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活动 > 北京知青

走近北京特困“老知青”

时间:2006-12-18 01:2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736次

 

 

            走近北京特困老知青

                                      张春莉

 

 

          2006年“两会”期间,濮存昕等7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针对老知青中无住房、无医保、无固定经济收入的特困群体现状发出了大声疾呼。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几名特困老知青——
吴丽春:老少三代6口蜗居小平房
  
        距北京鼓楼约100米远的大经厂西巷6号小杂院里,57岁的六八届老 知青吴丽春一家三代6口人,挤在一间仅13.9平方米的破旧平房里。
      屋内家当一目了然:厨具、旧衣柜、大小两张床,方桌、三人长沙发、电冰箱等。
      吴丽春解释道,双人床是儿子、儿媳妇和小孙子的歇息点;三人沙发是自己30岁未嫁女儿的落脚处;单人床则是她老两口的栖身之地,“床太小了,晚上睡觉时得加两块木板子。”
      吴丽春1966年从北京123中学毕业后,1968年插队到山西省榆次市农村,1971年被分配至榆次市第三百货商场当营业员。1997年退休,户口按政策迁回北京,每个月仅从原单位领取300多元的退休金。为了这笔少得可怜的退休金,吴丽春每年还得自费回山西一趟,让原单位“验明正身”:看看是否还健在,别冒领。
      2005年,吴丽春的老伴从山西回北京后失业,没有了工资;女儿在山西技校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儿媳妇是农村户口;仅儿子从部队退伍后分配在环卫局修理垃圾车,每月挣回1500元钱。
     “孙子小花钱多,全家人就得勒紧腰带。儿子上班连一块钱的车费都舍不得,经常去捡点旧报纸卖钱才坐车……房子太小,我想租个廉租房,有关部门却说知青不能享受。”吴丽春说着,伸出自己布满裂口、关节肿大、变形的双手让记者看,伤心地说:“没钱看病只好忍着,这都是插队时住窑洞睡潮湿的土炕落下的毛病。我为国家建设献出了青春,到晚年却是工资低、无住房、无医保……”
 
郭俊霞:守着病残的儿子艰难度日
  
        1986年,在山西河曲县第二发电厂工作的北京知青郭俊霞离婚了,年仅4岁、眼睛有残疾的儿子判给了她。
      2001年,从发电厂退休的郭俊霞随户口迁回北京。但茫茫人海里,已没有了她的立身之地。
     “我在马路上不知徘徊了多少次,常问自己:户口回到北京又怎么样?当年,十六七岁的我响应党的号召,去农村接受再教育,承受了不可想象的痛苦……30多年过去了,两鬓斑白的我回到了北京却是难上加难:没有住房,工资低,孩子又因眼睛重残找不到工作……”
      郭俊霞想租房子住,可她每月仅406元的退休金哪能安身立命?她只有去投奔老父亲,在东四八条68号大门过道西边,有一间给父亲落实政策的10平方米破旧小北房。因为房子太挤,前两年,征得父亲同意后,郭俊霞将父亲送进了养老院。这儿就成为她和儿子的栖身之地。
      然而,就因为这样一间小小的斗室,却还导致了郭俊霞和其他四个生活同样拮据的弟妹反目成仇——他们不仅再不和她这个当大姐的来往了,就连在养老院中的父亲也不去探望。理由很简单:父亲既然把房子让给郭俊霞母子住,郭俊霞就得承担起赡养77岁老父亲的责任。
 
金宝贵:妻子摊煎饼到凌晨两三点
  
        北京崇文区永外宝华里74号,住着1968年到山西插队的金宝贵。今年55岁的金宝贵家里三口人。妻子党萍是他在山西翼城化肥厂当工人时的工友。后因该厂破产,夫妻二人在山西一无住房,二无经济收入,只得投奔北京儿子户口所在地。回京后,一家人的惟一经济来源,是靠党萍在马路边出摊卖煎饼维持营生,一个月能卖六七百元。
      “我交不起管理费,因此是无照经营,整天东躲西藏,被城管逮住了就得罚几百块钱。每天晚上,我站在小巷口的路灯下,摊煎饼摊到凌晨两三点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安稳稳地卖煎饼。”
      因为在马路边站了十几年,党萍双腿青筋凸起、麻木——患上了静脉炎;金宝贵又因为颈椎压迫神经,走路腿脚不好使。没有钱,没有医保,他俩谁也不敢去医院看病。又因没钱供孩子读书,独生子金志荣初二没上完就辍学在家。
      金家狭小、破旧的小平房内只有一张双人床,记者忍不住问他们刚结婚不久的儿子、儿媳妇住在哪里?党萍用手一指门口违章搭建的只有70公分宽的一个狭长条小铺说:他俩睡这儿。

      由于不堪生活重负,党萍比实际年龄明显苍老许多。  

                     《人民政协》4421期    文摘报   张春莉

 

 

                          2006-06-18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