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园地

记人之善 前途甚远--记“知青弟子”王军鹰来京感谢北知网随笔

时间:2011-01-21 05:0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13次
    许多北京知青网的网友还记得,在2008年12月19日,有一位40多岁千里迢迢从中国最南端的广西来到北京、并自称是“知青弟子”的中年男子,曾出现在北京知青网在热带雨林酒店举办的“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现场,并且,他还非常热情活跃,自愿甘当这次活动的“义务志愿者”。当时,很多人从他的年龄上来判断,肯定他绝不是知青!那么,他到底是谁,又为什么来到了这里,而且还为什么又这么活跃而又热情地为这些知青服务呢?
    当时,有些人好奇地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爽朗而大声地说,“我叫知青弟子”!
    “知青弟子”的真实名字叫王军鹰,当时他的年龄是44岁,现在在广西南宁市工商局高新分局工作,是分局的一名负责干部。
    那么,他是为什么来京,又为什么出现在北京知青网活动的现场呢?
    说来话长。
 
    王军鹰出生在内蒙古,1971年,年仅6岁的他就与母亲随军迁移到黑龙江省密山县。而那时,恰恰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里遍布全国各地知青的身影;而在黑龙江兵团乃至农场各处学校里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的知青来担任。而年幼的王军鹰,恰好在他该上学求学的时候,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所遇到的老师,都是北京知青老师!而正是在这些北京知青老师的亲切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下,自小聪颖而家境条件不太好的王军鹰受到了知青老师们的良好的熏陶、关心和教育,并一步步以自己优良的学习成绩考入了大学。而大学毕业之后,也正是在这些北京知青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又毅然主动地报名到祖国的南疆去“支教”。20多年来,他热爱上了南疆,并主动“扎根”在南疆;之后,他又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优异出色的工作成绩,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在美满的家庭生活和稳定的工作环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日益思念当年的四位北京知青老师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到处打听老师的下落。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得到任何音讯。在无奈和焦急之中,他忽然萌发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在北京知青当中去寻找老师的下落。
    于是,他开始留意在网上寻找北京知青的信息。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北京知青网。如获似宝的王军鹰立即在北京知青网上注册登录,并把自己苦苦寻找北京知青老师的事情发在了北京知青网论坛上。很快,他寻找北京知青老师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立即引起了北京知青的广泛关注。许多北京知青被他的诚心所打动,也纷纷积极地帮助他寻找和提供一切线索。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王军鹰还是没有找到他所想找到的四位北京知青老师。
    心情急迫的他,再也等不及了。当他听说北京知青网要在2008年12月要在北京的“热带雨林”酒店举办“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活动时,他立即决定到北京来,利用北京知青网搞这次活动的机会,请求北京知青网帮助他完成寻找老师的心愿。
    来北京之前,王军鹰特地从广西打电话给我,诉说了他的想法和心愿。我被他的诚心所打动,告诉他说,就凭他的这份感恩之情,这件事,尽管我再忙再累,也要帮他完成这个心愿。
    于是,我一方面发动和委托黑龙江建设兵团的北京知青帮助寻找线索;另一方面,我找到在相关的新闻媒体工作的记者朋友,请求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这时,曾在我们北京知青网帮助北京知青孤儿王冰梅姐弟三人进京寻亲过程中跟踪报道过的《北京法制晚报》记者王瑞,了解与知道了此事并经领导批准后,决定连同其他新闻媒体共同进行采访报道,以帮助王军鹰了却这桩多年未了结的良好心愿。就在北京知青网与2008年12月19日举办“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时,她们来到了北京知青网举办活动的现场,对王军鹰及北京知青网有关人员进行了专访,并于第二天在《北京法制晚报》上及时发出了专访的“寻师”报道。

                  这是2008年王军鹰参加北京知青网活动现场与沈哲教授合影的照片
   
    就在《北京法制晚报》发出了专访报道后的当天,报社就接到了连续不断的热心电话,均是当年曾在黑龙江建设兵团下乡的北京知青打来的。其中,有一个曾和王军鹰当年的小学老师张雅兰一个连队的知青朋友提供了张老师的准确线索。当我在当晚接到了王瑞记者亲自打来的电话后,就急不可待地拨通了线索提供的电话。电话中,经我反复核对,确认她就是王军鹰苦苦寻找的张雅兰老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一团七连)后,十分高兴,马上把电话递给了在一旁焦急等待的王军鹰。这时,在和张雅兰老师通话确认后,只见王军鹰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边抹着不断流淌的眼泪边和他思念良苦的张雅兰老师兴奋地通着电话。
 
