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瀛、周琴绮夫妇
新中国成立初期,吴瀛被聘为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这是那一时期在上海的吴瀛、周琴绮夫妇。
《文华世家》一书追寻了吴瀛和吴氏家族500年来的历史脉络。说起吴瀛,名声或不如他的儿子吴祖光。他是中国兴办现代概念的博物馆事业的先驱,是中国文物保护的功臣,应该让后世铭记。
吴瀛、周琴绮夫妇全家福照片
吴瀛自幼在新学堂学习,书香门第加上英文学业,国学西学俱佳,后来能写出《中国国文法》这样的著作。民国三年,他参与了皇家文物第一次对大众开放展示的全过程,可谓民国以来中国现代文博事业的开端之举。溥仪出紫禁城后,他着手筹备故宫博物院至成立,战乱时押送第一批南迁文物……每一次,都是吴瀛这一介书生先锋护宝。如此殚精竭虑,吴瀛却被牵进莫须有的“盗窃故宫国宝案”,被迫离开挥洒了毕生精力的故宫,他的老友易培基冤死,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吴瀛多方奔走才还原了真相,老友安息。晚年的吴瀛患脑溢血后,右半身偏瘫,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练习,竟能以左手书写作画。吴祖光将吴瀛接到北京居住后,他将自己一生收藏的241件文物捐给了故宫博物院。1959年,吴瀛去世。
自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后,溥仪等皇室成员一直留在紫禁城。这是因为袁世凯与清皇室有退位优待的约定在先。优待条件第二单第一款规定“清帝逊位之后,其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这就是说,虽然中国已号称民国,清王朝已成前朝故事,但在紫禁城内,一切仍照旧,还存在着一个保留着宣统尊号的小朝廷。所以,连大名鼎鼎的留洋学者胡适给溥仪打电话,也还谦卑地尊称其“皇帝”。
冯玉祥将军
1924年11月,冯玉祥成了北京城的主宰,在他授意下对当年的清室优待条件加以修正,“永远废除皇帝尊号”,“即日移宫禁”。新规定拟就的第二天一早,北京警卫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就前往紫禁城,向清皇室宣示,要求清皇室即刻移居紫禁城外。但清皇室方面以仓促间难以完成为由,企图拖延,直至午后仍无出宫的意思。鹿钟麟发现好言好语相劝难起作用,便谎称若再不搬迁,就要炮轰紫禁城。溥仪等这才慌了神,匆忙偕皇后、淑妃等离开紫禁城。
溥仪
教育总长易培基告诉时任京都市政公所坐办之职的吴瀛,内阁已商讨了接收紫禁城事宜,要组成“清室善后委员会”,除少数专任职员外,将聘请专家和有关人士做顾问,政府各院部都要推派两人为助理员参与接收事宜。易培基深知吴瀛工于书法绘画,本人又喜好收藏,是文物鉴赏的行家,因此他邀吴瀛以内务部官员身份参与此事。但吴瀛不想以部派官员的身份参与,而希望被聘为委员会的顾问。因为他很清楚,内务部乃政府职能机构,正好主管“清室善后委员会”,有很多忌讳,按理不能重复任职,恐生利益输送之嫌,况且若以部派身份参与就只能转述部里的意见,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
“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后又辗转多日,才召开第一次会议,商讨紫禁城点查接收事宜。经会议讨论,定下《点查清宫物件规则》18款,点查人员每天进出殿启、封的时间,必到的人数,点查每一件物品的流程,每位点查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都被定得严密到了烦琐的地步。可见委员会对严防点查中的漏弊,杜绝外界和后世诟病,是煞费苦心的。
第二天,易培基即通知吴瀛:“清室善后委员会已经聘你做顾问了。”
