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单一的个案不应该过度阐释,但这件事至少说明:在年轻一代中,道德的种子仍在生根发芽,诚信的力量仍在感化心灵,勇于承担责任而非懦弱地逃避责任仍然是可见可感的行为方式。 近日,江苏扬州扬大附中的一名中学生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剐蹭到一辆路边的轿车。他在原地等了半小时没等到车主,就留了一张字条说明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留字条的男孩叫徐砺寒。他说“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这是很自然的”。此事被发到微博后引起网友热议。 说起来只是一件小事,一个不小心犯了小错的孩子,诚实地面对过失,勇敢地承担责任。但偏偏是这样一件事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和媒体的褒扬,说明它的确触动了人们的敏感神经,戳到了人心的某处柔软。按照传统的为人处世哲学,这名学生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得到了超乎寻常的追捧,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类似的情境下不做该做的事,不负该负的责任。 中国是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但并不是汽车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有的司机一上车就成“急性子”,在马路上乱并线、乱超车、乱摁喇叭。有的司机走到哪儿都不把自己“当外人”,不怕马路牙子,不怕阻断交通,随处违章停车。有的司机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没有摄像头就闯红灯,撞了别人车能跑就跑。开车人没有自律和担当意识,而行人也并非全然遵守交规:尽管眼前的路口显示着红灯,但凑够一堆儿就敢过马路,把绿灯照耀下的车流截断。司机抱怨行人不听指挥,行人抱怨司机不守规矩,似乎都有充足的理由指责别人,然后以自己的不守规矩“反制”别人的不守规矩,这种彼此对峙和自我放任,是对守法观念和责任意识的莫大伤害,久而久之,会让所有人处在莫名其妙的“吃亏”心理中:任何时候是世界亏待了自己,而自己不必为他人承担责任。 事实上,当人们普遍讲文明、讲诚信、有公德、守规矩时,社会的生产、交易、管理成本是最低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至简的。在古风融融的时代,曾经出现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那是因为社会上的人普遍有着高度的自律和互信。而当人们彼此猜忌、尔虞我诈、各行其是、互不援手时,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增加了无形的成本:既要与对方合作共事,又要防范和留有后手;既想借重对方拥有的专业知识,又怕掉进对方布下的专业陷阱;想结交真正的朋友,又怕感情遭遇欺诈;想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又怕对方抓住辫子小题大做……在一种缺乏互信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恨不得变成所有领域的专家,都盘算着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似乎非如此不能避免吃亏上当。他们浑忘了:大道至简,当每个人都不愿意回归单纯时,世界也就变得无限复杂了。 剐车之后留字条的男生,好就好在他遵循着基本的因果关系,执守着简单的诚信法则,保留着难得的道德自律。他觉得剐了车就得给人修,这一点天经地义。当越来越多的人感叹世风浑浊时,一个半大孩子用他的行为诠释着正道直行,这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事情。虽然单一的个案不应该过度阐释,但这件事至少说明:在年轻一代中,道德的种子仍在生根发芽,诚信的力量仍在感化心灵,勇于承担责任而非懦弱地逃避责任仍然是可见可感的行为方式。 一事当前,先算利害,成了某些人无声的律令。一事当前,先问曲直,是字条男孩的个人选择。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这个天性不能少了责任和担当意识的框正,如果总是放纵“小我”、一味利己,社会的道德底线无限下沉,所有的人都会成为污浊之世的受害者。若能积聚人心中善的因子,汇集社会中飘动的正能量,一点一滴,从我做起,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所有的人都将从中受益。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二班学生徐砺寒 “诚信”是件重要的“小事”
