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木樨地名称的来历

时间:2015-04-04 03:38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877次
明朝的时候,在北京城门外附近曾有军队专门种植苜蓿,以做皇家御马的饲料,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所以阜成门外西南部(今复兴门外)的木樨地和永定门外的木樨园,皆因明朝时曾是军队种植苜蓿的地方而得名。

 


 
 

       关于木樨地(樨,读音为xi)的来历,存在许多争议,其中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说此地位于阜成门外西南部,明代时种植过大面积的苜蓿,为皇帝的御马提供饲料。清代成村,称苜蓿地,民国时被讹化为木樨地。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牲畜均喜食,素以“牧草之王”著称。

 


 


    二是说清代时门头沟往京城送煤的骆驼队多出入于阜成门,当时这一带生长着许多野苜蓿,所以赶骆驼的人时常在此歇脚,以便给骆驼喂些草料,日子一长,这里就被称为苜蓿地,后谐音为木樨地。


      三是说此地曾种植过许多桂花,因桂花树统称木犀,“樨”与“犀”同音义,木樨地即桂花之地。


      四是此地曾是白云观的菜园,以产黄花菜闻名。黄花菜即金针菜,可食用,色泽金黄如桂花,俗称木樨,故称此菜园为木樨地。

 


苜蓿


      但从有关的史料记载来看,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也是史实,因为《明世宗实录》中就有关于明代军队在九门之外种植苜蓿,“按月采集苜蓿,以供内厩喂养”的记载。而其他说法无任何记载,难以考证。


      《明世宗实录》中曾记载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九门苜蓿地上,计一百一十顷有余。旧例:分拨东、西、南、北四门,每门把总一员,官军一百名,给领御马监银一十七两,赁牛佣耕,按月采集苜蓿,以供刍牧。至是,户部右侍郎王軏等查议,以为地多遗利,军多旷役,请于每门只留地十顷,令军三十名仍旧采办,以供内厩喂养。”

 


北京木樨地桥


      由此可见,明朝的时候,在北京城门外附近曾有军队专门种植苜蓿,以做皇家御马的饲料,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所以阜成门外西南部(今复兴门外)的木樨地和永定门外的木樨园,皆因明朝时曾是军队种植苜蓿的地方而得名。但因历史上记述较少,所以不明史实的人们附会于各种传说,将这一地名讹化了。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