    之后,我们和张雅兰老师约定第二天在刘家窑地铁站旁见面。就这样,王军鹰终于找到了他日夜想念的第一位北京知青老师。
 
    见面后,那感人的相逢场面和情节,不用我过多的描述,大家也会想象得到的;一句话,催人泪下!正可谓:多年恩情似泰山,“知青弟子”传佳话。
 
    而且,在北京知青及其他等人的帮助下,第二位、第三位孟昭芳老师和严万昌老师(均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二团二十六连)的线索也寻找到了。之后,在其他知青朋友和许多好心人的多方帮助下,李艳芬老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师部子弟中学,现随女儿在山东东营市的胜利油田居住生活)也联系上了。如今,王军鹰苦苦寻找多年的四位北京知青老师终于全部找到了!
 
    于此同时,令王军鹰没有想到的是,北京知青网的华丽佳人(宋寄春)告诉他,他在东北师范大学上学时教古典文学的老师李南冈(即笔名为“易茗”的著名学者及《好人一生平安》、《好汉歌》的作词者,也是著名作曲家雷蕾的爱人),也都同样都是北京知青。也就是说,王军鹰从小学、中学乃至到大学毕业,他的学习成长过程始终都在北京知青老师的关心呵护下一步步进行的;这,也实在是一个在特殊年代里才能发生的特殊故事!
 
    在此,我们在无限感慨的同时,我们发自内心的衷心祝福王军鹰!同时,也发自内心衷心祝福他们师生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分离后,终于幸福地团聚了!
   
    这次2011年的新年后,王军鹰本打算利用进京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之机,一方面与北京知青网的朋友们相聚,以表达自己对北京知青衷心的感谢之情;另一方面,也想把四位可亲的老师请到一起,一齐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情。但很不凑巧的是,有三位老师均不在北京。这样,“谢师会”只好延期到今年的暑期放假时再来相聚了。
 
    1月20日晚上,王军鹰特地在“双福园”酒楼宴请了北京知青网的部分朋友。盛情邀请之下,实在难以推却。在酒楼包间中,王军鹰还特意制作了一面“知青弟子感谢北京知青网寻师宴会”的横幅,以表达他对北京知青网的衷心感谢之情。这次北京知青网参加的人员有:姜成武(大江东去)、冯启安(老三届小蜜蜂)、秦征(过街鼠)、刘锡恩(回顾往事)、高希莹(高杏儿)、陈世义(要真诚)、李宝江(北京知青网法律顾问)、茭面鱼鱼、宏宥、光前等人。遗憾的是,华丽佳人、月月、鹂鸣翠柳、沈哲等人因事或因家人有病未能前来参加。

 
    在气氛极为热烈的席间,王军鹰说了一句让人很有感触的话,他说,一个人,无论多忙,但是,“表达感恩的事,一定不要忘;而且,也绝对不能等”。
 
    是啊,一个人的成长,除却自己的努力之外,还有社会上很多很多的人,无论在每个人生阶段的各个方面,都曾给予了自己与身边的人以极大的支持和无形之中的温暖与帮助;那么,时过境迁,是否应当忘记这些呢?答案自然不言自明。但是,也的的确确有人忘记了这一点!
 
    古人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琼琚:美丽的佩玉)”,这是讲做人应有的美德;又云:“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指的是厚德者始终被人尊重而事迹流传,而不讲道德及忘恩者则被人蔑视甚至恶名远扬。看来,王军鹰虽然比老知青的年龄小一些,经历的事情也少一些,但他通过社会上的磨练,慢慢悟出的道理还是很有思想内涵的;由此,我对他不由得“刮目相看”了一些,也深感他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是个真正有前途有发展的“年轻人”!
 
                     
                        姜成武(大江东去)
 
                     于2011年1月21日凌晨3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