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活动 > 北京知青

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

时间:2006-11-29 05:4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67次
 
    41年前的秋天,北京的221名初高中学生告别家人,唱着令他们感动的歌曲,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茫茫戈壁滩上,他们度过了美好而艰苦的人生岁月。现在的兵团人面对所取得的成就,说:他们永远不会忘记――――
 
 
 
                         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
 
 
      1965年的秋天,对于北京的221名初中、高中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命运的大门就在一张简单的批准书上,向他们慢慢开启了。为了迎接新使命的到来,他们说服了父母、老师,还有朋友。为了表明他们的坚定,有的同学在志愿选择一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名字后面,画了两个圆圈。
      他们要到新疆去。就像邢燕子、侯隽、董加耕那样,就像小说《生命的火花》、电影《军垦战歌》的主人公那样,他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口号让他们热血沸腾。他们仅用l4天,就做出了选择。在申请书上他们写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参加边疆建设就是我们的志向。”
      9月l6日,他们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崭新的生活就此开始了。在5天4夜的旅途中,他们懂憬着未来,离别的忧伤在畅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没有疑义曾经的选择。他们说这是一个情结,时间长了就变成了身体里的一个部件,它必须存在。
 
      ■在221名北京知青中,至今有46名留在新疆。在他们当中有的成就了一番事业,有的始终默默无闻,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曾经是那一代人里的佼佼者。
      李冰说话的样子犹如她的性格,温和但不失坚定。1965年9月,她报名去了新疆,那一年她l6岁。
      究竟是怎样的向往?李冰说现在想起来它居然如此简单。“看了电影《军垦战歌》,一下子就被新疆的风景所吸引。我要去那个地方。就这样,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
      李冰说她喜气洋洋踏上了西去的火车,父亲站在车窗外,默默的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担忧。而那一刻的她恍惚觉得有什么事情,已经在不远处的地方等着她了。
      北京渐渐远了,兴奋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了。在火车上的第一个晚上,李冰偷偷地流过眼泪了。“但那种心情随着太阳的出升,很快就消失了。”
      他们终于到了梦想的地方。李冰说:“当时的乌鲁木齐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观人民广场,小小的,就像学校的操场。”
      几天后,大部分北京初中知青被分到了农六师,一个荒凉但却辽阔的地方。
      李冰也去了那里。她说记忆最深的是那里的房子,最初是看见土包上安了一小块玻璃,他们用脚尖踢了踢,结果地底下有了声音:“谁在屋顶上?”他们四散跑开,看见一个中年男人从地底下钻出来,然后说:“刚来的吧。”
      李冰说,她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家了。那一刻,她有了平生第一个忧虑。
      不管怎样,年轻人总是快乐的。李冰说,命运分外地照顾她。“那天,我清理行装,发现了一双皮鞋,是家人偷偷放进去的。”在田里干活是没有机会穿皮鞋的,她问谁要,有人说要,她就把鞋子甩了过去。她的举动刚好让参谋长看见,于是就问她想干什么。李冰说,干啥都行。没有多长时间,她被选去上了师范学校。
      两年后,李冰分配到了l05团的子弟学校,做了六年级的班主任。那一年,李冰18岁。
      李冰说,她在学校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即使是最调皮的学生,也能和她说心里话。
      1987年,六师在乌鲁木齐盖了准噶尔宾馆,师领导点名让李冰去做总经理。而在此之前,李冰最多只率领过几十名学生。
      尽管如此,李冰说她没有犹豫。她选择上海的锦江饭店做了实习地点,在那里她工作了半年。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在一个老牌子饭店里,李冰用最短的时间,学到了管理饭店最好的诀窍。
      李冰果然把饭店管理得有声有色,但到了l 993年,李冰却决定改行了。她去了兵团的进出口总公司,从一名总经理,改做了主任科员。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但只有李冰知道,她必须开始学习新的东西。
      1996年,李冰到了下属公司做人教处主任。1 999年,这家公司上市,李冰成了监事会主席。
      (2004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李冰被留下来继续工作,她没有拒绝。如果退休,她和丈夫就可以回到北京,但李冰决定还是留下来,她想再做点奉献。
      1976年开始,有些北京知青离开了新疆,李冰也有过离开的念头,但到1992年,知青可以全部返城,李冰却选择了新疆。在李冰看来,一个人的青春留在了哪儿,他的根就扎在哪儿了。)
 
