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温家宝进京和下乡的不同

时间:2007-02-09 03:2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68次

 

 

             温家宝进京和下乡的不同

 

崭露头角
      从1980至1984年,国家计委地质局局长孙大光(后为地矿部部长)每年都率领一批年轻、素质好、懂地质专业的司局级干部赴各省地质局调研。
      温家宝是1981年那一批的调研组成员。他是北京地质学院1968年毕业的研究生,在校时就是优秀生、党员,毕业后分到酒泉的甘肃地质局区调队。区调队是搞区域地质调查的,即填出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供找矿等用。这是最基础的地质工作,也是艰苦中的艰苦。温家宝从地质技术员干起,在野外跑了多年。他在祁连山里填过两幅图,那是最荒僻的高山区,受的罪也最多。有“这碗酒垫底”,其他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
        温家宝,思维严谨,作风稳重,才干出众,调研中给孙大光留下深刻印象。1982年,经孙大光提议,由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职工直接推荐副部长人选。各司局和地质科学院等单位分成五个组进行讨论,与会者各抒己见,任意提名。结果出现一个意外的集中:不少人都推荐了时任甘肃省地矿局副局长的温家宝。政研室是因为看到温家宝的文章和总结写得好,有深度,有力度,不可多得;政治部考察过甘肃局的干部,认为温家宝德才兼备,卓尔不群;计划司司长王炳坤到甘肃局去过,了解到温家宝谦虚勤恳,团结同志,很有才干,也很有威信……
      地矿部有很多个司局和几十个省地矿局,副司局级干部加一起有几百人。一个偏远省局的年轻副局长,受到部里若干部门交口称赞,多方推荐,这是极为难得的,但又不是偶然的。
       
勤谨谦和
      温家宝升任地矿部副部长后,分管计划和财务等工作。他对计划司司长王炳坤说:“王司长,我的情况你都知道,搞野外地质出身,对计划财务工作完全是门外汉。今后,希望你手把手教我……”这是一种难得的推心置腹,一种感人的谦虚和求助,一种上级对下级少有的尊重和平等。王炳坤是个聪明而又能干的人,据说他能看得上眼的人并不多,温家宝这番坦诚的话打动了他,后来他对温家宝的工作非常支持,主动配合,彼此都感到愉快。
      温家宝工作勤谨,待人谦和,思维缜密,作风稳重,在地矿部口碑甚佳。他调到部里后,每年春节都去看望北京地质学院的老师,不是坐车去,而是悄悄地骑着自行车去,毫不张扬。
       
进入中央
      1985年,中央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胡耀邦点名借调了三个人参与筹备,其中之一便是地矿部的温家宝。会议开过以后,温家宝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任,不久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十五大,温家宝当选为政治局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
      温家宝真挚地讲过:我认为自己还算个人才,不过像我这样的,全国有成千上万。假如不是马万里局长把我调进局里,假如不是大光部长把我调进部里并向上推荐,我不可能到中央,很可能如今还在山沟沟里。
      
