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北京北部“废城”的故事(下)

时间:2012-02-28 02:0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01次
废品村主要由六个大的废品回收站组成,每个回收站又有几十个到上百个商户。依附于废品回收站的还有业务员、分拣员,他们承担着将这些废品再次进入“循环经济”的第一个步骤,这些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

      废城破烂王:二十年前闯北京 走街串巷淘金忙 如今发家当老板 衣食住行不张扬 怀揣百万 吃住仍在废品站

 

      有立水桥地区的高楼做映衬,一公里之外的东小口村,显得要“落后”许多。

      村里到处都是低矮的小平房,房顶是石棉瓦的,生火要靠木柴,不少人家里用的是捡来的破旧家具。走在村里的人,看上去大多灰头土脸的。

      尽管如此,当宝马、奥迪这些好车行驶在满是尘土的村路上时,却根本吸引不了村民的眼光。

      因为,在这个不起眼的村里,有着一群靠干废品回收而发家的百万富翁,来自河南的老万便是其中之一。

 

      入行:家里太穷 进京打工当装卸工

 

      老万,46岁,河南固始人,他的木材废品回收站在村子的西南头。入行21年,在这行里,老万也算是老资格的前辈了。

      记者见到老万时,他正在回收站里忙活。几堆木材将院里挤得满满当当,老万和几个工人正蹲在地上拔废木材上的钉子。

      他穿着一件早已过时的旧西装外套,看上去脏兮兮的,抬起头来,满脸褶皱。在暖暖的夕阳下,老万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今天没啥外面的业务。”不用外出谈生意,老万便穿着干活的行头,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白手起家的人,总是闲不住。”老万有些自嘲地说。

      初入北京时的辛苦,老万还记得很清楚。

      上世纪80年代,老万在固始的老家穷得叮当响,眼看实在过不下去了,他跟着老乡到北京打工,在三环边的工地当上了小装卸工。

      虽然当时年龄还小,但老万在工地上从早干到晚也不觉得累,一天下来能挣三块五。

      老万说,当时一心干活挣钱,他甚至都不知道工地附近还有啥好玩的地方,唯一算计的,就是到了月底把攒下的钱寄给老家的父母。

 

      老乡一顿饭 引他入行倒腾废品


      和老乡吃的一顿饭,改变了老万的人生轨迹。

      席间,有人提起,固始老乡在北京收废品,一天能挣10块钱,“北京到处都是宝,垃圾堆里都能刨出宝贝来。”这句话刻在了老万心里。

      很快,他在工地上结算了工资,从旧货市场淘来一辆旧自行车,也干起了收废品的生意。

      入行后他才发现,原来,在北京收废品的几乎都是自己的老乡,有人已经靠这门生意变成了万元户。

      在那个年代,“万元户”对于城里人来讲,也是个遥不可及的称谓。但在老万心里,“万元户”却成了奋斗目标。

      夏天太阳火辣辣地晒,冬天冷风吹得骨头酸疼,他都忍了下来。走街串巷时,听到胡同里的门“吱呀”一声打开,有人抱着东西出来卖,那就是老万最高兴的一刻。

      头一年,老万就挣了3000多块钱,在当时,这相当于3名普通建筑工人一年的工资。老万激动得不得了,春节回老家过完年,他把媳妇也带进北京,两口子一起干起了废品回收。


      起家:市场租摊位 摇身一变当老板


      老万的生意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初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在大街小巷转悠时,老万的家伙什儿就被收缴过几次,他也被遣送回老家好几次。

