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画长廊

青春叙事三部曲—中国知青油画的历史流变(上)

时间:2013-07-11 12:0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417次
知青美术是当代中国美术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特殊年代下艺术与政治、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时代造就的文艺风潮,知青美术特指上世纪下半叶那些以“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成长经历”为题材所创作出来的各种美术作品。

      知青美术是当代中国美术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特殊年代下艺术与政治、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时代造就的文艺风潮,知青美术特指上世纪下半叶那些以“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成长经历”为题材所创作出来的各种美术作品。

 

      在新中国的文艺舞台上,知青美术具有相当典型的文献价值和人性意义,它记录着年轻的共和国几代青年人的成长足迹与人生波折,表达了千百万“长在红旗下”的接班人在这场历史遭遇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快乐抑或忧伤。就象同时期的“知青文学”一样,知青美术也大多出自具有亲身经历和切肤之痛的知青作者之手,其间不乏相似的命运与坎坷。毫无疑问,它必将成为当代历史事件的珍贵图象,不仅可以唤起我辈青春生命的闪光记忆,亦能回顾中国昨日政坛的风起云涌。

 

      概括地说,上世纪自五十年代中期肇始,经六十年代末期兴盛,至八十年代初期回眸,知青美术的生发、蔓延和衍变前后呈现出真挚、狂热和反省的潮汛起落,我们只消稍作审视,便能感悟出其“三部曲”式的旋律起伏及跌宕变幻。本文拟以“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三段时代背景为线索,并选取知青美术中最具视觉真实的油画作品为案例,试就上述题旨分上、中、下三个篇章来陈述与解读,以期能揭示中国知青美术的发展脉络或主体走向,但愿能为笔者亲身经历过的知青时代留下有益的文本,也算是对知青油画的一次文献梳理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选图仅限于油画,未能涉及其它诸多画种,如国画、版画、雕塑、宣传画、连环画等等(案例亦多),有挂一漏万、以偏概全之嫌,还望读者海涵!

 

上篇——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以油画为媒材所创作出来的知青美术,最早诞生于1955年,其时代背景是共和国百废待兴的社会现状和新社会朝气勃发的国民精神,在那个“一切交给党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年代,知识青年几乎全都是满怀革命豪情,踊跃报名投身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的。

 

    那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上山下乡,其诱因源自建国初期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即城镇就业困难和广阔的农村边疆需要有文化的建设人才,党和政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积极倡导城市中未曾继续就学的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于是,北大荒北京庄、江西共青垦殖场等基地先后创建。这些有计划、有组织的上山下乡,与“文革”时代的大批量遣送及插队落户有很大区别,前者多是积极主动兴高采烈的,后者多是消极被动迫于无奈的。据相关书籍记载,第一次上山下乡的知青,包括回乡知青,总人数不超过50万,他们为祖国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由于人数不多,波及面不广,因而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

 

      那个年代的知青油画虽不太多,却都很有质量,几乎每一幅画中都弥漫着真诚与激越的时代气息,即使今天看去也能让我们钦佩与感动。那种由政府部门和专业院校组织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创作行为,与“文革”时期大量知青作者的业余客串不同,前者多为专业机构的创作任务或美术学院的教学项目,组织有序,水准颇高,有“计划美术”的彼时特征;后者则是宣传部门的政治任务或艺术青年的即兴发挥,现身说法,参差不齐,有“实用美学”的在场意味。

 

      表现手法上,则以“苏联老大哥”的艺术为蓝本并奉之为圭臬。甚或聘请苏联专家来华开办训练班,以传授国人谓之正宗的“苏派”油画技术。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文艺阵营抵御西方艺术的文化体制和文艺方针的战略立场。

 

      回眸往事,我们的前辈确实严格遵循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向,同时也果真创作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油画佳品。这些佳品作为社会主义美术的有效组成部分,其时曾经产生过十分积极有益的社会影响。今天又终于成为我辈研究那一段历史的最珍贵的艺术档案。

 


图1:葛维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55年

 

      此画为葛维墨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时创作,作品以“知识青年志在四方”这一社会新风尚为主旨,表现了一队有文化的青年人在早晨八九点种的太阳照耀下,正朝气蓬勃地行进在农村广袤大地上的情景。画面自右而左的上坡路,寓意了群体“向上”的涵义;迎着朝阳前行的队伍,揭示出人生旅途的光明。葛维墨当时年仅25岁,正值风华正茂之际,也属知识青年的一分子,故能深切体会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由于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召力,所以荣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后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因而成为他的代表作。

 


图2:詹建俊《起家》1957年

 

      这是一幅典型的主题性绘画,作品描绘了1950年代中期,新中国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赴北大荒开荒拓野的艰苦场面。画面集中呈现了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刻,一群垦荒队员正于杂草丛中安营扎帐的瞬间图景:阴云密布的天空,狂风裹挟的原野,加上紧张忙碌的身影,无不烘托出风雨欲来的激烈气氛。作品通过荒野起家的艰辛,揭示出人定胜天的雄心。作者詹建俊时为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训班学员,此乃他的毕业创作。美术理论家陈履生在《新中国美术图史》中精辟地写道:“那飘动的帐篷如同拉开开发北大荒的序幕”。此评语使《起家》具备了一种史诗般震撼观众的力量。

 


图3:汪诚一《家信》1957年

 

      作品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其情节也是反映北大荒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生活。但构图却与前图形成“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画面上,一群青年男女正簇拥着远道而来的邮递员,翘首企盼各自的家信;而已经得到信件的两位女青年,则沉浸于甜蜜的阅读喜悦中。人物、工棚及远处的马匹,都沐浴在温暖的斜阳余辉下,沉静的荒原,此刻充满了生机。作者汪诚一亦为当年马克西莫夫油训班学员,料必是与同学詹建俊一起亲临北大荒体验生活而后创作了这幅画。作品以一种生活化的眼光来表现北大荒,人物造型亲切、安然,画面笔调舒展、朴实,是那个年代知青油画的楷模。

 


图4:宋贤珍《她们在成长》1964年

 

       画面通过围坐在一桌的一张张青春笑脸,表现了一名女知青在农村生活、劳动、学习的情形。桌上摆放的书报、放大镜、麦穗等实物,与注视着它们的一双双眼神,揭示出农村青年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向往;桌下污泥浸染的光脚丫子,与搁置一旁的粗陋草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知识青年已同广大农民打成一片。背景墙上的一小幅毛主席画像,映证着画中人物的革命红心。作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强化突显标题中“成长”的涵义,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作者宋贤珍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此画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画中人物造型的线面结合手法,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早期样式。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