寒风拼命地抽打着我们的背脊骨。我在一个陡峭的山坡上正在跟一个老树根“较劲”,不知是因为雪后路滑还是一脚踩空,突然顺着山坡滚了下去,半天竟晕了过去。幸好山坡不足十米,加上我在学校里还是足球队员,除了衣服划破、身上挂了几处彩外,竟没有落下什么残疾。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在一篇关于陕北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从40年代到70年代,虽然陕北和我们祖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陕北很多土地还是那么贫瘠,陕北人民的生活也还穷苦——历史在某些点上,停滞的时间太长了。”对照当年的情况,我深有同感。陕北生活之苦,的确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使我们这些刚刚离开大都市的青年人,感受到心灵的震颤。以我们的大队党支书金栓来说,一家八九口人,6个孩子,冬天只有一两床棉被,孩子们全靠烧热了的炕席过夜。 

 
 
        插队期间,我很快把拉车、拿粪、扬场、犁地等所有农活几乎都学会了,工分由8分半、9分、9分半一直升到满分10分,而且几乎天天下地从不误工,一年下来每年劳动日的工值仅为1角9分。头两年扣除口粮等,一共挣了40多元,即使这点钱也还是毫厘未见……年底分红时,队上得把钱户与欠钱户一一相抵,就算结账了。欠我钱的是户老农,拉家带口,根本不可能掏出几十元钱给我。当然,我也不可能去讨债。结果,这两年数百个劳作之日,分配时以一文不名而告终。

        我刚下乡时借住别人家的“厦子房”,即窑洞前盖的简易平房,后来房主要存粮食把房要了回去,几经变化我又到“磨房”去住。我们东队沿沟沿分布在上下四层窑洞里,我借住的这家“磨房”在最底层,从这窑门出来,眼前便是荒草丛生的深沟。这一家房主每周要磨三四次面,有时也借给别人用,磨盘、磨道设在窑里边,我睡的土炕在窑门附近。每天早起,我赶忙把被褥卷起,主人家牵着小驴来磨面,等到我晚上回来,地上、炕上都是磨面留下的尘埃,窑里散出驴尿的臭味。 

        头3个月,我们一直吃不到肉。同学们都不满20岁,那种馋劲实在难熬。有一天,饲养员跑来告诉我们队上死了1头牛,牛肉1角1斤还没有卖,问“知青娃娃想不想要?”我们马上答应,买了几十斤牛肉回来。添好水,加足柴,足足炖了两个多钟头,大概是夜里11点多,牛肉熟了,不知是谁忽然提出病牛肉可能有毒的问题,到底吃还是不吃?8员“大将”围着锅台“研讨”了半天,终于决定“冒险解馋”。同时翻箱倒柜,找出从北京带来的一些药品,以防不测。等到大家狼吞虎咽干掉不少牛肉,一觉睡到天亮,发现彼此安然无恙时,禁不住哈哈大笑。

 
        说到吃饭,还得说说做饭。我们是男校学生,自然没有女同胞操刀掌勺,饭菜也来得简单。我们最爱吃的,也是最省事的,同时也是老乡最反对的,是烙饼。村里的婆姨常说:“这伙北京娃烙个饼饼,蛮不胜擀面节省哟!”意思是说,面条出数,烙饼太奢侈。可天天擀面,对于五大三粗的一群小伙子来说,又谈何容易!也许真应了婆姨们的话,我们的面粉消费得最快,不到一星期就得磨一次面。那滋味,无论如何是忘怀不了的。收工吃罢饭,天正大黑,通常是两个知青负责磨面,有时借不到驴,只好自己动手推磨,一圈圈地转下来,时常半夜才能磨完。

        渐渐地,粮食也不大够吃了,老乡怪我们“都是烙饼的过”,于是糜子面、包谷面都得上饭桌,而且白面也越磨越粗。最困难的一段时光,是一磨到底,连麸子一块吃。我最怕两样食品,一是糜子面馍,吃下去肯定不能“出恭”,再是麸子馍,一入肚便觉得又憋又堵。但怕也没用,冬天在崖畔上打了一早上夯,下籽时扶着犁吆喝了半晌牲口,到“饭时”(陕北话应读“饭司”音)是顾不了许多的。  

        我们有困难,老乡则更困难。队上有个老党员,家里孩子甚至轮着穿一条裤子。即使如此,他们对我们这些“北京娃”,还是尽力相助。看到我们粮食不够吃,队里决定补助我们一些口粮。三九天气,在塬上搞水保,打“椽帮堰”,我们来不及(实际上也没有)吃什么早点,老乡常常将煨在地堆篝火边的热馍匀给我们填肚子。记得与几位年龄相仿的青年老乡一块拉车,他们都抢着干最重的“驾辕”,让人在后边推车。拿粪、下籽、烧窑等等农活,也是手把手教会我们。

 
        那个时期,政治空气可不比今天,隔三差五地要学习,还要斗“四类分子”,要谨防“苏修”从珍宝岛那边打过来,我们在这方面更是队里依赖的骨干。晚上吃罢饭,队长一吆喝,大家聚在饲养室里,我就开始念文件、念报纸了。尽管常常是念到十人中有九人发出鼾声,但会还是非开不成的。

        1970年春节,我是在队上度过的。大部分知青回北京过年去了,剩下几个自然显得孤单。队长、书记们不断来叫,让到他们家做客。老乡送的年糕、馒头,够我吃好几天。尤为难得的是,乡亲们帮我把分到的八斤黄豆也都磨成了豆腐,足足二十来斤。我做了猪肉炒豆腐、豆腐汤、豆腐丁包饺子等,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香的豆腐!