      对此,老万很淡定。“就当回家探亲了。”老万说,每次在老家呆上几天后,他就又坐上回北京的火车。同行的,往往还有几个怀揣发财梦的亲戚朋友。

      老万的“崛起”是在1997年。当时,北四环外的朝阳区洼里乡十四队建起一个大型废品回收市场,在当时,这是全北京第一个大型废品回收集散地。

      闻讯后,老万立马卖掉自己的三轮车,在市场里租下一个摊位,摇身一变,成了废品回收站老板。


      崛起:赶上拆迁潮 生意扩张腰包渐鼓


      但好景不长,2001年洼里乡拆迁,老万所在的废品市场也在拆迁范围内。

      他跟着大伙往北挪到了五环外的立水桥。没几年,立水桥的市场也拆了。

      到了2003年,几个搞废品回收的大老板盯上了东小口,这里距离北五环、京藏高速、京承高速都不远,交通方便,租金还便宜。很快,他们与村里签下租地合同,承租了东小口及周边几个村的空闲土地,建起了京北最大的废品回收集散地。

      老万首批入驻,在市场里承包了三个摊位,做起了塑料瓶、木材等回收生意。由于地租便宜,客源稳定,在东小口的这几年,老万的生意迅速扩张到多个省市,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也是赶上好时候了。”老万感慨,从2003年起,北京城市发展很快,城市的大拆大建给废品回收行业创造了黄金时期。


      打点“线人” 出手大方不吝啬


      老万在北京有上百个“线人”,他们分布在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哪里有大型搬家、拆迁等大买卖,就给老万报信。给线人塞红包时,老万从来不吝啬,一给就是一两千,“这些都是财路”。

      在东小口村的河南商户都有自己的发财门路,但这些都是商业秘密,即使喝酒喝到烂醉也不会说出来。

      隔壁老乡就垄断了一所大学的废品回收生意,经常以“零价格”收来各种废品,老万从网上查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操作,于是只有羡慕的份儿。


      生活:吃住都在回收站 用的都是旧家具


      虽然早早就成了百万富翁,但老万一家人却很“低调”。

      与村子里从事废品回收的老乡们一样,老万一家三口吃住都在回收站里。两间总共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双人床占了大部分面积,床上堆放着看不出颜色的被褥和装满杂物的纸箱。

      大衣柜、茶几、板凳、床,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是从废品回收站里淘来的,颜色各异。

      与这些二三十年前的老物件相比,比较值钱的是一台电脑,那是老万为了解市场行情,花450元买来的二手货。

      生意不忙的时候,老万的媳妇会在家里摆上麻将桌,几个关系不错的老乡聚在一起打麻将消遣。

      老万对麻将没兴趣,他更喜欢在网上斗地主,因为这个输的是“金豆豆”,虚拟的,不花钱。

      虽然这些年老万挣了不少钱,但他没敢买房,也不敢大吃大喝。生意上的几次大起大落,让老万感到钱还是“攥”在手里踏实。

      “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老万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总回忆起刚开始收废品时,钻在桥洞下避雨的情景。

      现在,他死心塌地地把几百万存在银行里,当做养老钱,平时宁愿吃差的、用旧的。

 


虽然身家百万,但老万轻易不敢动手中的存款,至今仍然住在废品回收站里 摄/记者 付丁

 

      外出谈生意 西装革履开汽车


      在家吃苦,需要出门谈生意时,老万就是另外一副模样了——擦得锃亮的三菱汽车,西装、皮鞋亦是干净整齐的——大伙儿都管他叫“万老板”。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嘛!”老万笑嘻嘻地说道。

      有一次参加楼房拆迁竞标,老万穿着破夹克就去了,结果甲方翻着白眼儿挑衅,“底价5万,你掏得起吗?”

      老万伸手将三菱车钥匙递了过去,底气十足地说道:“车押在你这里,掏不起钱,车送给你。”最后,老万顺利拿下拆迁工程。但打那以后,他就学起了生意场上的穿衣打扮。

      老万还有时髦的一面,他通过关系,将自己公司的名字排进了搜索网站的前两页,“现在不是流行上网嘛!”


