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虚假的故事作为好人好事典型大加宣扬,不但让人有上当受骗之感,更可能损害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损害公众心目中道德文明典范应有的形象。
3月5日起,浙江嘉兴多家媒体连续报道,嘉兴平湖市53岁的保安郑菊明,现被查出肺腺癌住院治疗,八年前他资助了四川宜宾兴文县的一个名叫彩霞(化名)的孤儿,善行一坚持就是八年。报道被国内媒体广为转载,郑菊明被赞誉为“情义保安”、“嘉兴好人”。然而,四川媒体深入调查发现,郑菊明“善举”的背后,藏着一个长达10多年的秘密:郑菊明本人实为彩霞的亲生父亲!
事实真相并不复杂:大约2003年时,郑菊明在嘉兴海盐县打工时,认识了来自四川兴文县的刘小芳,已婚的郑菊明与未婚的刘小芳租房住在一起,第二年刘小芳怀孕,回四川生下一个女孩。孩子出生不久,郑菊明开始给她寄钱寄物,一直坚持至今。今年春节的一天,郑菊明与一名同事值班,同事看到了他手机里彩霞的照片,他随口搪塞说,是他资助的四川孤儿,“整整八年了”。接下来,保安队长前来了解,以前工作过的公司副总带着电视台记者来采访,嘉兴市属媒体集中报道,新媒体平台大规模转发推送,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专门作出批示:“事迹如此感人至深,请相关新媒体平台要加大推送力度,做好慰问……提前列入今年编辑的《最美嘉兴人》。”
一个从事普通工作的保安,自己的收入并不丰厚,却8年如一日资助一名四川孤儿,直到自己患病住院,意识到可能没有能力继续资助了,“才把在心里藏了8年的秘密说了出来”……放在任何一个年代,这样的故事都令人击节感佩,足以成为道德教育、文明教化的典范。只不过,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故事所说的必须是真人真事,而不是缘于有意无意地编造,否则,即便编造故事者没有特别的恶意,即便故事蕴涵的道德教化内容没有任何问题,但把一个虚假的故事作为好人好事典型大加宣扬,不但让人有上当受骗之感,更可能损害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损害公众心目中道德文明典范应有的形象。
保安郑菊明原本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是一个“小节有亏”的人,他寄钱寄物给自己的非婚生女,是人之常情主导下的正常行为,与资助素昧平生的孤儿不可等同视之。他大约只想永远守住自己的秘密,而从未想过要编造一个神话,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好人”——最初他向同事说自己资助了一个孤儿,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秘密,“如果我知道后来要登报上电视,打死也不会提这事”。他哪里知道,他“脑门一热”随口说的一句话,很快就被挖掘、整理成为一件好人好事,一个不可多得的“最美嘉兴人”,不但要登报上电视,而且还可能被树为模范人物、先进典型,供各行各业学习、景仰。若不是四川媒体从另一个角度展开调查并发现真相,真不知郑菊明现在已经被塑造成了何等高大上的人物,或许他自己都有些恍惚了,搞不懂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郑菊明向同事编造自己资助孤儿的谎言,算不是多大的过错,如果嘉兴当地媒体对他的采访能够认真一些,省市有关部门在树典型过程中能够慎重一些,比如与他资助的四川女孩及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对一些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核实,那么发现事实真相并不难,因为四川的媒体就是这样做的,很快就查清了郑菊明“善举”背后的真实秘密。嘉兴当地媒体和有关部门之所以被郑菊明所“骗”,是因为他们急于发现一件“这样”的好人好事,急于塑造一个“这样”的道德典型,郑菊明无意间编的这个故事,正好符合“这样”的好人好事、道德典型应有的要件,于是他被当地媒体和有关部门“架”上轨道,向着一个“好人”、“最美市民”的高度进发。
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少好人,发现好人好事素材,塑造模范人物典型,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题中之意,但这方面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塑造模范典型心切而患上“好人饥渴症”。如果由于主观或客观失误树了一个“假好人”典型,将对社会道德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这个教训值得认真记取。
保安资助孤儿8年竟是亲生父亲 论谎言如何变成感人故事
发稿时间:2016-04-2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53岁的保安郑菊明,八年前资助了一名四川宜宾兴文县的孤儿彩霞,善举一坚持就是八年。深入调查发现,“情义保安”的背后,藏着一个长达10多年的秘密:郑菊明实为彩霞亲生父亲!
