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画长廊

青春叙事三部曲—中国知青油画的历史流变(下)

时间:2013-09-30 10:2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447次
知青美术是当代中国美术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特殊年代下艺术与政治、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时代造就的文艺风潮,知青美术特指上世纪下半叶那些以“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成长经历”为题材所创作出来的各种美术作品。

下篇——荒芜年代  悲怆现实

 

      十年动乱之官方认定,标志着“文革”时代的彻底终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在此拉下帷幕。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广大知青的命运,由是生发转机。

      但知青美术的创作,却没有因此止步,只是换了一种不被过去承认的情态向前推进演化,并呈现出久违的叛逆意识。一时间,诸多反映知识青年人生坎坷的油画应运而声,随之被纳入“伤痕美术”(引卢新华1978年同名小说《伤痕》而得名)的范畴。——“伤痕美术”除了揭示“文革”所催生的各种政治惨剧及红卫兵暴烈的武斗之外,也全方位直面荒芜年代的青春现实。知青美术在其中占有一定比例。这时候,许多知青画家都返城工作或考上大学,他们的世界观很快便出现质的异化和蜕变,不少人都经历了从顺从到反叛,从参与到悖离的过程,他们一个个在社会的巨变中逐步长大和成熟起来。

      七十年代末,中国知青油画开始发生“逆向式”变化:一是色彩不再象“文革”时期那么阳光明媚而变得灰暗阴郁,二是造型不再如“文革”期间那般精神抖擞而改为消极倦怠,三是情景不再似“文革”时代那样欣欣向荣而陷入凄婉苍凉……简言之,高歌已降为低吟,理想正切入现实,所有乌托邦似的宏图大志都回归活生生的乡土现状。那种舞台化、戏剧性、表演式的创作风格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真实对虚假的改写,是真理对谎言的戳穿,遂显出知青画家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本我关怀。

      这种带有强烈反思印迹的知青绘画,在八十年代上半叶频繁涌现,感人至深。时至今日,仍有个别不再年轻的知青画家,还在创作自己念念不忘的知青题材,他们的青春记忆始终难以消退,更无法忘却。可见知青岁月给这些作者凿下的心灵刻痕有多深!

      新时期的知青油画,在观念上,挣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在角色上,不再是国家政治的附庸;在技法上,回归于艺术规律的本体。明显超越了前两次知青油画的题材局限和技术桎梏。其开放姿态是不言而喻的。

 

 


图12、王亥《春》1979年

 

      身着城市装束的姑娘在绵绵春雨的季节静静地站在门前,屋檐下的草帽上印有“广阔天地”的字样,观者对她的知青身份一目了然。那本该充满朝气的脸庞,此刻却流露出隐隐的忧伤。主人公正如脚下的这些野花一般,在自然的石缝中无声地开放。不过,左边两只飞翔的燕子,寓意了春天的来临,墙角的一盆仙人掌也反映出女孩所抱有的生活憧憬。作品真切地再现了一代知识青年的生存处境,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青春生命的追问与叹息!王亥当年尚属四川美院版画系学生,这幅油画为他带来了不少人气,据说作品问世后,作者在较短时间内就收到了三千多封来信。

 

 


图13、张红年《那时我们还年轻》1979年

 

      作品采用沉重幽暗的色调,营造了一种迷蒙、模糊的夜间图景;作者借助电影中的“蒙太奇”创作手法,把不同时空、不同情景下的人物动作和生活事件巧妙地接合在一起,独到而深邃地表现了一代青年人“在黑暗中摸索”的主题思想。分散了的光源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期望,形式与内容在这里结合得十分到位。此画1980年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后评论家高名潞等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中这样写道:“张红年的《那时我们还年轻》较早地吸收了文学意识流方法”,在这里“文学意识流”与“电影蒙太奇”如出一辙,都是艺术家展示创作旨意的一种个人技巧。

 

 


图14、杨谦《山乡》1979年

 

      从服装看去,便知这是一位身为人母的知青,她在农村真正做到了政府号召的生根和结果。家庭生活的重担与抚养孩子的重任一并落在了她的身上,本该男人干的活儿此刻却未见男人踪影。从远处水面上两只亲密无间的白鹅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知青母亲与孩子相依为命的现实境遇。女知青的生命就象右下角这朵小花一样,既不愿被河流所吞噬,又必须承受风浪反复的摧残。这恰是一部分女知青婚后的人生宿命。杨谦当时是四川美院在读学生,我猜他入学前也许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这种经历一旦回忆起来,总能激起我们这一代人复杂的人生涟漪。

 

 


图15、曾希圣《荒芜的土地》1980年

 

      这是鄙人知青生活的真实记录。一次我被借调进城搞宣传后回到农村,重又置身知青群落的一瞬,一种强烈的百无聊赖之感涌上心头,城市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与山里寂寞无聊的生产劳动,形成太过强烈的两极对比。青年人多不愿脱离时代,我感到我等确确实实是一块被国家荒芜了的土地,虽然大家都正值青春成长的关键时刻,都急需雨露的滋润和浇灌,却终日浑浑噩噩、度日如年,生命的价值体现为对青春的耗损,这无疑是一曲人生的悲歌!我在贵州农村做了三年多知青,其间画了大量速写,这幅油画即以几幅小速写拼合而成,制作粗陋,手法明显受到苏俄美术的影响。