      苦恼:女儿辍学在家 心存愧疚


      但在女儿面前,老万只是一个心存愧疚的父亲。

      这些年忙着打理生意,他压根没时间照顾女儿。没有家长约束,女儿整天只会疯玩,在村里的打工子弟学校连初中都没念完,死活不肯去上学了。

      “都是跟着我收废品闹的。”老万说,女儿小时候在老家学习还不错,如果能好好培养,没准将来能考个大学。

      如今16岁的女儿却整天在村里呆着,无所事事,“你说这孩子将来可怎么办?”碰到熟人,老万经常这样发问,但谁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废城下一代:打工小学受启蒙 只身回家备高考 大学提前签单位 不再废品中淘金


      走出“废墟” 要在城市里扎根


      “废一代”靠这门生意发起了家,却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继续在废品堆里淘金。

      他们的孩子,尽管两三岁便蹲在废品堆里分拣塑料瓶,但到了6岁,大都会背着书包迈进打工子弟小学的大门……

      此后,这些在废品村里长大的孩子,为了父母的期盼,独自回老家念完中学、考入大学,走上与父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这个寒假,再次回到东小口村陪伴父母的杨航(化名),对周边已经感觉相当陌生。当年从打工子弟小学走出后,他一路苦读考进辽宁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

      如今,儿时的小伙伴多数念到中学就辍学打工去了,而随着拆迁的推进,最后的记忆也将消失。


      东小口村 振华学校 河南老家 辽宁大学

      敏感童年:教室比家明亮  发榜时最开心


      东小口村的孩子们分布在村里的几所打工子弟学校上学。校长和老师多是河南人,跟家长们颇为熟稔。

      振华学校是杨航的母校,一所河南老乡设立的打工子弟小学。从这所小学毕业后,杨航被送回河南老家念中学,但一放假,他就巴巴儿跑回来,去学校找以前的朋友。

      如今的振华学校,已经被连绵的小平房包围,只有看到路口的大招牌,路人才知道这里有学校。校长万俊杰回忆,2004年学校刚成立时,围墙之外就是空地,视野很好。这几年,进村做生意的老乡越来越多,空地逐渐被私盖的房子吞噬。

      在学校时,杨航总是骄傲而快乐的。家里虽然早早就买上了车,但父亲并不愿意在北京买房,为了照顾生意,一家人就挤在两间低矮的平房里,凳子、台灯,都是爸妈在废品里淘出来的。

      在杨航的卧室,父亲专门淘来一张小桌子给他当书桌。住处常年阴暗潮湿。相比之下,教室明亮得多,况且他学习不错,照片经常登上光荣榜。

      于是,每到学期末,他都眼巴巴地盯着光荣榜,关注自己的照片何时被贴上去。发榜后,他总是刻意从榜前多走几次,每次都偷偷瞄上几眼。


        很少进城玩  乘公交变“敏感”

 

      然而,学校外面的生活,却有些他不愿回忆的故事。他很少进城玩,一是爸妈没时间,二是怕被人瞧不起。

      由于常年混迹废品堆里玩耍,村里的孩子身上总有些脏兮兮的,坐在公交车里,敏感的杨航能感受到“城里人”的不爽。有时车里拥挤时,身边的人会刻意避开。

      于是,杨航多数时间就在村里玩,放学后第一件事,是趁着天亮把作业写完,随后,伙伴们招呼玩的声音在村里响起,十几个孩子在街巷中奔跑,不时有坐在路边的老人大声喊着“别挨道边跑,有车啊小子!”


      孤独少年:六年寄宿生活  独自面对高考


      振华学校,每个学期都有消失的孩子,有的是转学回老家,有的是辍学。

      “都没联系了。”杨航眼中飘过淡淡的惆怅,村里的孩子们都没有手机,电脑就更别提了,离开后便很难再见面。

       小学毕业时,家里对杨航的去留有了争议。爸爸老杨提出,会识字算数就成,将来跟着家里做生意,回老家找个媳妇,但妈妈并不赞成。

      “我妈老叮嘱我好好学习。”村里的孩子经常被家长叫去做些简单的活儿,这是一项延续至今的传统,不少两三岁的孩子,便晃晃悠悠地在废品站里分瓶子。

      但杨航干活并不多,妈妈总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去坐办公室,干点轻松舒服的脑力活,到老了还有个保障。