文/新华社“中国网事” 记者 蒋芳
车子被人撞了,肇事者不见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恼火。江苏扬州一名高中生在撞坏私家车后,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并留下联系方式。小小的一个举动引来众多关注,相关微博的转发量达到近万次,感动了无数网民。 车主凌先生在网上发帖称:“孩子,谢谢你,你让我们这些被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被好好清洁了一回,让我获得了久违的感动。”
撞车留条自然 面对赞誉淡定
在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二班的教室里看到徐砺寒时,他正埋头准备下午的期中考试。看到举着照相机追拍他的记者,17岁的大男孩报以羞涩一笑。 11月2日下午,徐砺寒骑着自行车上学,途中不小心剐蹭了路边停着的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当时吓了一跳,但也真没多想什么赔不赔得起的问题。只想到我撞坏了别人的东西,就必须要承担责任。” 为了向车主道歉,徐砺寒在原地等了20多分钟,但车主一直没有出现。眼看快到上课的时间了,徐砺寒身上正好没带笔,只好到附近的书报亭借了一支笔写下字条:“尊敬的车主:我是扬大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字条后边还留了联系电话。 “没想到,刚写完纸条车主就过来了。我跟他说明情况后,他笑着对我挥挥手,说不要我赔偿,让我赶紧去上学。”徐砺寒这才如释重负地离去。 随着“诚信中学生”的故事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徐砺寒出名了。但他一直表现得很淡定:“从开始到结束,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普通的事情。因为是我自己闯了祸,有过失,留下承担责任是应该的,是自然而然的。” “孩子比我淡定多了。”徐砺寒的母亲周女士说,“我们其实也没有特殊的教育方式,也不希望因此受到太多关注,只希望社会上的人都能做到诚信。” 徐砺寒的班主任李玲老师听到自己的学生做了这件事并不惊讶,“班上不少学生也表示就该这么做啊,他们都没有想过要逃避。我觉得,通过这件事要反思的反倒更应该是大人们。”她说。
经历了误会 与“震惊”的车主
记者辗转找到被撞宝马车车主凌先生,他说:“感动我的这件小事,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反响。” 当日,凌先生跟几个朋友聚餐吃到了下午2点多钟,取车时发现自己的车被剐蹭了,后视镜也碎了,而一个学生正跨上自行车要离开。凌先生的朋友第一反应是这个学生打算逃走,赶紧叫住了他。 “那个学生被叫住后没有辩解推卸责任,反而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旁边报亭的人告诉我们,说这个孩子在这里等了你们快半小时了,因为上课要迟到了,才贴了张字条。”凌先生告诉记者,“我这才注意到车窗上贴上的这张字条。当时突然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好,简直是‘震惊’。然后,就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催他赶紧去上学。” 回家后,凌先生在网上发帖讲述事情的经过以及对自己内心的触动。而对于修车费,凌先生则表示不会索要,“他的品质比金钱更可贵”。
社会正能量 由许多“小善举”构成
一个“算不得好人好事”的举动,引发了一系列鼓励和赞美:当地一家汽车修理公司表示愿意无偿修理受损的宝马车;网民纷纷感慨“孩子的心灵才是美好善良的,他的举动给了成人世界一股清泉!”“此事仁义礼智信俱备,好车主,好孩子!”…… 随手一张纸条为何引发如此大的反响?这令很多网民深思。网民Jane-瞬间表示:“诚信!人和人之间应该多一点真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互信。冬天要来了,不要让大家的心也感到寒冷。” 还有一些网民表示,类似的好事其实我们身边也并不缺少,但总觉得它“小”或者“应该这样”,就忘记了赞美。网民“达芬奇的奶酪”说:“7月的时候,我和表弟在小区里面发现一辆被撞的大众车车窗前面也贴着这样一张纸条。这说明这样有担当的人还是很多的。” 有网民表示,社会正能量应由诸多“小善良”与“小美好”构成。“除了好学生、好车主,还有好修车行,以及更多受徐砺寒感动而去做更多好事的人们……这就是一种良性互动与循环。感动催生了互动,互动增强了互信,互信将促进和谐,和谐则让人际关系愈加友善,社会愈加美好。”一位网民评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