 

 


图16、王川《再见吧,小路》1980年

 

      十年动乱结束后,千百万知青的命运开始转变,他们随国家对“文革”的拨乱反正而得以返城。但是,尽管大家梦寐以求的心愿此时降临,而真到离开的这一天,又不免滋生出复杂的情怀,毕竟人生最美好的青春乃至爱情、婚姻都已经留在这里,那种难以割舍的牵绊和依恋不免令人百感交集!油画《再见吧,小路》选取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情节,画中女知青在离开农村的当口,正心情复杂地回望这片土地——送行的老人已渐走远,水壶里盛装着人生百味,从她不再稚嫩的脸上,已反映出她人生经历的多舛与坎坷,她的脸庞与其说是被霞光所映红,不如说是因热血在汹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正是知青生命的写照。

 

 


图17、何多苓《青春》1984年

 

      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孤独地坐在荒坡上,灰色的土地在正午阳光的暴晒下白里泛黄,与她身穿的旧军装彼此呼应,异质而同构;一个废弃的铁犁丢在后面无人问津,是女孩此际人生的某种诠释,残酷而无情;远处飞来一只白色的鹰,刹那间刺破了荒野的宁静,也增加了画面隐含的象征意味;顶天立地的构图在这里没有塑造英雄人物,而是表现孱弱茫然的少女,触目而揪心;倾斜的地平线处理得简括而果敢,有安德鲁·怀斯作品之神韵。艺术理论家吕澎、易丹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中总结道:“关于那段今人辛酸又令人回味的岁月,艺术家所能说的也就只有这些了”。而画家自己亦有言:“尽量摈弃着多余的有诱惑力的色彩,使它沉着单一,而把感情织进每一角落”。

 

 


图18、陈宜明《我们这一代》1984年

 

      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东北知青农场,这种集体生活与南方的插队落户差别甚大,农场是集体劳作,食堂做饭,有所依赖但伴随压力;插队为个体谋生,独立开伙,全靠自理但寂寞孤独。不同的人可能会适合不同的环境与人群,但从城市到乡村,远离家人与父母,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在寒冷的冬季,大家聚在一起象是在相互取暖,这种彼此给予的温暖是身理需要也是心理需要。作品以朴厚的造型定格了青春的群像,用暗褐色调呈现出旧照片般的魅力,其含蓄内敛的笔法正切合那段苦涩的历史。《我们这一代》是陈宜明参加中央美院第一届油画研修班时的毕业创作,据说画中模特有的就是他那届研修班里的同学。

 


图19、李彬《油灯的记忆》1985年

 

      青春年华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对少女而言尤是如此。然而,在人性禁锢的年代、社会舆论普遍视“性感”为毒蛇,成熟女孩穿裙子,就会被打成资产阶级,谁还敢裸露自己美丽的胴体!李彬以一个知青画家的特殊视角,在“文革”后用油画形式呈现了自己在农村的观察和记忆,并通过特定环境中女知青的洗浴,温情地揭示出:无论环境怎样恶劣,美总是包藏不住的,她必将透过青春的躯体散发出动人的气息,就象油灯一样,能在黑暗中彰显其耀眼的光芒,这便是《油灯的记忆》诞生的初衷。画面上细腻丰盈的女体与粗陋阴暗的背景形成强烈对比,作者欲借此揭示一种对青春伤感的人道主义情怀。

 

      以上是笔者粗略谱写的“青春叙事三部曲”,是鄙人切身感触过的三次青春脉搏的跳动,也是我对知青油画所做的一次梳理和归置。前后无论以年代划分,还是以风格划分,大致都能看出其历史流变之端倪。如果要对本文作一小结,那么我以为,文革前的知青油画主要追求的是“苏俄模式”,有“话剧式”的亲和;文革中的知青油画则明显具有无产阶级的“左翼倾向”,如“喜剧式”的喧嚣:文革后的知青油画才算切入了对知青命运的“现实关照”,是“悲剧式”的慨叹!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时代的最突显的特征,作品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笔者经历过三年多的知青生活,言说中不免带有较多感情色彩。好在上述作品人们都还熟悉(其实另有很多很多),甚至有的作者都还互相认识,那么误读之处想必可以及时得到纠正。相信一定还有不少专家学人在思考研究这一课题。我愿就此与各界同仁作切实可行的沟通与交流,以期人们对那段历史能引起必要的关注。记得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他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我辈对自己青春岁月的追忆和回顾,亦即是这种有目的的人的活动。

 

                                                     2007年6月初稿于贵阳

                                                     2009年4月完稿于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本文刊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6期。刊发时文章结构略有调整,系责任编辑根据该刊发文惯例所做的模式化矫正,当无可厚非。此处为保持文章本色,所以以原文格式发表。

 

       附:《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6期“刊前絮语”摘录:

 

       ……老面孔的文章看多了,总想看一些别样的文章……曾希圣先生的《青春叙事三部曲——中国知青油画的历史流变》一文,揭示了一段容易被忽视和否定的知青油画历史,我们不能回避这段历史,这是人的生命的体验,或许,这才是艺术真正的“原道”。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