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0年代发行国库券时的财政内情
张加伦/述 徐馁之/整理
1979年、l980年连续两年出现巨额赤字。我们以前的基本原则是收支平衡,不打赤字。连着出赤字,中央也恼火了,研究怎么办,可能就想起建国初期发公债的事儿了,财政部领导可能想不出什么人了,就说起我1951年从天津工商学院财会系毕业就分到了预算司,是预算司的老人了,就把我从政治部调回来,预算司就是搞收支平衡的。
把我叫回来以后,我说,我过去没搞过债务工作。司里说,你虽然没搞过,可是现在别人也抽不出来呀。我说,还有个梅家谟,50年代他就是办公厅公债处的,如果有可能就想法子找到他。一打听.他正在张家口一个钢铁厂当会计,这样就有了两个人。
后来司里又跟我说,看来,要搞对外开放了,你还有外债的事儿呢。我说,搞外债要懂外语,预算司有个现成的人:左本俊。这样,我们三个人组织起来,对内叫“债务处”,对外保密。债务处是1979年下半年成立的,我是副处长,没有处长。我们在财政部楼里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筹划着一桩不可等闲视之的事情。
恢复国债,还有个起名字的问题。1950年发的是“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年到l958年叫“经济建设公债”。左本俊查了国外资料,他说,美国像这种性质的债叫“国库券”,又说,国库券就是一年期的,不超过一年,短期周转的。后来部里开办公会议决定起名“国库券”。考虑怎样偿还,偿还得太快不行,这几年经济缓不过来,l0年吧,又怕太长,所以最后决定,“国库券”从第六年还本付息,每年还五分之一,抽签。
本来想1980年就发,一个是筹备来不及,一个就是研究资金来源,拖来拖去,所以1981年才开始。
原以为老百姓不容易买,所以定成单位买。可是没想到,计划发行40亿.实际完成48亿元,其中一千多万元是老百姓买的。发行的时候地方就反映:有的老百姓也要买,怎么办?开始只打算对单位。国库券券面都是大额的,没有小额的。老百姓一共买一千万元,一个人才多少?所以赶紧让人民银行设计,加印小面额的。
从1981年开始发国库券,在头七八年里,第一年完成最好,超额20%。后来是一年不如一年。
国库券发着发着,就发不下去了。大概是l984、1985年,地方上反映,偿还时间太长。有的说,我买了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我活着的时候拿到本息!还有的说,你老这么发,有完没完呐?头一年、第二年,我是爱国,我豁出去了,我拿我的积蓄给你们。年年这么来,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有个省反映,他们的同志在小商店排队买东西,听见两个小青年——工厂的工人发牢骚,一个说,嗨,你这回拿工资拿了多少?另一个说,唉,我工资袋里头少了30块钱,再一看,有个条儿,是什么?30块钱国库券!不是我要买的,叫他们扣了30块钱!
那时候,包括部长们讲话,我们发文件,都强调“自愿量力,不要强行摊派”。可是实际上就有这种情况,根本不告诉本人,愣扣。要不然完不成任务。
1986年开始兑付,抽签还本付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那时候专业银行少,银行一般都设在县城。我记得没多久,见到一封人民来信,这个老百姓家住山区,他说,我从山沟沟里头乘汽车,噔噔噔噔跑到县城,结果县银行大门上贴个条儿:“星期一三五办理,星期二四六不办理”——那时候一星期就休息礼拜天,今天是“双”,不办。我花这么多车钱跑来,你还不办理!他就气得不要了,当场把国库券撕了,说,我永远不买了1
1988年,我们试行不分配任务.摆在银行柜台销售。可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个试验失败了,那年只完成了发行计划的40%。
从1981年开始,头几年“条例”都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老百姓说:我买了国库券是为了爱国,但是买了以后呢,活钱变成了死钱。
为了解决“死钱”问题,我们和人民银行一起搞了个文件,从l985年开始,允许用“贴现”的办法,兑付没到期的国库券。再往后,也是借鉴国外经验吧,最彻底的办法是让国库券上市场流通。
《口述历史》《文摘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