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不上大学就没有就业难吗

时间:2006-12-12 12:4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278次
 
                              不上大学就没有就业难吗
 
                                                     苏文洋
   
2        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近一个时期,随着郑州一个招聘会被大学生挤坏大门、挤坏电梯的新闻,人们在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一些社会舆论开始指责前几年的大学扩招。
        “大学毕业找不着工作,毕业即失业,近来大有蔓延之势,连北大的学生都有卖肉和串糖葫芦的,遑论其余?”这是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在《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1月13日)上的责问。
        香港《南华早报》一篇题为《数百万毕业生前景黯淡》文章开篇则说:“20年前.对于寻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从一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毕业生受到政府、教研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的争抢。时过境迁,如今,毕业往往就意味着加入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失业大军。”(参考消息11月29日)
         大学生毕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多,相对于过去.就业一年比一年难度加大,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仅仅根据这一个事实。恐怕还不能得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高校扩招的结论。
          我们应当注意另一个更加基本的事实:不上大学就没有就业问题吗?假如三四年前.我们不让这几百万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当时就能够给他们安置就业岗位吗?换句话说.几百万个就业岗位是因为他们上大学而失去了吗?
          客观的历史事实是.没有大学扩招.这几百万人也许当时就失业了,即使他们学习成绩好而能够人人就业.那也一定是另外有几百万人失业,背着抱着一般沉。
          高校扩招,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又让几百万人受到了高等教育.满足了几百万个家庭让子女上大学的梦想。至于是否扩招之后带来教育水平的降低,那是另外的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不少的问题,也许惟一值得称道的还就是扩招这件事。如果明年为了大学生减缓就业压力而减少生,老百姓会不会答
应呢?会不会马上面临几百万高中生毕业即失业呢?国家会马上给这些高中生找到就业岗位吗?
          几百万人毕业.相当一批人不能马上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有的人去从事普通劳动者的工作,不管是卖肉、串糖葫芦,还是当球童、陪聊,我以为.全社会都需要用一种积极、达观的态度看这个问题。不只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难道就不能从社会底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人生的金字塔尖?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不全面.还要加上一句:没当过好士兵的元帅也不一定是好元帅。我军相当多的将军、元帅,都是从当兵开始的。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文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先到基层、底层工作几年,了解一下民间疾苦,丰富社会实际经验,将来走上更重要更理想的岗位反而会少走弯路,少摔筋斗,少碰墙壁。“尝得草根,百事可做。”鼓励大学生创业,目光不能只盯住中关村,小岗村里也可以创业。昨天刚刚出版的《东方嘹望周刊》,介绍几个安徽科技学院生物专业的大四学生.到凤阳小岗村落户.建起了九个大棚培育双孢蘑菇.目前正值第一轮采摘期。中关村只有一个,而小岗村却有几十万个。我还听说,那个卖猪肉的大学生卖得又多又好,还不注水.也许他完成了自已的“原始资本积累”后,有一天当上肉类企业的老板,难道不是对整个行业、整个社会的提升吗?大学毕业生的前景是光明的,只是就业的道路有些曲折,但绝非黯淡。                   
 
                                             《北京晚报》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