温家宝下乡
        一九九六年五月麦收之前,当时还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到安徽检查扶贫工作。一来就约法三章,不搞迎送,不搞陪吃,下去时更不许前呼后拥,一切轻车简从。
      那次他们来了后,就同安徽省的有关领导分乘两辆普普通通的中巴车,直奔大别山革命老区。
      在从金寨县通往霍山县的山道上,温家宝来了一个突然袭击。他招呼司机说:“我要方便一下。”
      车上的人都以为温家宝真是下去“方便”了,谁知,他跳下车后,走得很快,沿着一条小路就一直往前走去了。坐在另一辆中巴车上的安徽省的领导,这才发现,前面有座不大的村庄,温家宝正向那个村庄走过去,他们不免感到诧异。因为这是在事先安排要视察的计划之外。而且,看上去,还是一处十分贫穷的地方。大家赶忙下车,快步跟了上去。
      温家宝见几个农民扛着树皮走过来,就迎上去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一个妇女见问话人面相慈善,话声和蔼,虽是干部打扮,却没有想到这会是中央下来的干部,因此答得就很随便:“现在青黄不接,山上没东西可卖,供销社正在收购树皮,听说造纸用,就削点树皮去卖,好买点口粮回来。”
      温家宝转身又去打问一位男青年,当得知对方是位民办教师,便仔细了解他的工资情况。民办教师发愁地说:“乡里一个月只补助五十元,连吃粮的钱也不够,说是补助,也只是欠着,赶到要过年了才给,平时就连买粮的钱也没有。”
      温家宝一边认真听着,一边点着头。他在村子里各处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这才上车。到了霍山县城后,他随便用了一下餐,就要求听县里汇报。
      霍山县委书记不知道温家宝在来的路上已经没按“规定”下过车,依然像往常一样地做着汇报,他甚至激动地说道:“这几年,我们霍山县有了很大的发展,既脱帽,又加冕,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戴上了‘奔小康’的帽子。”他还准备把各种成绩的统计数字一一报来,温家宝却截住了他的话头,忽然问:“你这个县这么好,可以按时发工资吗?”县委书记回答得斩钉截铁:“我们不欠全县职工一分钱!”
      温家宝点到了他下车看过的那个村庄的名字。
      县委书记不禁一愣。但他马上指出:“那是我们县最穷的一个村。”温家宝幽默地笑道:“你最穷的一个村,就被我看到了?”县委书记这才知道遇上了麻烦,偷偷地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省委领导,见省委领导都面无表情地望着他,不由得急出了一头汗。
         又一次,温家宝到安徽检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工作。在阜南县,县里安排是看小陈庄,这是一个新建的村,两排楼房十分漂亮地拥路而立,中间的马路也修得很宽,看上去不仅富足,还透出几分气势。但是,温家宝下车后只看了一眼,就拒绝进村去看。这弄得陪同的领导十分尴尬。
      温家宝说,“要我看什么呢?无非就是几个有钱人,盖了几幢新楼房。”县里领导忙解释:“还有个座谈会……人已到齐了。”温家宝坚持说:“这个座谈会不参加。”这时,走来了两个农民模样的人,温家宝于是上前打问:“搬到这儿来,你们是自愿的吗?”对方高声答道:“完全是自愿的。”温家宝若有所思地又问:“住这样的房子,花了多少钱哪?”“两万多。”温家宝朝村里望了望,空无一人,就打量起走过来的这两个“农民”。显然他已从对方回话的口气中悟出了什么,指着其中的一人问:“你在村里具体干什么呀?”对方说:“支部书记。”
      温家宝幽默地笑了:“那我就问问你,为什么要修这么宽的马路,占用这么多的耕地呢?”支部书记哑口无言。
        晚饭后,温家宝也不愿休息,要求安排两个县委领导汇报有关工作。汇报时,太和县委书记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刚念了个开头,温家宝就示意对方停下来:“你们不要念稿子好吗?”
      离开了稿子,这位县委书记竟不知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了,变得吞吞吐吐,十分狼狈。
        温家宝失望地摇了摇头,说道:“今天下午,我很生气,在阜南县的那个村子里,见不到一个群众,不知道你们想让我看什么?去年,我到河南省,一个县委书记也叫我去看一个这样的村子,见不到农民,村里的马路修得比你们这儿看到的还宽,房子也比这儿漂亮,我就问那个县委书记,这样好的村子在你县占多少呀?他支支吾吾地说,百分之二十吧。我说,好,就是占到百分之二十,还有百分之八十的农村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更想知道你们县百分之八十农村的情况,你带我去看看好吗?他马上说,路不通,不好去。我说,车子去不成,人总可以走进去吧,那么多的农民可以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走呢?你带路,我要进去看看!”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那天晚上,温家宝谈了很多,谈得推心置腹。他动了感情地说道:“我们党的政策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我还希望去看绝大多数群众。如果农村都这么好的话,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呢?在北京郊区的房山,我看到过许多农民仍在看九英寸的黑白电视,难道你们这里比北京郊区还好吗?共产党人一定要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只关心少数人!”
      他特别强调:“我再说一遍,我是来搞调查研究的,不是来参观的,请你们不要只让看‘闪光点’!”
   
                                    巍巍大中华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