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杜世成的猝然落马 给青岛留下了什么?

时间:2007-02-04 06:1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536次
 
         杜世成给青岛留下了什么
 
                              杜世成的猝然落马
 
        2006年岁末,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严重违纪被免职。杜因此成为继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字、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高官之后,2006年落马的最后一名省部级官员。杜世成落马的主要原因,是其“经营城市”过程中的土地违规交易行为。官商勾结的土地交易,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种矛盾最集中的焦点。此次宏观调控的政策触角,虽已延伸到了对土地征用环节相关税费标准的调整和对资金收支方式的规范层面,但土地要素资源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的现实,仍然为个别拥有权力者提供了寻租的制度前提。
 
闪电查处
        杜世成,山东龙口人,56岁。自1972年22岁任山东黄县新加公社团委副书记开始,杜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几乎每隔两年就有一次升迁机会。节节上升的杜世成被查处,其本人似对此并无察觉。在济南被“双规”时,杜身上仅着一件毛衣外套。此前两天,即l2月21日,杜世成还参加了招商局国际青岛集装箱码头开港庆典仪式。据了解,此次杜的落马,源于中纪委根据举报和巡视工作中发现了相关线索,并由此展开核查。
        熟悉杜世成的当地政府人士介绍,杜世成平时“作风严谨,谈吐举止有度”,非常善于借助媒体宣传青岛的成绩。在就任市长的前两年中,他非常低调。只有在2002年6月升任市委书记之后,作风开始变得凌厉。口吻依旧温和,但是行事却绝不含糊。
        在12月23日的山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中纪委官员通报了案件情况。杜世成涉嫌土地违规交易,同时也涉嫌包庇身边工作人员和包养情妇等问题。
        同时,杜世成32岁的儿子杜若飞、妻子曹树芳、秘书李大良均被中纪委双规(规定时问地点说明问题)或双指(指定时间地点说明问题),他们的个人银行账户同时被冻结。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杜若飞成立了一家公司,但名字并不是他的。杜若飞通过这个公司,利用杜世成的权势为别人跑项目、批手续、批规划等,赚取中介费用。  .
        杜世成案发前,已有其多名部属被捕。
        更早些的2005年1月11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2003年底的青岛崂山土地批租窝
案进行审判:原青岛市市长助理、崂山区委书记、区长王雁受贿496万余元,被一审判处死
刑,缓期两年执行,原青岛市规划局局长张志光受贿860余万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志光高达860万元的受贿数额,曾一度成为山东省建国以来检察机关查处的受贿数额最大的厅局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张志光是黄县人,杜世成早年在黄县工作期间,就与张志光有很深的交往。据悉,杜世成在多名部属出事之后,曾多次在内部会议上说,“要保护一批干部。”
   
杜案与崂山土地批租案有关?
        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杜案与2003年底的崂山土地批租案有关。2003年10月15日,青岛市崂山区国土资源局局长于志军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刑事拘留。此后,于志军先后揭发了原青岛市市长助理、崂山区委书记王雁等人涉嫌受贿之事。2004年10月下旬,王罹被捕。王雁等人当时并未交代与杜世成之间有任何瓜葛。
        王雁案土地违规频发的地段,在青岛市崂山区高科技园区内。此园区位于崂山区内香港东路南北两侧的山东头、石老人一带,依山傍海,被当地人称为“黄金海岸”。近年来,此地成为青岛市开发商最争宠的新贵路段,房屋均价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
        知情人士透露.2007年1月初。在杜世成落马后不久,包括“黄金海岸”内的恒基·新天地的开发商、青岛恒基置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在内的几名房产开发商曾被纪检机关请去协助调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重点推动的大项目“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该区的高尔夫球场,杜若飞占有部分股份。由于该项目‘极具升值潜力,杜世成在任期间,曾多次视察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项目,给予关怀。2006年元旦前夕,在突然辞职十几天之后,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运平被潍坊检察院带走调查。l月中旬,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玉华也被检察院带走。崂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杜世成在任期间,表示要在崂山保护区与即墨的鳌山卫镇之间,施展其塑造“新东部主城区”的抱负。
 