      为方便今后参加高考,杨航只身回到河南老家。中学六年,杨航一直在寄宿学校里住,老家亲戚已经不多,大部分在北京做废品回收。独自在学校的日子不太好过,一些调皮的孩子会叫他“破烂王”。虽然身处在出生的地方,但他总觉着在“飘”着,千里之外的东小口,才是他的家。

 

       自信青年:上大学刚半年  签下知名软件公司


       在大学里,杨航介绍父母职业时,只说在北京做小生意,但不曾提过东小口村和废品回收。

      “谁也不会细问家底。”杨航解释,大学里的同学都是成年人了,聊天时并不会涉及到家庭类的话题,自己也没必要张扬。

      记者见到杨航时,他正在父母开设的分拣站里帮忙。有几名新雇来的分拣工让他这个“知识分子”帮着办理社会保险。杨航说,他本来是过来看看父母的,但是父母很忙,他就帮着跑跑腿,这也是他假期里做得最多的事情。

      对于废品回收生意,杨航没有兴趣,他的20多个伙伴中,也没有人留在村里继续父辈的生意。

      虽然刚进大学半年,但因成绩优秀,杨航已经与一家知名软件集团签订协议,毕业后就能进入国企工作,而且还有望留在北京。每天坐在电脑前,不用风吹日晒,这也正是妈妈对他的期许。


      回乡惆怅:父亲开回轿车  弟弟越发孤僻


      每次“回家”,杨航都能发现东小口村里的变化,2008年的变化很明显,村里的废品回收站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少商店,卖衣服的、各类小超市,振华学校里的教室也变多了,老杨还开回了一辆黑色现代,出门谈生意时都使它。

      弟弟杨楠(化名)因腿疾,在振华学校念到五年级就辍学了,哥哥不在家的日子,他只是在家待着,有时候整天整天不说话,“表达能力不行了”,有时候想说话却说不出时,杨楠经常憋得面红耳赤,让哥哥很着急。

      “没人陪他玩。”杨航感慨着,以前他到哪儿都带上弟弟,如今,一起玩的朋友们都长大离开村里,爸妈忙着做生意,也无暇顾及。

      实在无聊时,杨楠会慢慢走出去,坐479路经过几站地去立水桥,在路边买点小吃,更远的地方,他就去不了了。

 


 
 

      难寻儿时回忆  要在城里安家


      这次再回家,走在村里,看到承载着儿时回忆的那些建筑一点点消失,杨航很“闹心”,像没了家似的。他总会想起,这里曾经有家小店,去买过玩具手枪,这边有块空地,经常有老头老太太坐着晒太阳……

      天气不错的时候,他就带着弟弟在村里溜达。尚未拆迁的振华学校,是他们最爱去的地方。看着那些嬉戏打闹的孩子,仿佛旧日时光依旧。

      只是,当年的朋友们早已散落天涯,有的在其他城市闯荡,有的跟着父母回老家生活,更多的,则不知去向。“废一代”们渐渐老去,新的一代却向往着新的生活。

      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了废品村,杨航打算着,毕业后先在公司干着,争取能够创业,努力挣钱,在城市里安家,一个稳定的、不需要总是搬迁的家。

      随着东小口的消逝,关于童年的记忆也将渐渐远去。对于杨航来说,家乡,已经成为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地方了。


      侧记:老校长的忧思


      相比学生杨航的惆怅,校长万俊杰更多的是忧虑。2004年,他在东小口办起了振华学校,约有80%学生的家长从事废品回收生意。随着废品回收集中地不断搬迁,万俊杰的学校也屡次搬家,从亚运村、奥运村,一步步挪到了东小口。

      “这几个孩子在老家的成绩都特别好。”在学校的光荣榜上,万俊杰指着几个孩子的照片告诉记者。而孩子能从振华学校毕业,考上北京本地的好学校,更是他的高兴事,中国农业大学、辽宁大学……说起这些,他如数家珍。

      不过,更多的孩子选择了中途退学,有的孩子宁愿在饭店当服务员,也不愿在废品堆里寻生计。

      随着拆迁的推进,学校即将分流,他还有机会再办起一所学校,看着老乡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吗?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