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掏井越深越珍惜“塬”上人的“滴水之恩”

时间:2022-07-22 01:5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70次
让正值青春或曾经青春的朋友们一起穿越时空,倾听北京知青在延安插队的青春故事,看他们如何在艰苦环境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中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掏井越深越珍惜“塬”上人的“滴水之恩”
 
 
       编者按:1969年,近两万八千名16至20岁的北京知识青年,告别首都的繁华,发扬前辈“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的革命精神,乘坐 “知青专列”奔赴圣地延安,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片贫瘠又富有的黄土地上。半个世纪后,从青年走到暮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一个圣地情结,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矗立着一座精神丰碑,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流淌着爱党爱国的红色血脉。


       我插队的地方被称作“塬”,一年里雨水奇缺,不要说给庄稼浇水,就连人吃水都很困难。有一年夏初,天大旱,村中仅有的两口井都绞不上来水。年轻力壮的就下到沟里去挑水,来回要走几里路。挑水上山,一摇一晃,回到家中,两桶水泼洒的也剩半桶了。过日子没有水哪行,队里的干部经过协商决定“掏井”。

       掏井可是一件大事。塬上的井都很深,让谁下去掏井,这让村干部们伤脑筋。

       几年前,天大旱,有一个村上的井干涸了,选了一个小伙子掏井,刚掏到一半时,井壁塌方,人出了事。从那以后,村民们谁都不愿去干这冒险活。队干部们决定用“高报酬”来挑下井的人,每天给记50个工分,另外再补助5元钱。

       我插队的村子有一个河南来的小伙,名叫双德,他自愿报名去淘井。双德是过继到我们村给人当儿子的。他做事胆大,有些“二杆子”气。掏井是个力气活,在井下干活又十分寒冷。为了好动作,人在干活时不能穿长裤,万一体力不支,还要有人替换,就这样,有个叫东九的小伙自告奋勇地要求做第二人选。

       双德下井时,上身穿的是棉衣,下身只能穿短裤。第一天很顺利。早上10点钟太阳正热时下井,下午3点多出井,中午饭就在井下吃。

       下午,双德出井后,只见双腿冻得发紫,浑身直哆嗦。我出于好奇,晚饭后,见到双德,向他详细询问了关于下井的一些细节及注意事项。我问得详细,双德回答得也认真。因此,我对下井的每一个步骤都了如指掌。
 

      第二天,双德受了风寒,有些不舒服,向队领导提出换人,于是,第二人选东九就上任了。

       村民对东九有点看法,大家都认为他是为了“高报酬”才肯下井的。他连如何下井都不会,到时肯定闹笑话。

       果不其然,第二天东九下井时,井绳刚刚下到三分之一处,放绳的人就感觉不对了。这时,听到井下传来东九杀猪般的叫声,大喊着“救命”。大家七手八脚一阵忙乱,费了很大劲,才将他绞上来。

       原来,东九根本不会控制下井的绳索,慌乱中,将保护绳与主绳搅在一起,由于身体失控,身体在井中不停地旋转,三下两下就把他转晕了,而且还吐了一身呕吐物。

       东九刚一出井口,当即就瘫坐在地上,气得队长说:“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这瓷器活。”

       这时,尴尬的局面出现了。一看要重新选下井人,所有干活的人都向后缩,没有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

       这可把队长弄急了。井刚掏了一半,没人下井怎么办?看着这场面,我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来了,于是,就悄悄地向队长说:“让我来试试吧。”队长当时惊讶地问我:“你行吗?”我说:“问题不大。”

 
知青在打井

 

        就这样,我把双德的棉衣穿上,下面就穿了条短裤。大家忙着将下井的主绳绑在我腰间,并将井下照明的马灯挂在我的身上。淘井的铁锨前一天双德已留在井下。这时,双德也特意过来又给我安顿了几句。

       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下,我顺着绳索向井下滑去。刚一入井,就感到一阵寒气袭来,浑身打了一个冷战。心想:离井底还远着呢,沉住气,别慌。

