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人的最大精神文化需求是得到尊重

时间:2013-07-08 04:3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09次
很多人说中国“只有政府,没有社会”,原因之一是基层社会缺失了组织群众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它导致了包括“宗教复兴”等一系列社会精神现象。它的破坏性后果则是给偏执情绪乃至反社会情绪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各种极端主义势力都试图利用之。

 


  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很多,但最大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得到尊重。这些年各级政府广泛鼓励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给予了各种政策扶持,但基层群众对于受尊重的这一普遍需求却未有系统地受到突出和关照,一些人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理解有较大的偏差。


  狭义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等创作和生产再繁荣,也代替不了社会对个人受尊重需求的额外满足。全社会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环境里得到这种满足,绝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被轻视的境遇或感受,谁能帮助他们填补这部分精神需求,谁就会获得他们的特殊好感,甚至对他们拥有感召力。


  一些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还指出,要让每一个人感觉到他是重要的,给他说话、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是一个群体产生凝聚力的源泉之一。事实上,少数极端组织、包括邪教组织等就是瞄准草根中的失意者,制造他们受到尊重的幻觉,从而完成在精神上俘获他们的关键一步的。


  中国基层社会大体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以往由于公共文化产品极度匮乏,基层文化活动相对活跃,个人的参加频率高,小人物受到周围环境认可的机会也多一些。那一套做法如今已经瘫痪,中国社会的基层精神文化活动目前出现很大的空缺。

 


 


  现在的基层精神文化活动灌输性太强,因而不受欢迎。一些人围绕兴趣爱好自发组成临时性活动组织,如车友相约出行,宠物爱好者聚会等,这样的活动能给参与者带来不少精神愉悦。
 


  基层文艺演出团体和体育比赛都比过去少多了,根本原因是它们的成本在市场环境下难以消化。但这一变化有可能迂回产生更多社会治理成本,这笔账应当是中国主流社会有能力算清的。


  很多人说中国“只有政府,没有社会”,原因之一是基层社会缺失了组织群众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它导致了包括“宗教复兴”等一系列社会精神现象。它的破坏性后果则是给偏执情绪乃至反社会情绪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各种极端主义势力都试图利用之。


  中国政府或许需要下大力气,重建基层社会组织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要看到城市“单位文化”逐渐涣散后出现的精神真空,以及社区文化总体尚未成形,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因大量年轻人的出走更不乐观。一旦缺少向人们提供参与感,让更多人享受被尊重权利的大量基层精神文化活动,各种“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产生理想的效果。

 


 


  这些年互联网社交网站走红,也是因为它们为大量草根发言者提供了“重视”,给了他们挑战权威的机会。互联网以廉价方式满足了很多人受关注的愿望,所以它拥有了最大的粉丝群。


  狭义精神文化产品有市场回报,自有市场的弄潮儿趋之若鹜。官方除了引导它们的创作生产,应当抓住广大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最关键部分,克服市场逐利环境的干扰,引导基层社会做满足人们说话、表达、表现这些永恒愿望的不懈探索。


  在过去几千年里,中国基本上是等级社会,等级观念对人的压抑非常严重。直到今天官本位文化仍未根本动摇,这一切表明“平等”的建设之路十分漫长。越是这样,基层精神文化活动就越有意义,它们能为全社会的改革营造更积极的基层精神氛围,为国家克服问题凝聚基层政治共识。


  永远都应记住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它应成为基层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也应当是国家层面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落地点。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