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海拾贝

石小克查阅200万字资料“发现”《正者无敌》

时间:2012-09-18 01:1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59次
《正者无敌》究竟用哪些真实历史素材完成了川军悲歌的讲述?冯天魁身上又凝结了哪些川军将领的传奇特质?编剧石小克接受记者专访,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编剧石小克查阅200万字资料“发现川军” 多位抗战师长集大成乃有“冯天魁”
 

  正在北京等四大卫视播出的《正者无敌》,包揽全国同时段收视前四,创下北京地区今年以来单集收视最高记录。这部全景展现川军出川抗日事迹的作品,用一个名叫冯天魁的传奇将军,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那段长期被“忽略”、即便在四川本土也几乎被遗忘的壮烈和悲怆,终于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作为一部电视剧,这是《正者无敌》最大的功德。

  从商业角度,《正者无敌》主人公冯天魁极富戏剧性,正如观众所说“前半部荒唐至极,笑死你;后半部壮烈至极,哭死你”;事实上,川军这种精神气质的前后巨大反差是真实的。编剧石小克说,除了冯天魁身边几位姨太太的间谍身份,这部戏里所有人物都是有原型的,95%的故事都是真实的。

  那么,《正者无敌》究竟用哪些真实历史素材完成了川军悲歌的讲述?冯天魁身上又凝结了哪些川军将领的传奇特质?编剧石小克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一一解开这些谜团。无论如何,从“最糟糕”到“最无私”,川军的牺牲太多,人们的记忆太少。这种局面可以从《正者无敌》开始改变。

 


 

  “发现”川军 纯属巧合

 

  石小克是四川人,写了三部“无敌”系列却对身边的“宝库”浑然不知。2007年,他路过台儿庄偶然间看了当地的抗日展览,“纯属巧合”发现“川军”大有可挖。先是军阀混战抢地盘抢得厉害,所谓天下已平蜀未平,闹了很多笑话;后期抗战又空前的团结、勇于牺牲,异常壮烈。商业主旋律的两个要素都具备了。

  着手写剧本,石小克才惊讶地发现资料搜集之难。“在樊建川纪念馆找到很少一点,我想他也有同样的困扰。对于川军,记载不多,因为是杂牌军,地方军队。”石小克花了4年时间,跑了很多博物馆、图书馆,还专门去台湾查所有跟川军相关的部队调令、军事电报、军饷拨款计划等等。

  200多万字的背景资料,石小克越查越难过,川军被“遗忘”太不应该: 八年抗战,四川向全国提供了40%的兵源,30%的钱粮,每5个抗战牺牲的官兵中,就有一个四川人,这种决定性的贡献很少被宣扬和肯定;川军总是冲在最前线以至于伤亡最惨重,很多川军师旅都是全军覆没。有多少人知道,正是因为川军死守滕县,才对台儿庄大捷起了决定性作用。

  除了英勇的战绩,川军“被遗忘”的还有他们遭遇不公依旧源源不断地出川抗日。四川在整个抗战期间没有被日寇侵占,可父亲仍然赠儿“死”字旗,“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因为地方军的尴尬身份,川军出川没有钱粮、没有军饷、没有编号,没有补给就上了前线,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不会再回来了,所以拍摄时特别要求他们有一步一回头的镜头”。石小克从川军的事迹中整理了60个故事,整合成36集的《正者无敌》,尘封的川军传奇得以跃上荧屏。

 


 

  匪夷所思桥段 原来皆有所本

 

  之前最有影响力的川军影视作品有《我的团长我的团》、《川军团血战到底》等,但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出川抗日后的历史。《正者无敌》则是全景式的,以冯天魁为代表的川军将士抗战前后精神气质反差之大给观众极大冲击力。

  石小克谈道:“确实,川军出川前,四川的局势很混乱。很多土匪型地方武装各自为战。但国家危难当头,在深明大义的将领指引下,他们逐渐走上了英雄之路。我不想观众误会穿草鞋扛老套筒的川军能够阻击日军精锐是传奇,是影视创作,我必须用严谨的历史重现,让观众明白川军创造传奇靠的是骨子里的那种血性。所以《正者无敌》必须是全景式的,从川军‘最糟’的时候讲起。”

