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回顾插队生活

时间:2008-06-26 03:3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937次

 

    没有插过队的人,很难想象出插队生活的艰辛。

    一个17、8、9岁的孩子,乳臭未干,刚刚从学校毕业,有的还在就读,就义无反顾地走出校门,响应国家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场轰轰烈烈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运动席卷全国。就在国家贫穷,农村更贫穷的大背景下,一批受过初中、高中教育,毕业的、未毕业的青年,奔赴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或军垦建设兵团、或农场、或农村插队。到革命圣地延安插队,只是奔赴农村广阔天地战天斗地青年中的一部分。

    革命圣地延安,是毛主席战斗过十三年的地方,是消灭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的摇篮,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革命精神的发源地,多么让人向往的地方。

    一批青年满怀豪情、壮志凌云、意气风发的来到延安,被组织,仨一群两一伙的分配到遍布在群山的沟沟岔岔中的各个公社、大队、自然村落里。半山腰的土窑洞就成了青年们的家。出门见的是山,抬头看的是山,群山环绕,摸爬滚打在深山里。羊肠小道曲曲弯弯、上上下下,宽宽窄窄,对面能讲话,握手需半天。夜晚,寂静的山川里,偶尔传来几声狼嚎、犬吠。土窑洞里,萤火虫般的煤油灯,照亮一块角落。几个青年人围坐在一起,议论着将来的问题。欢快、好奇、激动、活泼了一个正月的年轻人们,热情逐渐的冷却,生活要自立了,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了,一种完全新鲜的生活开始了。

    插队的头一年,国家还以每人30斤原粮的定量供给,好像是麦子、谷子算细粮,占百分之二十,玉米等五谷杂粮算粗粮,占百分之八十。由于都是原粮,买回来后要自己加工成可食用的米、面等。记得还发给每人每月生活费10元,这10元钱要用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销上,还要用在加工粮食、日常生活用品上。就这10元钱,太紧吧了,要不是五六个人一个灶,集中起来使用,真不知咋样生活下去。既然要自己开灶了,先买些米、面、菜、食用油、盐、柴火、煤炭、点灯油等等,这一批东西能使用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但生活费却用去了三分之二。一个月过不下来,以后该咋办呀。还好,有大家推崇的、比大伙大1、2岁的老兄当管家,听他的吧。从此,米、面用的差不多的时候,就要推碾子、拉磨;吃水要到山下的水沟里挑;用柴火要自己去山里砍;一些日用品要到离村30里左右的供销社去买,一切都要自理。农活一开始忙,人家也就顾不上用再多的精力来照顾这些知青们了,这也是常理。农活也同样要自理,像铡草、掏地、犁地、送粪、拿粪、点种、锄地、镰刀收割、担担子、背背子等等农活都要从头学起。有的有把子力气就可以了,有的还真需要点经验技术。就这样开始在地里刨食,争工分分口粮。这些城里娃,也像模像样的找块毛巾围在头上,拿条绳子系在腰间,模仿着说些当地的语言,与当地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披星戴月地战斗在穷山沟沟里。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