“我对不起大家,我编的谎言伤害了大家的感情,我真诚地向大家道歉”——郑菊明
自3月5日起,浙江嘉兴多家媒体报道,嘉兴平湖市53岁保安郑菊明,八年前资助了一名四川宜宾兴文县的孤儿彩霞(化名),善举一坚持就是八年。年前,郑菊明被查出肺腺癌晚期,却仍然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彩霞。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病中的郑菊明还告诉彩霞“自己一切都好”。多篇报道出来后,国内数十家媒体转载,网友纷纷为其大义感动,赞其为“情义保安”、“嘉兴好人”等。
然而,成都商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情义保安”的背后,藏着一个长达10多年的秘密:郑菊明实为彩霞亲生父亲!
4月21日,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与郑菊明面对面时,他亲口讲述了被隐瞒的真相。其间,他几度流泪忏悔,称对不起自己的妻儿,也对不起彩霞和媒体,以及所有关心他的人。
郑菊明的“事迹”见报后,嘉兴市各新媒体平台及时进行了转发推送。
嘉兴相关部门专门批示:“事迹如此感人至深,请相关新媒体平台要加大推送力度……做好慰问……,提前列入今年编辑的《最美嘉兴人》。”
据媒体此前报道:郑菊明自称于2008年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消息,说四川省兴文县有个小姑娘名叫彩霞,父母离家出走后被一户好心人家收养,但这户人家也很贫困,小姑娘生活很窘迫。“或许是一种缘分吧,就好像一个眼泪汪汪的小姑娘站在你面前。”郑菊明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他觉得彩霞很可怜,想资助她一下,于是拿起电话拨通了报纸上留的联系方式。“对方一口四川方言,听不懂。”但他还是赶到邮局,把口袋里的30元零钱汇了过去。
郑菊明告诉当地媒体,他通过事后的电话了解,得知收留彩霞的好心人叫刘小丽(化名),其丈夫是个残疾人,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经济很不宽裕。当时郑菊明每月薪水只有800多元,他就瞒着家里,每月从工资里悄悄抽出几十元,给刘小丽寄过去,而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郑菊明一直坚持关心资助着远在四川的彩霞。
媒体报道称:郑菊明被查出肺腺癌并住院后,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能力继续资助彩霞了,为此整日心事重重。在同事一再追问下,郑菊明才把在心里藏了8年的秘密说了出来。郑菊明接受采访时说:“(他)想到了82岁的母亲,两个兄弟自会为她养老送终;想到了相伴多年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还孝顺;想到就要上幼儿园的孙子,自己总算享受了几年天伦之乐。”“想来想去,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彩霞这个小姑娘。”郑菊明告诉前来采访的多名浙江当地媒体记者,“如果撑到最后自己实在不行了,我想见见她,不然太遗憾。”
郑菊明的“事迹”见报后,浙江嘉兴市各新媒体平台及时进行了转发推送,当地媒体称“郑菊明的事迹受到了广泛关注,一片点赞声,郑菊明的病情更是牵动着读者的心。”
当地报道还称:嘉兴市民们内心的善意也被激发,嘉兴某旅行社负责人龙小红通过微信询问当地报纸:“怎么帮?”嘉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田琛表示:“我想为他捐款,略表寸心和敬意……”另据了解,浙江省嘉兴相关部门针对郑菊明的事迹专门批示:“事迹如此感人至深,请相关新媒体平台要加大推送力度……做好慰问……,提前列入今年编辑的《最美嘉兴人》。”