然而不久又经历段祺瑞、梁鸿志等阻挠善后委员会接收查点紫禁城,幸而吴瀛及时出谋划策、行文奔走,才使故宫博物院被扼杀于摇篮之中的险情得以避免,故宫博物院的筹建由此启动。
紫禁城的接收查点工作终于开始了。这项工作主要是技术性的,由精通文物鉴赏的人组成若干小组,轮流在紫禁城内一间一间房子中查看,对房间内的所有挂件、摆件、物品一一甄别,然后将文物、珍品装箱、封存、造册。
昔日皇宫,曾是封建帝王藏污纳垢的巢穴,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奇珍异宝、典章文物、历代书画篆刻、能工巧匠稀世杰作的藏室。在查点进行期间,紫禁城内外并非风平浪静。先是作为前清皇室五位代表的载润、绍英、宝熙、耆龄、罗振玉,从不按有关约定到达接收查点场,他们的缺位,使得接收查点总有一点缺乏公信力;继而是前清皇室一再致信民国政府,要求将接收查点停下来,同时一再吁请执政府另筹紫禁城处置办法;接着是前清皇室四处散布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京师警察总监张璧盗窃紫禁城宝物的谣言,以毁损这些人物的声誉,阻止接收查点的继续进行……
1925年1月21日、22日,连续两天,清室内务府人员一反常态地突然出现在养心殿的查点现场。他们并不是来参与查点事宜的,而是另有所图。在此之前,前清的内务府大臣耆龄、宝熙出面提出:“溥仪出宫仓促,冬衣都没有带走,请求委员会在阴历过年以前,准他们酌量取出一些衣物应用。”他们还为此专门找了内务部总长龚心湛,通过龚给善后委员会打招呼。
养心殿正门
善后委员会以宽大为怀,慨然允许了清室方面的请求,但同时正告他们,只能拿日用物品,绝不许携取有关文化历史的物品出故宫,如朝冠、龙衮等带有帝制性质、违反国体之件,尤在禁止之列。对委员会方面的规定,耆龄、宝熙等表示同意。但在21日那天,清皇室内务府人员来到故宫时,却借着拿衣物之机,企图强拿乾隆时期的瓷器以及仇英的画作出宫。查点人员发现后立即予以制止,只让他们拿走了一些首饰。虽说首饰等物品与御寒衣物无关,但当时并没有对他们的出格行为予以严格追究。
22日这天,庄蕴宽、吴稚晖和吴瀛带领查点小组人员在养心殿点查宫中物器。清室内务府大臣耆龄,一反常态地亲自带着随员文寿、济煦、文孚等再度来到现场。耆龄等带来了更多原清宫员役,在养心殿后燕喜堂廊拿取所谓衣物。为防止他们再施前日故技,吴稚晖亲自对他们所取物品逐件唱名检点,吴瀛和监察人员马廉前后照应。
时为隆冬,朔风凛冽,检点工作非常辛苦。耆龄等除了拿取单夹衣物外,果然还要拿貂皮等珍贵皮货,许多都是还没有成衣的,约有好几百件,检点小组依旧以宽大为怀,也没有过多为难他们。然而,临到收组的时候,随耆龄前来的原清宫员役突然开始哄抢宫中的物器。吴瀛等见此情景,十分气愤,连忙下令守护的军警干涉,将耆龄一干人驱逐出了故宫。
类似这样的事,自溥仪出宫查点开始后,便发生过多起。例如在12月末,久滞宫中的瑜、瑨两位老太妃出宫,清室方面也派人来取溥仪夫妇的部分应用物品。来人将一些文物夹裹在生活用品中,企图蒙混出宫。看守人员就在溥仪的铺盖中,发现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明朝著名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等稀世珍品。当然,这些都被毫不客气地扣留下来。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前举行了隆重的开院典礼,从此对外开放,允许民众参观。据吴瀛回忆,那天往观者如潮。空前盛典由吴瀛的舅舅庄蕴宽主持,首任理事长李煜瀛报告了故宫博物院筹建的情形。
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国家级博物馆事业走上正轨的开端。虽然在第一届董事会和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上,我们看不到吴瀛的名字,但吴瀛始终以顾问的名义,为与故宫博物院存亡攸关之事忙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