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夏县的回忆 (十)

时间:2010-03-28 03:3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74次

 

   刚去那些年的夏天,都能看到一个景象——这是老舍描写大杂院的景象:院儿里一群孩子,谁也分不清都叫什么名,男女倒好分,能光着的就都光着。这个描写不假,大约是53年,或是55年,去菜市口保安寺街的外公家,胡同里还有比我大的十来岁孩子,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在外面跑。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中也描写过小队员搀和在光腚孩子一起。七十年代村里还是这样。不过比起老舍的描写还稍文明了一些,那就是,女孩子基本没有,都是些男孩儿。
    有些男孩都上学了,还会在最热的时候光着眼子到处乱跑。光是乱跑也没关系,男孩子虽然还离具备生育能力尚早,但那个“家什”却已经会有了挺起来的功能。挺起来的时候,孩子自己不懂得,却让孩子的家长感到非常尴尬。
    我们院的“三毛头”,就因为一次现了这个眼,就从此被剥夺了“光”权。这个“三毛头”,是知青给起的外号,刚到村里的时候才四岁,但是却令人惊奇地会抽烟,为得到一个烟屁可以不论辈分年龄管任何一个男人叫“亚”(爷爷)。淘气得出了格,别看年纪小,打架可是孩子们没有不怕他的——敢下家伙是他的特点,抄起什么都敢打,没家伙也随手捡石头、料角。
    他那头发早就擀了毡,知青给他理发的时候故意在脑瓜顶上给他留了三绺,并因此叫上了“三毛头”。
    一次我正在灶房准备做饭,三毛头进来问我要火,我以为他嫫做饭没火柴了,没想到他在背后问我:忠!吃烟吗?意识中觉得这捣怂又在出什么坏主意,就故意答道“吃哩!”。没想到这小子认真地递过一根烟来,目光和表情非常真挚。
    那时候村里的代销点,可以把烟拆开包论枝零卖,三毛头不知道哪儿得到几个“分分洋”,就买了那么两、三根烟。
    说老实话,看到他手中不过就那么两三根烟,我怎么舍得要!可那表情确实非常真挚诚恳。我抱起他来,让他帮我把烟点着,心里真是有无限的感慨!人小,还真懂得讲义气呢。那诚恳的眼光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
    三毛头上学以后,老师安排他当了红小兵头头,是“懒怂当队长”效应的结果。村里有个“懒怂当队长”的哈数,就是大家都选谁也管不了的最懒的家伙当队长,让他自己管自己。
    三毛头大了以后在天津当兵,我从唐山特地去看他。五大三粗的他,直率、诚恳,还是那么地讲义气。
    其实《身边的小芳》中有很多虚构,明眼人应该看出,这篇虽然贯穿一条“红线”,但实际上是通过这个故事大致描写我们插队那里知青的生活和劳动。
    老队长的女儿叫爱仙,刚刚到农村的时候她刚刚13岁,还在学校读书,但身高马大,稍胖,相貌一般。和别的女孩不一样的是,她一直没有人带着去外村相亲定婚。因为老队长无亲生儿女,这个女儿也是抱养的,始终的计划就是要招个倒装门的女婿。住在老队长家的窑洞里,很多村里的乡亲都认为那是“老忠的口”。老队长对知青很不错,对老忠更是另眼相待,每当我到老队长家谈知青的事情时,那姑娘也是格外殷勤。不敢说人家就是那个意思,但也不排除有那个意思。
    老队长最后从垣曲招来一个上门女婿,倒是身强力壮,也能从岭上担一百五六十斤的柴担,干日常的农活和老忠在村里也有得一拼。但手脚不干净,总爱小偷小摸。一次把锁门的铁环撬开偷了队里的棉花,那时候老忠恰好是保管,有人就传说老忠知情不报,因为一直和老队长、队长大娘关系密切。老忠对大家说:我要知情就干脆给他钥匙了,何必让他撬门环?
    爱仙很可怜,未满三十死于难产。老队长1978年死于胃癌。这个女婿最终和老队长家不和,跑回了垣曲。很长时间只有队长大娘一个人带着爱仙的两个幼小的孩子。
    村里性格相貌最可爱的两个小姑娘一个叫丑兰,一个叫菊花,这就是“丑花”名字的来历。《身边的小芳》中主要是丑兰的事情。丑兰家是村里最文明的家庭,丑兰嫫手巧,虽然家人也都是从上到下的土布衣裤,但她家的人穿出来不仅合身得体,而且总是干干净净。丑兰嗲也是村里最精明强干的人物,不管干什么活都属他最有诀窍,老忠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菊花嫁给了丑兰的哥哥,丑兰嫁到外村。可以说,这个《身边的小芳》最接近的原型不是别人,就是丑兰。
    虽然老忠从刚刚下乡那天起,就从精神上和物质上一直在做着一辈子在农村的打算和准备,但决不唱什么“一辈子扎根”的高调。老忠始终不相信这么多知青全都要“扎根”,也不排除要有部分永久留在农村,自己很可能就属于这部分。可是老忠我,也还是不甘心真的留在农村。县里帮忙写材料或什么演出、比赛之类老忠统统不去掺和,出头露面的事情能躲就躲。老忠不想在农村安家,所以也不可能在村里找老婆,只是觉得应该让别的知青先走,我,还能坚持。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