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读无字之书要行万里路。要读懂政治话语、文字背后的东西,行万里路是好办法,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观察、考察、调研,才能增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对文献与理论的感悟与理解能力。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的是大地之书、社会之书、人性之书。 尽管我走过不少国家,但行路对于认识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很长时间里我也没真搞懂。2011年在伊朗访问时,从伊斯法罕驱车返回德黑兰途中,我们的陪同主动驾车驶离高速公路,他对我讲:走走普通公路,去看看伊朗的城镇和伊朗百姓的生活。那一刻,我似乎忽然明白了行路对于研究工作的意义。 不同时代的学问,从内容到方法会有所区别。我们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变化、大转型的年代。我们中的许多人有一个独特的经历,即在短短十几年间亲眼目睹了我们居住城市的景观线的改变。这至少是一两代中国城镇人口的共同经历,这种经历对人类来说也许是空前绝后的。这个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当然也包括政治学,自然都是工业化、城市化大背景下存在与展开的,学术研究自然离不开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与基础。“要致富先修路”,道路,包括高速路、等级公路等,是工业化、城市化最基础的设施。道路既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前提也是其结果,是展示一个国家的窗口。
读大地之书
路是一条线,沿途风光中透露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所谓基本国情,包含三方面:幅员、人口和自然资源。在一个国家做贯穿式的地面旅行,可以直观地认识这个国家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及人口集聚度和城镇化水平。一般的调研是点状的,而行路可以形成连贯的、整体的印象。 我曾经分北南两段走过朝鲜半岛,在穿越韩国时,我忽然意识到:过去曾看到一个说法,朝鲜战争之所以在“三八线”停战,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形问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北面山地作战比较有优势,而在南面平原地带上美军的飞机、坦克具有优势,所以战争胶着于此并最终停战。其实,走过“三八线”两面的山山水水就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韩国一侧的地势起伏程度丝毫不亚于北方,从首尔一路南下山峦起伏,直到东海之滨。
读社会之书
路是基础设施,道路本身及其运行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管理的水平。 在筹划1988年那次贯穿美国东西海岸的旅行时,我们把近一个月的旅行以小时为单位制定行程表。当时我怀疑是否能真正做到,那时中国还没有高速路,设施和服务水平都很低。一个月9000英里,途经26个州,一路走下来居然和我们事先制定的行程表一模一样。这着实让我领略了美国社会的发达程度,感受了美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不久前,在越南调研,我们也做了贯穿北南的公路旅行,对越南基础设施的了解也十分直观,收获良多。从统计资料上可以查找越南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许多数据,但那只是一些数字化概念,况且分门别类的统计结果与实际中综合运行的情况往往是两回事,而地面行走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们从河内出发沿越南最主要的南北通道1号公路一直走到胡志明市,行程近2000公里。一路走下来,我们把越南基础设施的情况与水平概括为:二桥时代、50公里时速。所谓“二桥时代”,在河网地带的城市及公路都要修建桥梁,桥梁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展水平、发达程度。比如,我国上海黄浦江上30年来已建了十余座大桥,韩国首尔汉江之上桥梁多达20余座。而越南的城市、道路上目前大多建好第二座桥,当然河内和胡志明市要好一些。越南的国道基本上相当我国的二级公路,路况一般还好,但综合下来平均车速只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再快就比较困难了。 搞调研如果只在一地或只在几个点,其感受会不同于多点连线时的感受。比如,我们在河内感觉越南的发展水平很像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南方城市,比如温州。但一出河内穿行于乡间时,却发现越南乡村发展水平似乎高于城市。从感觉上讲,越南乡村景象更像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沿海地区,即越南城乡差距不像一般发展中国家那样显著,甚至主要公路沿线乡村百姓的生活水平并不逊于大城市。这段行走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理解越南崇尚的“民富国强”的国家战略目标做了注脚,提供了观察这个国家的新视角。
读人性之书
路是人走的,一路走来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国家的风俗人情。中国人讲究“穷家富路”,其实外国人也差不多。在路上可以比较直观地观察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一些生活习俗。欧美日等国家路边服务区、休息区的餐饮服务是品牌化的,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是私家店铺居多。伊朗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居民收入水平都算是比较高的,但在我走过的国家中,伊朗人生活最简朴,在路上他们很少光顾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的服务区餐饮店,通常是一家人在路边铺开毯子,围坐在一起吃些自家制作的馕、蔬菜沙拉,再喝些清水,便算做一餐。简朴是伊斯兰的重要价值观,轻现世、重来生,轻物质、重精神。对内讲,伊斯兰教发挥着凝聚人心、团结社会的重要作用;对外看,一个注重信仰、看淡生死的民族是坚强的,谁会轻易地冒犯这样的民族呢?伊朗人的伊斯兰信仰和生活方式,正是这个国家的力量所在,在与西方大国的对抗中,这不啻于一道精神长城。 学者须读两本书,有字之书浩如烟海读来不易,而无字之书更为重要,读懂更难。不读有字之书无以起步,不读无字之书难有创新。愿新一代学人在“两书”之间左右逢源,坐“冷板凳”,行万里路,成大器,出大家,做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真学问。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