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尝试,记者终于打通了一位缅甸华侨粟先生的电话,他向记者讲述了遭遇热带风暴的亲身感受和仰光华人社区目前的情况。 ■“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暴” “5月3日凌晨两点多,忽然刮起大风,我们全家人都从睡梦中醒过来。当时风大雨大,可以听到呼呼的风声,很多窗户被吹开,不少玻璃都碎了,我们吓得不敢出去。到了上午,风稍微小一些了,我出去看了一下,看到路边的大树倒了,地上有很多电线,有的房顶被吹掉一半,有的全部都被卷走了。”粟先生住在仰光华人社区的一栋8层的居民楼里,已经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暴。 粟先生告诉记者,他通过广播了解到,此次受灾最严重的是低洼和海边地区,仰光的华人主要居住在城东部的拉塔区,该区多是两层小楼或是七八层的楼,修建得比较牢固,虽然风暴对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影响较大,但华人华侨的生命安全没有受到威胁,大多数人还是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华人华侨团结互助 遭遇风暴后的几天,仰光的电力、供水一度中断,电话网络也不能使用,粟先生说他们无法和外地或外国的亲人取得联系。他回忆说,3日、4日两天是最艰难的,他们一家5口人不敢多出去,在家里用煤气炉做饭。仰光的食物一夜之间价格飞涨,他们主要用家里储备的粮食。好在不少华人家中有小型发电机,可以满足家庭用电需要,所以没有像媒体报道说的那样去抢购蜡烛。由于城市供电系统受到破坏,电力水泵无法正常运转,所以用水受到影响,不过政府组织了水车,每天为百姓送水。 中国红十字会将向缅甸红十字会提供3万美元的现金援助并计划提供3万美元的物资援助,以支持缅甸的救灾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致电缅甸红十字会,对遭受热带风暴灾害地区的人民表示问候。 王部长告诉记者,红十字会目 王部长告诉记者,红十字会目前还没有发起募捐行动,所以暂时不接受社会捐款。也有个人和企业表示愿意为缅甸灾区捐药捐物,但按照国际惯例,实行海外物资援助时要征得当地红十字会的同意,以确定受灾地区需要的物资类型。他说,风暴过后,运输救灾物资到缅甸最可靠的方法是空运,他们正在和中国民航商议空运物资事宜。 由于缅甸通讯设施还没有完全恢复,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和缅甸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王小华部长说,他们已经收到缅甸红十字会发来的感谢信,感谢中国红十字会的慰问和援助。 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将在今天召开理事会,号召缅甸归侨为缅甸受灾地区捐款,用实际行动送上对遭遇风暴袭击的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慰问。据悉,全部捐款将转交给缅甸驻中国大使馆,再由使馆送抵缅甸国内。 此次捐款活动是由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粟秀玉女士发起的。粟女士今年79岁,是60年代归国的老华侨,离休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缅甸语教授,自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成立以来一直担任会长。 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粟女士说,得知缅甸遭遇风暴后,她非常着急,不仅有很多她的家人、朋友和学生在缅甸各个城市生活和工作,也因为她在那里出生、成长,对那里有深厚的感情。“刚知道消息后,我就给缅甸打电话,但是怎么也打不通,我一晚上都没睡着觉。”直到6日中午,她才和中国驻缅甸使馆以及部分家人取得联系。 得知仰光的华人华侨没有人员伤亡,粟女士很欣慰,但她也为受灾严重的百姓担忧。她说缅甸是热带国家,有些地区房屋简陋,并不像华人社区的房屋多用钢筋水泥建成,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是损失最惨重的。“我个人的能力有限,我希望动员所有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的会员为灾区捐款。” 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5月2日刚刚举行过二十周年的庆祝仪式,目前有会员324人,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缅两国友好。 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开始援助行动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已经开始在仰光受灾地区发放救援物资,并努力将援助深入到缅甸受灾最严重的南部沿海地区。 WFP在昨天提供给本报记者的声明中表示,对受灾地区的评估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可以肯定沿海产粮地区受灾严重。WFP缅甸负责人克里斯·卡耶说,粮食署的救援已经分发到仰光以及周边地区的受灾民众手里,并将给受灾最严重地区送去食物。 据了解,WFP已经在仰光地区发放了30吨的食物,并给房屋被风暴毁坏的灾民提供了医用急救品、净水装备和塑料布等救援物资。 WFP目前在仰光有800吨左右的食物储备,这些粮食将被送往所有需要粮食援助的灾区。此外,随着灾情评估工作的展开,WFP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缅甸的救助。WFP已经在考虑通过空运给缅甸运输更多的食物。此次缅甸遭遇特大热带风暴,WFP将动员整个亚洲地区的紧急资金和粮食储备帮助缅甸渡过难关。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救援机构,今年计划向80个国家的7000万人提供粮食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