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推算天干,把公元纪年的年数先除以60,用所得的余数再减去10的倍数,所得一结果,从天干倒数第三位的“辛”开始往后数(公元元年为辛酉年)刚才的结果数,数到癸再回头从甲开始数,即得天干;再推算地支,依然用刚才所得的余数减去12的倍数,所得一结果,从地支倒数第三位的“酉”开始往后数刚才所得的结果数,到亥再回头从子开始数,即得地支。两次所得的天干和地支就是公元纪年换算出的干支纪年。公元纪年如果能被60整除,没有余数,则为辛酉的前一年,即庚申年。 换算举例如下: 例一:求公元1894年的干支。 先除以60,尚余34。 算天干:34-30(10的倍数)=4,从天干倒数第3位“辛”开始数4,即是辛1、壬2、癸3、甲4。 算地支:34-24(12的倍数)=10,从地支倒数第3位“酉”开始数10,即是酉1、戌2、亥3、子4、丑5、寅6、卯7、辰8、已9、午10。 将天干的甲和地支的午合起来就是甲午,即公元1894年的干支纪年是甲午年。 例二:求公元180年的干支。 180是60的整数倍数没有余数,不需从辛酉向后数。那么干支就是辛酉的前一年,即庚申。公元180年的干支纪年是庚申年。 如果要换算公元前的纪年,计算方法跟上述同理,也是以上述的庚申为标准(公元前一年为庚申年),所不同的是从庚或申往前数。庚申恰好都居于干支的倒数第4位。没有余数,就是庚申的后一年,辛酉年。 口诀如下: 元后倒三往后数,元前倒四往前数 * 此方法刊于中华书局出版的2001年5期《文史知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