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半世纪前的1963年,150名天津“支农”青年来到河北省唐山专区昌黎县国营团林林场,分别在5个林区参加劳动。刚去时,没有住房,大都住在原来猪场、羊场、鸡场(下乡前曾听成“机场”)的圈棚里。
正当大家努力适应环境的时候,建房工作启动了。原来,我们刚到场不久,国家的专项安置经费就拨付下来,大概是每位知识青年1000元(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字)。这对林场的建设也是一个机遇,于是各林区迅速行动起来。首先在各林区选择了建房地点,实际是“建场(院)”的地点,因为此前各林区还没有像样的“场院”。
听到建房的好消息,大家很受鼓舞,再听到场里号召知识青年们“自己动手”建设宿舍,更激发起这些城里孩子的好奇和热情。
我和一些同学被抽调参加“建房”工作,真是兴奋极了。“备料”开始,石头、砂子、青砖……从几十里外拉来,堆在场区的外面。我们的任务就是跟着拖拉机把它们运到规划建房的地点。我们第一次亲手接触有棱有角、感觉有百来斤重的大石头,搬起来又沉又扎手,还要使劲把它们搬上拖拉机挂斗,然后坐上挂斗和大石头一起被拉到建房工地,再把一车的大石头扔下来。要知道那时我只有16岁,体重88斤,真的是“身单力薄”。可是搬起大石头来却很有“底气”,一点不犯怵,就像多大的石头也能搬起来似的。有的石头扔不上去,就抱在怀里,靠着车帮使劲托上去,当然总有搬不动的石头,只好和别人一起抬或眼睁睁看着力气大的同伴搬上去。
到底还是孩子,跟车时在车上也不老实。在满是石头的车斗里打打斗斗,打着打着就跳下了车,跑两步又跳上去,吓得开车师傅赶快把车停了,把我们说了一顿。
运完料,该动手盖房了,没想到没我们事了。原来,场里从外面请来了专业的建筑队,所谓“自己动手”也就到此为止。
很快,我们吴家铺林区的四排20间宿舍就盖好了。房子下边一米来高全是用石头垒的,其上青砖到顶,坚固美观。与当地农村的房屋相比,真称得上是“鹤立鸡群”了。
新建的房子,除了办公室、食堂以外,都是15平米左右的单间,屋里有砖砌的火炕。9月进场,初冬就搬进了暖暖的新房。三四人一间,我和一个学校来的三位同学住在一间,又是打闹,把炕都蹦塌了。
我们林区的“知青屋”,也是林区的“场院”,静静地坐落于一片荒凉的沙地里,没有院墙,周围也没有村落。从“院里”可以望见远处的海滨大沙丘。当然,“沐浴”风沙也是家常便饭。
两年后,我离开了林场。21年后的2006年,我又来到林场。当车子开近吴家铺林区时,我惊讶地发现,43年前盖的四排“知青屋”仍然伫立在那里,没有多一间,也没有少一间,只是增加了院墙,真的算个“场院”了。宿舍山墙上好像还是当年那块黑板,一位同学打趣说,黑板上还有我写的板报呢!
这片场院还是那样孤零零的,只有成长起来的大片林地陪伴着它。走进院里也没什么人,原来林区的办公地点已迁建到沙丘之外,职工们也都不在这里住了。
又过去了七年,我以为这些“知青屋”已消失了。没想到一问,竟然还在。林场的老同事荣才大哥问我今年是否还去看看,我想看看是好,不看而留在心里也许更好。1986年我刚回津时,一次路过儿时的母校——南营门小学(已改为海光寺小学),探头望去,两排平房教室和窄狭的院子竟和当年一样,我曾在正对校门的教室山墙下照过相,现在山墙上的黑板也还是那张照片上的样子。我心里一“喜”,28年啊,还能寻到儿时的影像。但又有些困惑,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老样子?当时我没带相机,没能再照张相。一年后我又路过那里,拆了,全拆了!我又十分懊恼。人就是这样,情感和理智纠结,恋旧又“贪”新,甜酸交织。
2013年是我们下乡五十周年,有同学问作何打算。我想聚会也聚会过了,林场也回访过了,资料文集也出了,档案也“馆藏”了,报刊也报道了……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没有精力也没有“胆量”再组织什么活动了。可斯人斯事总是挥之不去,借题发挥,写这篇小文,算是抒散一下情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