      ■在北京知青中有20多名是来自湖南、山东等地。他们为了参加新疆建设,赶到北京,加入了北京知青的行列。
      张巧巧说,她去新疆很有点戏剧性,当年她在湖南上学,在北京的姐姐给她报了名,于是,她从湖南到了北京,只停留了3天,就踏上了开往西北的火车。
      一切像梦一样,一个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姑娘,突然到了北京,但只做了3天的北京人,就以北京知青的名义到了新疆。    ,
      但她没有李冰那样幸运,张巧巧被分到了“八一农场”,做’了一名纯粹的农民。直到那个时候,她才知道了要实现理想也是要有牺牲的。而唯一让张巧巧兴奋的是,她也是戴着红花、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来到新疆的。
      走进张巧巧的家,正房的一角里堆了一地的棉花桃,2004年的棉花长势不错,这是让张巧巧一家人最满意的事。二女儿默默地从棉桃里拣着棉花,见我们进来,小女儿忙着找凳子。张巧巧丈夫的哮喘病犯了,这个冬天他只能呆在家里。
      张巧巧说不知道我们今天来,所以没收拾屋子,让我们别笑话她。39年的劳作没能脱去她身上的书卷气,隐约之间仍可以看出当年教育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她擦了擦眼睛,穿上一件姐姐寄来的衣服。
      尽管日子贫困,张巧巧还是给我们买了几个苹果。然后把我们领到了卧室,她说想和我们说点贴己话。讲到过去,她说了那次地震,当时巧巧在菜地里,有人问她走路为什么像跳舞,结果才发现是地震了。她说这些是为了证明她确实是从1965年开始就在这里了。
      1966年,巧巧生病,吃什么药都不好,只好去了1 03团的卫生队。在那里她认识了她的丈夫。当时的八一农场盐碱地太多,而l03团要稍好一些,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比较,张巧巧嫁人了。
      1968年,巧巧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她有了第一个亲人。两年后,她的二女儿出生了,接着,巧巧有了儿子,一年后她生了第三个女儿。
      在以后的几年,巧巧发现她的三个女儿都有残疾。先是大女儿出现了癫痫,接着二女儿和小女儿被诊断智力有障碍。
      1992年,北京知青可以返城,巧巧也在政策之列,但她根本就没有回家的想法。巧巧说,她的女儿们只读了两年书。她曾带着二女儿回过一次北京,对北京女儿没有做太多的评价,在女儿看来,她能呆在家里就已经很好了。而这也恰恰是巧巧的想法,没有文化,在北京又如何生活呢。
      (从张巧巧的身上看不出她正在承受着不幸,她说话时,脸上永远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即使说到令她讨厌的事情,微笑也从未消失过。
      张巧巧说,见到赵庆平是这么多年最令她高兴的事情。她已经忘记了知青的身份,但在一天,有人敲门,进来的是30多年没有见面的北京战友,她既激动又惊讶。39年了,没有同学和她分在一个连队,也没有人找过她。)
 
      ■一些北京知青已经离开了新疆,但天山却始终没有远离他们的记忆,因此,他们自费出版了《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以纪念在那里度过的青春岁月
      见到赵庆平是在乌鲁木齐的火车站,她从喀什回来,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这一次是去送书,再看看留在那里的同学。
      在喀什的同学已经回杭州了,她只看到了同学工作过的学校。就是这样,赵庆平说,她已经很满意了,因为,她找到了同学的电话号码。
      去新疆送书的部分路费是同学们凑的,其余是赵庆平自己承担。家人似乎很理解她的新疆情节,让她带上了退休时补发的工资。
      关于书的内容,她说都是一些回忆,有快乐也有忧伤,有付出也有收获。就像李冰说的那样,一个人的青春在那儿,其实他(她)的根也就扎在那儿了。所以,对于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了他们的财富,是最宝贵的,是永远也不会蜕变的。
      赵庆平说,她报名来新疆是受家庭的影响。一辈子革命的父母一直用最正统的观念教育着他们的孩子们。当年,为了不影响革命,赵庆平出生一个月,就被父母留在了当地的老乡家,直到7岁才被送回到父母的身边。
      在父母的身边是快乐的,但仅仅9年,初中毕业她就报名去了新疆。她的决定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因此,她离开北京比很多同学都顺利。
      一切就是这么简单。赵庆平很快被分到了农场,因为她的字写的很好,所以,她被分配做了誊抄员,兼护士。赵庆平说,后一个行当是边学边干,居然做得不错。
      一切似乎太顺利了,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她被下放到了一线。在一线的时间不长,她的误会就被澄清了。赵庆平说,她希望能有个说法,但没有,让她回去做赤脚医生就算是说法了。赵庆平委屈,她决定离开这个已经生活了7年的地方。
      就像当初来新疆一样,赵庆平离开得也很顺利。她参军了,23岁的她又去了云南。但新疆情结并没有因此而停滞,她给留在农场的同学写信,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保管留在新疆的东西。
      (赵庆平说,她留恋兵团生活,也许是离开得过于匆忙,离开得过于顺利,但赵庆平始终认为那些都不是她留恋那里的理由。兵团生活历练了她的意志,以至于此后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她从来没有丧失信念。
      她说:“就像李玉和说的那样,有妈这碗酒垫底儿,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
 