                                  如何“经营”青岛
 
        “经营城市”,是杜世成主政青岛最为响亮的口号之一。而其“经营城市”,重在经营城市价值。2002年2月28 E1,杜世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当作资源放到市场中去经营,实施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运作。
  
操控房价  节节升高
        2002年,杜世成升任市委书记之后,除沿用这个“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制度之外,还“拧紧水龙头”,开始推行“规划超前、计划超前、资金超前、开发超前”的土地经营机制和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招拍挂形式。所谓“拧紧水龙头”,就是少放土地供应量。杜世成主政之前,l998年、l999年之际,青岛滨海沿线一带的土地已经批发或者转让完毕,政府手中黄金地段的存量土地已经不多。2002年9月,青岛市对闲置土地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土地无偿收回,并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增加了手中的可卖之地。可以想见,一个几乎垄断了新土地供应量的政府,也就基本上垄断了新拍卖土地的定价权。
        2001年,湛山“御玺景园”处地段进行拍卖,拍出了55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堪称一时之楼王。而当时周边的二手房价基本处于5000元左右的水平。拍卖之后,房价空间提升到了8000元一9000元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一年,青岛市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土地就达86宗,总面积200多公顷,出让总价款达l6亿元。自此,青岛市的楼面价格扶摇直上,再也没有停下来。    .
        2003年,曾经提出“阳光规划”的青岛市规划局局长张志光,却因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开发商提高容积率而获罪。经查明,张志光2000年11月至2003年10月担任青岛市规划局副局长、局长期间,先后96次非法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860余万元。
   
旧城改造  与民争利
        12月24日,杜世成被审查消息公布的当晚,在李沧区的翠湖小区和市南区的浮山所,鞭炮声一时不绝。2002年,该区308户居民诉讼开发商青岛伟东置业有限公司和青岛浮山所实业公司、青岛市市南区拆迁服务中心一案,至此时刚刚得到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的判决。
        事实上,浮山所的整体搬迁项目所处的矛盾境况,几乎是在每一个遇到整体改造项目的居民那里的普遍现实:减少面积,加大公摊,政府补偿金不到位,原先承诺的绿地成了门头房……
        搬迁户的问题,正是“经营城市”而非安居百姓理念所致的必然。2002年4月2日,青岛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市区旧城(村庄)改造的通知》,对“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范围内的旧城(村庄),实行新的机制和运作方式进行捆绑式改造”。这个机制之“新”处,主要表现在“经营土地”的城市建设资金运行机制上面。“将旧城(村庄)改造工程运作方式由过去的以项目运作为主改为以土地经营为主。将所有拟改造建设的地块全部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对商业、金融、旅游、娱乐、商品房地产等经营性开发建设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以地生财,聚集建设资金。”
        2003年6月,百年老街青岛中山路开始进行拆迁,开发商给拆迁户的货币补偿价格是3450元/平方米,远低于青岛市2003年同地段6000元/平方米的二手房均价。被拆迁的居民无法在同样地段买到合适的房子,那他们又该去何处呢?对此,2003年杜世成做客人民网时说道,“青岛的房价虽然很高,沿海一线的别墅可能已经到了2万元/平方米,但是如果顺青岛一条街往北走,那就是2万、l万、8000元、5000元、3000元,最便宜还有1000元的。”此语一出,青岛哗然。
        1000元的房子在青岛的城阳,一个原本居住在市南的城市居民,到那里得两个小时,莫非一个生活在市区半辈子的居民,要跑到北部荒无人烟的地区去做每日奔波于城区和郊区之间的村里人?拆迂户不能安居,也与青岛市近年来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失衡有关。
        1997年开始,原市委书记俞正声任期内,青岛市政府为了给棚户区搬迁和道路改造服务,在浮山后建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浮山新区。浮山新区位于青岛市主城区东北部,原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2002年6月14日,杜世成升任市委书记,青岛市下发《关于加强浮山新区统一开发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对这块小区进行清理,市政府要对这一块土地重新定价,无论开发商同意与否。
        政府在收回土地的同时,青岛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因在另一地区改造过程中的投入,得到政府补偿的在浮山新区大量的廉价±地,数量达千亩之多。城建集团的湖光山色一期开盘价即达到3000元一4000元/平方米,而同期同地段二手房的价格,在1000元一2000元/平方米之间。房价升高,反过来使得地价随之高企。从此,青岛市这片原来最大的经济适用房用地,摇身一变为青岛市中高档住宅小区供应地之一。
       从此,除了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定向开发外,面向中低收入者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在市南区彻底消失。
        青岛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表明,青岛市房屋销售价格继2000年以来已连续攀升6年。l999年1—4月青岛市住宅商品房均价为2067元/平方米,而2006年上半年,青岛住宅商品房均价则飙升至6288.2元/平方米。
 
