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正播出记者采访一所大学的校长。记者问:你是院士,现在来做校长的工作,将牺牲很多科研时间,你怎么看?觉得可惜么?校长回答:肯定用在科研上的时间会少很多,有时确实感觉有些可惜,但是,当好校长,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在报刊上,还可以看到类似的关于学者走上管理岗位,如何牺牲自己的学术时间,或者只有在繁重的行政管理间隙,晚上、双休日加班做研究的报道。 做行政管理工作是“牺牲”,这种论调,大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从历史角度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教育缺乏人才,于是推出了“双肩挑”政策,积极鼓励有技术的教师从事管理工作。而且,由于当时的管理多为事务性事宜,管理者权力不大,论文写得少,科研成果少,干事不留名,因此,普遍认为,学者担任管理工作,是付出,是牺牲。既然是付出与牺牲,高校管理层往往觉得颇有点对不起那些将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岗位上的人,于是通过制度安排进行“补偿”,其一,不管有无时间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均鼓励管理人员参与教学与科研,以保证今后从管理岗位退下后,“武功”没有完全废掉,此举甚至被认为是培养管理人员“终身就业能力”,为“能上能下”创造条件的最好办法———在管理权力日益增大之后,这一意义更为明显;其二,尽可能为从管理岗位退下(或转岗)的干部创造与其职位(职级)相对应的好工作,包括院系的领导或产业的负责人等等。 不用笔者对当下大学的行政管理者权力有多大再进行赘述,但问题是,做行政管理工作是“牺牲”的“传统观念”还在继续流传。于是,一些想尽办法获得行政管理岗位的学者们喜欢说:要不是领导反复做工作,我真不想应聘呢!我是牺牲自己的学术研究时间,为大家做服务工作。同时,形形色色的“补偿”继续进行,甚至为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自己并未付出多少精力的研究成果上署名为第一作者,找到了理由。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大学制度中,“牺牲”和“补偿”论其实是十分荒谬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每个人的自由。在现代大学中,从事管理工作者不但没时间再从事学术研究,而且如果再从事学术研究,有可能造成权力通吃,影响学术资源公平配置。但笔者与一位大学校领导在探讨能否改变这种“牺牲”观念、“补偿”行为,做到管理者从事管理,学者搞学术,选择管理就放弃学术,评价管理者看行政业绩,评价学者看学术成果,各得其所时,这位校领导说,难!一是权力在握的管理者,没人愿意打破这种格局,谁会打破自己的饭碗?二是如此削弱管理者的利益,谁还来做管理呢?怎么吸引优秀人才到管理岗位,提高管理水平呢?三是对国家培养的干部,总得有负责的态度! 前者,笔者不想多说,改革势必会涉及既得利益的调整,不能以管理者愿意不愿意为标准去考虑改不改革的问题。对于第二点,笔者想说的是,或许可以把管理岗位开放出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看能不能招聘到合适的、愿意干的人才———这样招聘来的人才,可能比那些放弃学术来应聘的人才更懂得管理。对于第三点,笔者想说的是,“安排好工作的负责态度”对于每年500多万之众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似乎更加要紧。 说从事管理是“牺牲”,并因此进行“补偿”,支撑这种观念和行为的,是一些高校行政权力过于强大的现实环境———行政力量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不打破这种落伍与过时的观点,大学将难以进行科学的管理,也难有管理的效益可言:大家都以牺牲的心态来工作,怎么会开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