成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郑菊明的事迹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包括腾讯、新浪、网易等至少数十家媒体转载。与此同时,网友们也纷纷点赞,称其为“情义保安”,郑菊明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据郑菊明回忆,大约在2003年时,他在海盐县打工时认识了来自四川兴文县的刘小芳,两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很快租房住到了一起。第二年,刘小芳发现自己怀孕,而此时的郑菊明已有家室。他建议刘小芳把孩子打掉,可是刘小芳坚持回四川把孩子生了下来。
后来,两人分手,他要到了刘小丽(刘小芳四姐)的电话,由此与女儿取得联系。“其实从孩子刚出生不久我就开始给她寄钱寄物了。”郑菊明说,他之前没向媒体讲实话。
“情义保安八年资助四川孤儿”的消息不仅令嘉兴市民和网友感动,也让彩霞所在的四川兴文县某镇的相关负责人感动。“千里之外的浙江保安,情系四川山区孤儿,这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啊。”但奇怪的是,该负责人问遍了村委和学校,都说不知道郑菊明资助彩霞的事。
4月17日,成都商报记者在兴文县采访时,彩霞养母刘小丽在电话中,对郑菊明资助彩霞一事很冷淡,随后干脆挂掉了电话。在对村干部和村民们走访时,多人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彩霞其实是刘小丽七妹刘小芳(化名)的女儿,一直寄养在刘小丽家,并非孤儿。更有人悄悄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彩霞的生父正是这位保安郑菊明。”
村民们的说法,得到了刘小芳所在村村干部的证实,这位村干部找到的户籍资料显示,彩霞确系刘小芳女儿。不仅如此,另有村民表示,刘小芳家兄弟姊妹众多。刘小芳本人及多个兄弟一直在浙江一带打工。刘小丽家附近多位邻居则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彩霞的母亲刘小芳并非离家出走杳无音讯,而是每年春节都会回来看女儿。
进一步的调查确切显示,今年12岁的彩霞于2009年随母亲落户于兴文县。一份人口管理系统资料显示:彩霞的母亲名叫刘小芳,父亲叫郑菊明。
“我对不起大家,更对不起老婆儿子和女儿。”4月21日,在浙江嘉兴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郑菊明见到成都商报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道歉。据郑菊明回忆,大约在2003年时,他和几个老乡在海盐县打工,闲暇时外出喝酒玩耍,偶然认识了来自四川兴文县的刘小芳,那时刘小芳28岁,他40岁。由于同在异乡漂泊,两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很快租房住到了一起。第二年,刘小芳发现自己怀孕,而此时的郑菊明有家有室,儿子快14岁了,不可能离婚。于是他建议刘小芳把孩子打掉,可是刘小芳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她回四川兴文县她四姐刘小丽家生的,坐完月子两个月就回平湖了。”郑菊明说,此后两人分手,他后来要到了刘小丽的电话。“其实从孩子刚出生不久我就开始给她寄钱寄物了。”郑菊明说,他之前没向媒体讲实话。
关于孩子的户口,郑菊明也坦承,2009年刘小芳找他要了身份证给孩子落户,他把身份证等资料给了她。“彩霞的四姨妈刘小丽有可能不知道我跟孩子的关系。”郑菊明说,但刘家其他几个兄弟姊妹,都知道他就是彩霞的父亲。郑菊明说,后来刘小芳结婚,两人基本就断了联系,但他还是坚持每个月给孩子寄钱。“一直非常愧疚,既对不起老婆儿子,更对不起远在四川的彩霞。”郑菊明告诉记者。他为此拼命工作,就是希望多挣点钱补贴家里补偿妻儿,也能匀出点钱让女儿彩霞生活更好。
猴年正月初六,郑菊明和搭档唐力值夜班,闲下来时,他又翻出手机里彩霞的照片。看着看着,他幸福感油然而生,有些炫耀地让唐力看照片。唐力瞟了一眼,说:“漂亮啊,谁啊?是你的(女儿)哇?”搭档的话,无意中击中了郑菊明内心的秘密。但为了保护这个秘密,他随口搪塞道,女孩是他资助的四川孤儿。末了,他还有些自豪地说:“整整八年了!”