                            杜世成的青岛“遗产""
 
        另一组数据是,2004年,青岛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075元,在全国36个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l2位,低于36个城市的平均水平。并且,该市城区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只有19.4平方米,也远低于全国23平方米的平均水平。而从1995年到2004年的l0年间,青岛市房屋竣工面积4021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却只有2833.3万平方米,足足相差1187.7万平方米。属于严重的供大于求。这些数据表明。一方面,青岛市拥有全国前列的高房价;另一方面,这些高价房屋并非都被缺房的城镇居民买走。买不走的原因之一,是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不高。
        按当地官员的说法,政府与市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可是青岛的市民却不这样想。他们从现实中发现,经营者的理念和目标,与他们的利益并不一致。
        杜世成及其身后的利益集团,与青岛普通市民的需求有什么不同?经营城市,本可以最大化地从城市土地获取收益,然后通过提供住房等公共产品来供全体市民分享。但在青岛,政府垄断和操控下的土地价格升高,的确增加了政府收益,但同时也提升了房价。杜世成等人获得了更多可以支配的财力和权力,其在商界的同盟者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是,普通市民,尤其是低收入者却需要为此承担代价。首先在拆迁中,他们被以极低的价格剥夺了原来的房屋,而后却无力从飞涨的房市中觅得合适的栖身之所。前者是一种强迫交易行为,拆迁由政府以行政权力决定并定价,其中土地在短期内大幅增值的收益被政府及开发商拿走了。而后者实则也近于一种强迫交易行为。原住居民在为开发商腾地之后,不得不加入买房大军中,为政府和商人合谋操控的定价埋单。这样,一些城市原住民通常要承担两次代价。
        从道理上讲,居民所承受的代价,完全可以从政府用土地收益来提供的平价房、经济适用房,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公共品中得到补偿。但城市的经营者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因为相较之下,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滨海大道、GDP增长、四处开发的城市繁荣景象,这些更易为外界尤其上级看到的显性政绩,更易成为主政者的选择,也更易为一些人提供寻租空间,同时还能为“经营城市”的循环提供持续的可能。
        青岛及其市民为如此“经营城市”所付出的代价还远不止这些。普通公众需要承受的更加隐性的成本还包括:假公众之名加诸纳税人头上的税费,外表光鲜的城市垃圾建筑,以及多数公众丧失的海滩散步的权利——青岛引以为傲的海滨,日益成为观光客的度假地,以及某一群人的别墅、高尔夫球场和游艇俱乐部。
        除了这些已经或正在呈现的现实之外,杜世成还给青岛留下了什么呢?未来数十年的土地经营权收益已被透支,预留给未来的发展空间已被建筑和道路所填充,一座以海滨风情著称的城市,正被随意而为的规划和建设所扭曲。
 
                                            《中国新闻周刊》
                                        djw07-02-02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