      ■背景链接:
      中国“知识青年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文革”中形成高潮,又在70年代末戛然停止。
      1954年,前苏联开展了大规模垦荒运动,两年里,有27万城市青年成为了拓荒的先行者。他们的行动不仅解决了前苏联粮食短缺问题,也缓解了就业难的局面。而当时的中国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毛泽东也敏锐地感觉到“粮食问题是我国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1955年8月,北京的60名青年率先组织志愿垦荒队,在黑龙江的白桦林中支起了帐篷。半个月后,他们开垦出l200亩荒地,第二年生产了l 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
      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了黑龙江。此后,上海青年去了淮北开荒种粮。之后又有969共青团员和青年,去了江西德安县的九仙岭。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曲。
      1968年1 2月22日,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据统计,此后20年里,大约有l600多万名知识青年走向了广阔天地。
 
      ■新闻人物回放
      1958年,邢燕子高小毕业,她放弃城市生活,回到了老家宝坻县大钟庄公社司家庄生产队。当时她的想法很单纯:“听党的话,不是空洞的口号,要看实际行动,农业这么重要,党需要自己留在农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留在农村。”
      邢燕子刚回乡后不久,冬天冰上打鱼的季节到了。l 8岁的邢燕子联合了7名青年妇女,组成了“妇女打鱼队”。她们白天网鱼,晚上编苇帘,三个月为全队创造了3900多元的收入,“妇女打鱼队”也因此有了更具感召力的名字:“燕子突击队”。
      1960年8月1 5日,《河北日报》报道了邢燕子的事迹。8月1 7日,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妇联发出在“全省青年、妇女中展开学习邢燕子运动的通知”,接着,中共河北省委、天津市委发出开展“学习邢燕子、赶上邢燕子、热爱农业劳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
      9月20日,《人民日报》再次介绍了邢燕子的事迹。各大报纸、电台也纷纷做了报道,邢燕子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成为了一代年轻人的偶像。
      1961年夏天,董加耕高中毕业,他放弃了大学的机会,决定“回乡务农,立志耕耘”。
      董加耕回到家乡后,在农业生产上施行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使得粮食获得了丰收,水乡长出了棉花.他的改进措施也因此而被广泛推广。董加耕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这几句话后来成为传遍全国的名言。
      1963年1 2月3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走革命的道路,当革命的接班人》,副标题是《评知识青年董加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和行动》,紧接着《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相继报道了董加耕回乡务农的事迹。
      1964年8月在共青团“九大”上,邓小平、彭真、薄一波、陆定一分别在报告里发出了全国青年向“新式农民董加耕学习”的号召。董加耕不仅成为了青年心目中的又一个偶像,他的事迹对推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1962年,侯隽高中毕业,她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还是响应党中央的“大办农业”的号召,主动要求到河北省宝坻县史各庄公社窦家桥大队插队。
      1963年,黄宗英到宝坻县“体验生活”,她被侯隽自找苦吃的精神所感动。当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黄宗英写的报告文学《特别姑娘》,接着《中国青年报》的《城市知识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侯隽落户农村被称为“特别姑娘”》又被各报转载,侯隽的名字很快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此后l 0多年里,侯隽与老标兵邢燕子并列,为知青“扎根”农村起了示范性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力  ■供图,赵燕平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