“当时真是脑门一热,就提到女儿了。如果我知道后来要登报上电视,打死也不会提这事。”郑菊明有些后悔地说。后来,保安队中队长富金祥问他资助女孩的事时,他以为随便说两句谎话就能搪塞过去,“反正要离职了,哄他们一下也没啥问题。”但接下来的事,出乎他的意料。2月底的一天,郑菊明正在平湖中医院住院,他原来工作过的公司副总等多人前来看望慰问他,同来的还有平湖市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看到摄像机对准自己,完全懵了。”郑菊明说,当时爱人和儿子也在场,他曾想过要不要说实话,但“老婆和儿子怎么受得了”。短暂考虑后,他决定继续说谎,以为这事以后会不了了之。“后来报纸上(的报道)也出来了,我心想:完了,这事迟早是要穿帮的。”郑菊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后来,随着更多媒体的关注,事态并未不了了之,反而愈演愈烈。当地不仅号召市民向他学习,还要评他为“最美嘉兴人”。郑菊明说,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越来越害怕,经常睡不着觉,不知道哪天真相水落石出,会伤害大家。
“我对不起记者,也对不起公众。”郑菊明说,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说谎。事到如今,郑菊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会尽快把实情告诉妻儿,“我要给他们下跪认错,忏悔我的罪过”。更让他纠结的是,要不要把实情告诉远在四川的女儿。对于此前他最期待的与彩霞见面,他改了主意:“现在这种局面,我不想见女儿了。”他说,他只希望女儿不要受此事件影响,好好读书,快乐成长。
采访结束时,郑菊明坚持要送成都商报记者出医院。“我对不起大家,我编的谎言伤害了大家的感情,我真诚地向大家道歉。”郑菊明说,把真相说出来,反而让自己感觉很轻松。
两个月新闻大反转 一则谎言如何变成一个“感人故事”?
谎言出炉2月中旬
郑菊明随口向同事编了个资助四川孤儿的谎言,保安队负责人富金祥将此事报告单位领导,并向平湖市广播电视台提供线索。
“新闻”诞生3月5日
当晚,平湖广播电视台民生直通车“身边好人”栏目播出新闻节目《患癌保安助养四川女童八年付出不求回报》,同时播出《记者连线彩霞抚养人追溯8年助养深情》。
报纸跟进3月6日
嘉兴日报(平湖版)刊发《听身边人讲述“活雷锋”故事》系列二:保安大叔资助贫困女童八年。讲述人为富金祥。报道内容与前一天电视台的报道基本一致。
微信转发3月7日
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旗下的微信公众号“看平湖”发布消息《平湖53岁保安默默无闻助养四川女童长达8年,如今自己却检查出肺癌晚期》。
媒体转载3月16日
浙江在线和网易电子杂志《最美》相继转载嘉兴在线新闻网的消息《资助四川贫困女孩8年,患癌的嘉兴保安想让这份爱接力下去》
成为榜样3月30日
南湖晚报以《最美的秘密八年的牵挂》为题报道此事。嘉兴号召市民学习郑菊明,“嘉兴发布”、“嘉兴在线”等新媒体平台也进行了转载推送。4月1日,南湖晚报再次刊发报道称郑菊明患病后仍在向他资助的四川女孩编造“美丽谎言”,被中国文明网嘉兴频道等转发。
继续追踪4月13日
钱江晚报刊发新闻《身患绝症,保安大叔最放不下她——这个千里之外的陌生女孩,他已经默默资助了8年》,继续追踪此事
商报调查4月17日
成都商报记者前往兴文采访“受助孤儿”,发现事情另一面。随后,郑菊明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真相浮现4月21日
成都商报记者找到郑菊明,他亲口讲述了谎言背后的全部真相,孤儿实为他的亲生女儿,并忏悔致歉。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彩霞、刘小丽、刘小芳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