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学打字 创公益网站助人举办寻亲会 让两百家庭团聚
13年来,她放下年盈利十多万的生意,揣起寻亲信息,为天下孤儿找寻亲人。
57岁高龄,她自学打字,创办寻亲网站,终日埋头于网站管理和信息发布。
因为她的帮助,200多个家庭得以团聚,其中不乏失散51年的孪生姐妹。
她为之欣喜,也藏不住悲伤。她的妹妹52年前被弃他乡,音信杳无。
“他们像寻找自己的父母一样,为那些焦急的子女远走他乡。他们的足迹撒遍了大江南北,为那些走失的亲情一一寻访。”
这是2012年12月4日她获得央视“2012年度法治人物”的颁奖词。她,就是“寻亲大姐”吕顺芳。
投身公益牵挂网站更新
2012年11月26日夜,吕顺芳走进北京西郊的一家酒店,经过连日的节目录制,她的脸上带着疲惫。
此刻,她终于可以长出口气了,过了当晚,她便可以坐上返回江苏省宜兴县官林镇的火车,坐回她熟悉的电脑前。“来北京这些天,网站又有好多信息没更新了。”吕顺芳说起自己创办的寻亲网,突然来了兴致。
这个名叫“吕大姐寻亲网”的公益网站,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所有注册者均为实名,网站所有注册和发布的信息,都是我审核过的。”吕顺芳说,她将网站管理视为工作。
她今年62岁,头发花白,看书写字都要戴上老花眼镜。但说起自己走过的13年公益寻亲路,她却神采飞扬,将故事娓娓道来。
饥荒所迫妹妹被遗弃他乡
故事还要从吕顺芳幼时说起。
1950年,吕顺芳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南庄村。在她三年级时,一场饥荒侵袭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吃顿饱饭,成为当时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
为寻求生机,村民们闻风而动,纷纷将自家孩子送到外地有饭吃的地方遗弃。后来,“上海有饭吃”的消息,如同瘟疫一样四散开来。
消息传到了吕顺芳母亲谢秀妹的耳中,她也决定把最小的女儿吕雅芳送到上海。
吕雅芳当时刚满两岁,因为营养不良,一直不会走路。
这天一早,谢秀妹抱着吕雅芳离开家门,坐上了中转前往上海的轮船。“雅芳当时还穿着一件棉袄。”妹妹离家的具体日期,吕顺芳已无法想起,只依稀记得那是1960年的春天。
从此,妹妹消失在吕顺芳记忆的尽头。
感同身受决心为孤儿寻找亲人
抵达上海,已是傍晚时分。
谢秀妹抱着女儿,走到了一座气派的房屋前。她将吕雅芳往台阶上一放,从怀里掏出预先备好的烧饼:“雅芳,你坐在这吃,妈再去给你买一个。”
谢秀妹转身离去,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人群中。
“母亲不回头,是怕被警察看到。”吕顺芳说,虽然母亲当时走得坚决,但很快就后悔了。等她第二天再返回原地,被附近的邻居告知“孩子当天就被送往北方去了”。
吕雅芳从此音信杳无。
一晃20多年过去,吕家生活的改善,加剧了老人对失散女儿的思念。偶尔散步时,看到别人家盖起了新房,谢秀妹会突然冒出一句:“要是雅芳在家的话,也不会比别人差。”
吕顺芳深深记住了这句话。她安慰母亲,自己一定会把妹妹找回来。
转机,终于在2000年出现。
当年,一批唐山孤儿来到上海寻亲。令人惊喜的是,其中有个叫郑兰芬的,与谢秀妹相貌相似,且年龄也与吕雅芳大致吻合!
她会不会就是自己失散40年的妹妹?
此时,唐山寻亲团中只有郑兰芬一人有所反馈,这一消息在寻亲团中炸开了锅。央视将吕顺芳的家人和郑兰芬请到了北京演播室。
鉴定结果终于揭晓,郑兰芬和吕顺芳并非亲生姐妹。节目录制结束,沮丧的吕顺芳就要离开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现场80位唐山孤儿围上前来,纷纷拉住吕顺芳的手不放:“大姐,拜托你帮我找找我的亲人吧。”
演播厅里,灯光淡去,哭声四起。“他们与我的妹妹一样,都是大饥荒时期被遗弃的孩子。”吕顺芳不禁流泪,她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这些孤儿找到亲人。
放弃工作一心建起寻亲驿站
回到家乡,吕顺芳进京寻亲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电视台也赶来拍摄,周围十里八村前来寻亲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每当有人前来寻亲,吕顺芳就播放录像带给人看。如果寻亲者从中发现疑似亲人,她就把录像带倒回去,一遍遍反复播放。
与此同时,来自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东北等地的寻亲者纷纷给吕顺芳写信,资料像雪片一样不断汇集。
更多的人选择给她打电话。接起电话,往往还没听见说话,听筒里就先传来一阵哭声:“吕大姐,我也是上海孤儿……”
因为接听电话太过频繁,没过几天,她的声音就变得嘶哑。
吕顺芳把收到的两三千份资料分类,“寻亲驿站”就此建成。吕顺芳也从此放弃了年盈利十多万的生意,每天埋头于信息登记、资料整理和各方联络。老伴主动挑起了家务重担,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施以援手 孪生姐妹相识34年终相认
2006年春,一个来自河南洛阳的电话打到了吕顺芳的家中——“吕大姐,我们姐妹俩是对双胞胎,也是上海孤儿,想让您帮忙寻找家人……”
吕顺芳握着电话,被其中曲折离奇的故事所吸引。打电话的人分别叫王玲霞和买巧玲。她们两人住在洛阳城中仅一河之隔,因为长相酷似,总是被同学认错。
14岁时,王玲霞和买巧玲终于在朋友的撮合下相见。她们彼此这才知道,在一河之隔的对面,原来还有一个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姐妹。可再一问,两人生日却对不上。王玲霞比买巧玲整整大了半岁!