  这个戏一开始就是四川军阀抢地盘,洋相百出。很多观众批评石小克胡编,比如陆海空三军大会战情节,有人说四川连海都没有,哪来的海军?“历史上,刘湘和范绍增都成立了陆海空三军大会,实际还是‘陆海空神’四大兵种呢,‘神军’就是靠跳大神念咒来对付敌人的”。至于买了飞机嫌炮弹贵,就装上大粪石头往下投,跟红军达成默契不作战以自保,为了躲避老蒋裁撤编制就临时改头换面举行抗日誓师大会等等,这些自私、狡黠、荒唐,都是川军曾经的真实。

  川军带着糟糕的“名声”出川,各集团军都不要川军,嫌他们是乌合之众。石小克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川军在各种不平等待遇下依然坚持抗日并表现得最为顽强。政府不给军饷,将领们就卖房卖地自筹军饷;谁能想到一个个家里金银财宝堆成山的军阀,抗日面前会亲自提着枪,在第一条战壕里跟日本人对射连命都不要?他还在史料中看到:“台儿庄大战之前守滕县,本来的任务就守一天,但台儿庄附近在下雨,部队给养调动困难,没有完成包围,李宗仁说能不能再多守几天。其他部队都跑掉了,川军也可以跑,但他们坚持了三天,最后全部英勇就义。”

  据资料统计,抗战八年间,每十五六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了抗日的前线;全国抗日军人中,每五六个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川军的伤亡人数同样达到了全国抗日军队的五分之一,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冯天魁是川军将领传奇集大成者

 

  “视角低了,就流于一般;讲一拨痞子兵,缺失了全局视野;提到刘湘的高度,就脱离地气了,因为他没有一线的战争环境。我认为师长这个层面是最好的切入点,承上启下,可以更全景。”

  以往荧屏上表现川军的少量作品,基本都是从底层士兵角度出发,用卑微的牺牲表达悲悯的情怀,缺点是群像塑造无法全景展现,想要表达的太多,反失之庞杂。有美剧工作经验的石小克坚信好莱坞的成功模式:再宏大的叙事也要有鲜明的主题;再多的故事一定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决定“虚构”一个叫冯天魁的人物,将诸多川军将领的故事凝结于一人,成就了让观众欲罢不能的传奇。

  毫无疑问,历史上并没有冯天魁这个人,但他做的每件事几乎都是有原型与出处。“出川抗日前是范绍增,出川后是王铭章,中间部分是于毅——川军第一师师长,那是真正的地下党,成都十二桥烈士,被蒋介石枪毙在监狱里,第9、10集想尽办法跟红军联合起来,不跟红军作战就是他的事迹。第11、12集是邓锡侯的典故,老蒋要撤裁他的军队,邓锡侯就耍‘诈’,在当地举办抗日誓师大会,他的部队成功保留下来。”

  冯天魁出川前是个不折不扣的荒唐将军,在石小克看来,范绍增的“荒唐”和传奇性有过之无不及,“娶很多小老婆,跟黄金荣、杜月笙、戴笠等三教九流都是好朋友,真正的袍哥大爷。剧中冯天魁在淞沪大战歼灭日军一个连队,实际上范绍增是杀死日本中将师团长第一人,解放战争投诚起义。”另一位重要川军将领王铭章,石小克只选取他抗战这一段。“但他最壮观的事迹是在抗战正规战场上,领导了唯一以少敌多的‘滕县保卫战’。日本两大师团围攻滕县,剧中冯天魁率部守了7天,实际王铭章守了三天,最后全军覆没。他拖了敌人三天,给台儿庄大战做了准备。

  《正者无敌》前半部是喜剧,慢慢转正,出川后是大悲剧。“前面笑死,后面哭死”,从商业角度,这种戏剧结构更赚人眼泪。但石小克无意煽情:“川军抗战之前自己内部的斗争非常残酷,冯天魁能活下来一定有过人之处,高超的智慧,还得特别能装。我不想煽情,但是当观众看到了他的很多面后,面对最终的死亡,怜悯和悲情自然更加浓烈。”
 


 

 

        原文题目《荒唐皆有所本 不是编   传奇原是史实 不该忘》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