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揭秘卫嘴子, 为什么说天津人都是“卫嘴子”?

时间:2007-08-30 03:4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76次
 
 
    “京油子”、“卫嘴子”,是中国人对北京人和天津人的总体界定,它把北京人和天津人的性格特点做了最根本的概括。
    说北京人是“京油子”,北京人非常反感;而说天津人是“卫嘴子”,天津人却为此感到非常骄傲。我自己是天津人,在我的感觉里,大家说天津人是“卫嘴子”,此中并没有什么贬义,在某种程度上,这里面还包含着对天津人的好感。每次到外地,一说自己是天津人,立即,人们就会说:“哟,卫嘴子。”说大家对我歧视,谈不上;说大家看不起天津人,也上不了这么高的纲。
    真那么严重吗?
    天津人能说,爱说,天津人语言表达能力强,这是个优点。善于挖掘语言潜能,更是天津人的生存本能。天津人说话表情活泼、话语幽默、语音动听、内容丰富。请问,说天津人是“卫嘴子”有什么不恭之处?
    天津人何以被人们认为是“卫嘴子”,而天津人又何以认为自己就是“卫嘴子”呢?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我们不妨做一些探讨,也好解开这个“卫嘴子”之谜。
    “卫嘴子”,可能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既然是“卫嘴子”,一定爱说。这一点没错儿,天津人是爱说,从小孩儿就爱说,街头巷尾,常见到一些孩子们在一起,也不做什么游戏.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就是凑到一起说天道地,一个接着一个地说,说起来没完没了。再大一些,一群一群的青年人,也是爱说,常听见老人们问孩子:“你干嘛去?”要出门的孩子回答他的老人说:“我找谁谁谁说说话去。”你看,没有正经的事情要做,就是说说话。    “
    亲朋往来,上海人“来我家自相呀”。“白相”其中有说话的内容,但也可能是打麻将、唱曲呀什么的。天津人亲朋往来,内容单一,“上我们家说说话”。“白相”的内容只是说话。
    说话,是天津人的一项生活乐趣。没有指定话题,没有预定议程,说话就是想说什么说什么,说到哪里是哪里,绝对东拉西扯,除了政治之外,什么都可以说。衣食住行,亲朋近况,往年旧账,吃喝玩乐,说起来就是大半天。
    天津人爱说话,首先是因天津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和永定河在天津汇合成海河流人大海,此外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流入天津。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的过去,天津有了这九条大河,那就已经是一个八方民众聚会的地方了。这许多天南地北的人聚到一起,第一件事,就是要互相沟通,用什么沟通?自然是用语言。这一下,天津人就要说话了,先要说说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再要说说自己的家乡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再听你说说你们家乡是什么情形,还要听你说说你为
什么到天津来,这样你说我说,综合到一起,那就是天津人一起在说。
    唐代诗人崔颢,写过一首叫作《长于行》的诗,诗中写到在两只相互驶来的船上,一男一女的对唱。那女子先问:“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然后那个男子就回答说:“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唱得真是何等的美丽委婉。
    两船相遇,一个女子和一个陌生男人尚且要说上两句话,而一条大船由南而上,另一条大船又自北而下,每条船上又是商人、又是船家,还有纤夫,这样的两行人等对面相见,你想想,他们能彼此不说一句话吗?就是一个人说上一句,那也是很壮观的场面了。天津人的爱说话,其渊源,可能也就在这里了。
    九河下梢、八方居民杂处,天津人需要相互沟通,需要自我表白,需要申诉,所以,天津人就需要不停地说。在这一点上,天津人和北京人不同,住在北京,全都是老门老户,人们每天见面,只要点一下头,就算是把一切该说的全说到了,没有说到的,彼此也就无须再问了。而上海人则又是一种活法儿,上海人怕别人对自己的事情知道得太多,所以上海人一不需要述说,二又不能询问,这样彼此就免去了好多的话,相互匆匆地见上一面,能看上-眼也就是够交情的了,多说了,就没意思了。
    天津人被称为“卫嘴子”,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天津人见多识广。从九条大河来的人,也算得上是来自五湖四海了,后来再加上开埠通商,办洋务.天津又成了一个开放城市。小时候,常听见市井间的城市民谣,那没有腔调的民谣里唱着:“你吃过洋白面吗?你喝过自来水吗?你打过特律封吗?你坐过四轮电吗?”由此,人们不难看出天津人见识确实比外地人要多得多。洋白面,自然就是进口的白面;四轮电就是有轨电车;特律封是电话;自来水么,现在虽然没有什么新鲜的了,但是那时,这也和喝大河里的水不同,仍然是一种区别。
    天津卫有这么多新鲜事,见到外地人,天津人能不向他们炫耀炫耀自己的见识吗?所以,和外地人在一起,天津人就是爱说,天津人成堆儿的地方,那就更是说得没完没了。这样,天津人就落了一个“卫嘴子”的绰号,应该说是名副其实。
    天津人所以成为“卫嘴子”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天津人说完的话,随后自己也就忘掉了。九河下梢嘛,大家在船上说的话,说完之后,开船走了,谁也不会去调查,自然也就不怕有人追究。所以,天津人有一句老话,叫作:“哪儿说,哪儿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津人对于自己说的话,从来不负任何责任。说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说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你们谁也别和天津人“较真儿”,天津人说的话,水分多。
    这样,天津人就给人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大江南北,举国上下,全对天津人有一种看法,觉得天津人说话不牢靠。但是对于天津人来说,语言的真实性并不很重要,天津人的能说,说的全都是“闲白”,真正关乎国家命运、人类前途的话题,天津人一概谈不来。天津人常常说自己说的话“没正文儿”,那就是说天津人的爱说,也不过就是说些没有多少用处的闲话罢了。
    那么“卫嘴子”又有什么价值呢?
    做生意。当然也做不成大生意,真正的石油、军火生意,天津人是做不成的。但是做小本生意,天津人是高手。过去天津有一种职业叫“跑合”,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经纪人”,全中国中数天津人最多;而全中国的皮包公司,天津人开的则只比上海人少一些。
    直到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几个人凑到一起说起来没完没了的,那一定是天津人;而一些人在一起,大家听一个人说话的,那个说话的人也一定是天津人。火车上、轮船上、旅馆里,只要有了天津人,就一定是热闹非凡。所以,“卫嘴子”有“卫嘴子”的价值,那就是可以活跃气氛,可以促进友谊,可以使人们相互信任,更可以使人们感到开心。长途旅行,能够和天津人结伴,那是一种福气,无论是多远的路,只要天津人一“白话”,不多的时间,就到地方了。到这时,你真舍不得和这位天津人分手,分手后,要想再听他“白话”一段,那就不知要到哪年哪月了。
 
《其实你不懂天津人》 文/林希   07-06-18-24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