可两个小姑娘还是成了好姐妹。
随着彼此养父母相继去世,王玲霞和买巧玲寻亲的愿望越发强烈——“我们到底是不是双胞胎?”“我们的亲人又在哪里?”
当地媒体一条“寻亲大姐吕顺芳公益寻亲”的消息引起了她们的注意,怀着忐忑的心情,她们拨通了吕顺芳的电话。
吕顺芳被她们的故事深深感动,挂断电话,她立即与江苏电视台取得联系。在吕顺芳和媒体的帮助下,2006年5月,王玲霞与买巧玲在河南做了DNA鉴定。
一周之后,当听筒里传来“王玲霞和买巧玲一定是孪生姐妹”的声音时,王玲霞和买巧玲相拥而泣。原来,和自己朝夕相处34年的姐妹,竟真的是自己的亲人!
擦干喜悦的泪水,王玲霞和买巧玲又有了新的困惑:“我们的亲人又在哪里?”
她们的目光,又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吕顺芳身上。
多方联络助姐妹失散51年后回家
带着姐妹俩的困惑与渴望,吕顺芳开始四处奔走,联系各方媒体。
双胞胎姐妹的故事传开后,先后有十几个家庭与吕顺芳联系前来认亲。但经过DNA比对,都被一一排除。
经过一连串的希望、等待和破灭,王玲霞和买巧玲深感失望,她们打算就此放弃。
沮丧的她们此时并不知道,在距洛阳800公里外的江苏句容市,她们的哥哥贾学庆也正在寻找她们。
贾学庆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吕顺芳举办寻亲会的报道,并见到了王玲霞姐妹的照片。他激动地拨通了吕顺芳的寻亲热线。
2010年11月,贾学庆的血样被送至北京。鉴定结果显示,贾学庆和王玲霞、买巧玲正是亲生兄妹!
此时,这对双胞胎姐妹已和亲人整整失散了51年。
而这,不过是在吕顺芳帮助下重逢的200多个家庭之一。
也就是从2006年起,吕顺芳搭建起一个免费的寻亲平台,开始在各地举办寻亲会。每场活动,都有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孤儿和家长前来参加。
创办网站自任网络管理员
几年下来,吕顺芳帮人寻亲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2007年,在寻亲志愿者的技术支持下,“吕大姐寻亲网”应运而生。
寻亲者可以在网站中的论坛随意交流。时间一长,问题来了,论坛里充斥着广告,就连注册用户也纷纷用起了网名。
吕顺芳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时年57岁的她开始学习打字和聊QQ,不到两个月,她就熟练掌握了各种上网要领。
因为管理不善,寻亲网曾被多次关停。而每关停一次,就要遗失大量信息。吕顺芳急得四处奔走:“我这是公益网站,不能关停。”
有人一语道破症结所在:“网络论坛得有后台审核,否则就失控了。”吕顺芳恍然大悟,又让志愿者增设后台程序,并亲自做起了网站管理员。
自从吕顺芳担任管理员以来,网站再没出过乱子。
心愿未了愿更多家庭团圆
网络上的海量寻亲信息让吕顺芳更加忙碌。早上6点刚过,她就坐到了电脑前,晚上零点之后才关机睡觉,除过吃饭睡觉,她整个人全天都扑在了网上。
时间一长,她落下了胃病。老伴没办法,只好加倍用心照顾好她的衣食起居。时至今日,吕顺芳设在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的寻亲基因库里,已有了两千多位寻亲者的基因数据。
如今,62岁的她心愿未了:“我希望能够找到妹妹,让我86岁的父亲在有生之年能见到亲人。”
2012年12月4日,央视《法治的力量——2012年度法治人物揭晓暨颁奖典礼》上,作为寻亲志愿者代表的吕顺芳,当选为法治人物。
手捧奖杯,她说:“我想让天下更多的家庭能够团圆!”
相关链接:央视2012年度法治人物揭晓
12月4日晚,央视《法治的力量——201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落下帷幕。湄公河案专案组、刑诉法专家陈卫东、“嫣然天使”负责人李亚鹏、寻亲志愿者群体、“最美学警”李博亚、公益律师佟丽华,以及候鸟守望群体等入选年度法治人物。
文并摄/蒲晓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