        这时,我想起了双德的嘱咐,左手抓住备用绳,同时左脚也蹬着它;右手紧紧抓住头顶上的主绳,双手撑开,整个身体摆成一个“大”字形,这样,身体就能保持平衡,也不会发生旋转。就这样,主绳缓缓地向下放着,我的身子也慢慢滑向井底。

       随着身体的下滑,我不断地保持着整个身子的稳定,同时还向上面的人喊着:“放、放……”一切都很顺利。我开始借着马灯的亮光,观察起井壁的四周。这时,我发现,刚下井的时候,水井的四壁还有很多绿色的苔藓,渐渐地,苔藓就变成了黑绿色,再向下,苔藓消失了,井壁变成黑色的硬土,有的地方还显露出新的土质。原来,是这些表层土塌落后,将下面的水面覆盖了。我的任务就是要清理这些土。

       我向下慢慢地滑着,借着灯光,我突然发现离井底不远了,便急忙向上喊道:“慢放、慢放……”就这样,我终于到了井底,双脚刚一到井底,就感到一种刻骨的冰凉。

       我开始仔细观察了一下井底的环境。并下面积有五六平方米。前一天,双德已将并下四周的士挖开,堆在了中间。原来,黄上高塬在100多米深的下面是石板层,石板层的下面是沙子与碎卵石层,水就自沙子与碎卵石层中缓缓流出。我真佩服早先打井的人,他们是如何勘定水井方位的。拾头向上看井口,只有烧饼大小的一点亮光,我真成了“井底之蛙”了。

      在马灯的照耀下,我急忙拿起铁锨,将随我同下的桶装满、然后依据下来时的约定,猛摇几下绳索,再大喊一声,上面人得到信号后,就缓缓地将桶绞起。就这样,井底的泥土和碎石、被一桶一桶地吊了上去。掏井、掏井,意为将井底的这些杂物掏净,让水更好地流聚在一起。

      在井底干活,脚下冰凉刺骨,过上一会儿就好了。就这样,我开始挥铁锨大干起来。起先,我还干得浑身发热,渐渐就觉得身上发冷了,肚子也感觉饿了。也不知干了多长时间、就听上面传来微弱的喊声:“饭、饭。”当装泥沙的桶又被吊下来时,我一看,里面放着一个碗,盛的是摊鸡蛋和两个白馍,还有一小瓶白酒,我当即拿起酒瓶大喝了一口,顿时,身上就有了暖意。

      当井下的泥土快被我清理完时,我发现,井水立刻就聚多了。正当我埋头大干时,突然听到头顶一阵哗啦啦的声响,一大堆黄土落在我的后背上,我一惊,急忙将身子贴在井壁上。抬头一看,原来井壁又有土块跌落下来。这时,顿生恐惧感,心想:这井该不是要塌方啊!

      我掏的这口井是村里最老的一口井,已经有几百年了。过去,井里的水很旺。可时间一久,井壁塌落,再加上井底的沙子和碎石的堵塞,井水便渐渐减少,天一旱,干脆就成了干井。
我静下心来抬头仔细观察着,原来,是上面放绳的速度太快,使装泥沙的水桶发生了摆动,碰到井壁上,碰下来一点浮土,问题不大。

      我又彻底将井底收拾了一下,一看,完全拾掇好了。这时,我就将主绳捆在腰间,并向上面大喊:“好啦,绞我出井。”

       出井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就升到地面。我刚一爬出井口,队长一把拉住我的手,并递给我一瓶酒,我拿起酒瓶仰脖大喝了一口,迅速脱下湿漉漉的破棉衣,披上我的衣服,急忙跑到场院,仰身躺在一堆麦秸上。这时,才知道我在井下待了4个多小时。

       炽热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不一会,就感到全身发热,而且骨子里的寒气也慢慢地消失了。这时,才体会到,在阳光下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啊!
 
 
下河挑水的知青

     (作者:白家村夫,本文选编自《苦乐年华——我的知青岁月》)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