 
        那时我的妹妹已到东北北大荒兵团。我知道那里冰天雪地,就想用自己养的羊剪下羊毛织双生羊毛袜子。这在今天来看,简直有点异想天开,可当时真的就这样干了:我学着从那只老绵羊身上剪下六两毛,请人教我弹了一下,又由一位老大娘帮助捻成线,再由一位老乡帮忙织成袜子。当我把这双自制毛袜寄往东北时,真颇为得意。

        在我动手写这篇回忆文章时,我的父母居然翻拣出二十多年前我写给他们的几封信,这里不妨摘录几段,从中也可以看到我当时的状态和心态: 

        “我已从那个窑搬到队里保管室里,窑是不错,只是太大,太冷,没有炕,每天也就烧不成炕,只好搭了一个床,把所有被子、大小衣服全盖上,仍然冷得不行。今天采取措施,在炕席下码了满满的麦秸,好多了。每晚的洗脸水第二天早上都冻住了,真冷!不过困难是可以克服的,革命先辈‘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我这又算什么呢?”(1969.12.16)

        “最近还和以前一样,只是我病了一次,自古历十二月十二开始至十七,扁桃腺炎,发烧,结果跑到五里外的村子找医生看了一次,给开了一服中药。回来借了一个小药锅,拿两块砖头一支,熬好了药。吃了,稍好一些,仍不退烧,又找医生(村里的)给打青霉素,打了三针,这里药很贵且难买,抗菌素轻易不给,一片就要几分钱。我只有三四片合霉素、四片氯霉素、十丸羚翘解毒丸和一点牛黄上清解毒丸,全部吃光了。从古历十七开始干活,仍感觉没好彻底,可手头中药西药一点全没有了,买又买不到,也买不起,所以我很着急。见信后您们一定要给我准备些土、四、氯、合霉素,再有若干中药,以备生病用。”(1970.1.28) 

        “我的身体就算好了,吃了一些氯霉素和通宣理肺丸,很见效。最近几天连降大雪,我们冒雪打窑劳动,也没感冒,就请您们放心吧。 

        今年在我一生中算一个转折点,这就是走向二十岁——青年正式时期,我头脑中想法很多,生活的艰苦,已经适应,打柴爬山下沟烧火,已不是什么难事,还可以给自己做个结论:没有沾染多少空虚、颓废和堕落气,还有一些朝气、志气、正气……”(1970.2.26)
 

        这封信中提到的打窑,就是为我们知青安家而为,那是1969年冬,上级拨下为知青建房的款子。大队支书开始带着大家在村子为我们打窑洞,选的那个地方很不错,五孔大窑洞也蛮气派,这里边有我们知青的不少汗水啊!转眼到了夏天,窑洞很快打成了,已经到了装门窗的地步。有一天我们在新窑干活,突然天降暴雨,大家只好收工,回到我的“磨房之家”。不一会儿,雨下得更急更猛了,忽然传来闷雷一般的响声。“哎呀,不好!”等我们赶到村边,只见五孔新窑全部塌方,一个冬春的辛苦毁于一旦,原来刀削一样平整的窑面,现在成了一面斜坡。而仅仅半小时前,我还在窑前干活,半个月后即准备迁入新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和我的同伴还算是幸运的,否则真可能葬身黄土地了。然而,新窑全完了,钱也全用光了,修复已无可能。这样,直到我离村到县里工作,我就一直住在“磨房”里。

 
 
        今天,我如实地写出当年的困苦与挫折,我相信许多延安知青都会有大同小异的经历,我只是他们中间非常普通的一员。但我同时要说明,当时这一群知青并没有悲天悯人、自暴自弃。确实有个别的沉沦者,但大多数知青的情绪是稳定的平静的,甚至可以说是乐观的。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听到了许许多多在学校在城市根本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或许可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耳闻目睹了中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国情吧!许多年以后,我常把延安知青与北大荒兵团、内蒙古草原等地知青作比较:如果可以把北大荒知青形容为“敏锐”,内蒙古知青形容为“豪爽”,那么延安知青可以谓之“深沉”。这可不是“玩”出来的“深沉”!这种深沉,源于我们民族摇篮——黄土高原的培育,根植于那里民风的淳厚、民心的丰赡。

        20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日子,我重新来到塬上,任思绪如飘飘洒洒的雪花漫天驰骋……
 
 
 
         陕北——这是一块贫瘠而又富有的土地,这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圣的高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块土地上工作、生活了13年,从这里走向西柏坡,走进中南海。陕北人民对共产党的深情,只有置身于他们中间,才能有铭心刻骨的感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块土地在新的时代曾经落伍,一度沉寂。“我一听插队青年谈起延安的情况,心里就非常难过。”1970年,周恩来总理专门对延安工作作的重要指示传到延安,延安为之沸腾。重新学习毛主席1949年给延安人民的复电,大批北京支延干部来到延安,几十个“五小”工业项目落户陕北,所有这些,都给高原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更为巨大的变化,还是发生在改革开放这十多年。当延安已基本脱贫的消息传来,当列车轰鸣着驶向陕北,当许许多多的乡亲们把家乡的喜讯捎到北京,作为一个曾经在陕北生活过六年的老知青,我的心情犹如明媚的春光!


作者简介
 

 
        王晨,男,汉族,1950年12月生,北京市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高级编辑。现任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69年1月赴陕西省延安地区宜君县下乡插队,先后在宜君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延安地委办工作。1974年回京后,曾任光明日报报社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职。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