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陈洪:月薪200的“网络刁民” 2005-08-29 09:07:37 来源: 法制早报 本报记者 李慎波 发自湖南长沙
自网络的草根声音《长沙是谁家?凭啥我爱它?》让长沙市市长深感自责 “长沙刁民” 语录 “ 我们想自食其力,但也得有地方自食其力呀,床底下种不了稻,卧室里养不得猪,街边上摆不了摊,大街上跑不得车。公务员们,你们说我们吃什么呀?少顾及点城市形象吧,能让长沙市少一点穷人,就是你们最大的政绩。 百姓求助于法律时,如法律的成本太高或遭受到不公正的法律待遇的话,百姓将不再相信法律,并有可能转而采用其他非法的方式寻求自我保护,这样,法律的尊严受到践踏,有关的官员是否也应为此而买单呀? ” 一个靠每月200块钱的下岗工资和为人照相与制作名片而勉强为生的下岗工人,一个 “ 下过乡 ” 、做过国营企业的领导、炒过股、开过公司的传奇人物,一个因上书市长而一夜成名的普通市民,一个三年来反对 “ 长沙禁摩 ” 而屡屡向政府提意见的 “ 网络刁民 ” 。贫穷的生活、尴尬的生存、不懈的追求,48岁的 “ 长沙刁民 ” 陈洪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初见陈洪 8月30日上午,几经周折后,记者终于在长沙市曙光南路的长沙市雨花区社区服务中心大院内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找到了陈洪。 一台笨重破旧的二手笔记本电脑、一台颜色发黄的沉旧复印机、一块用作照相背景的红布和一个总面积不过两平米的绿色小木屋,这就是陈洪的全部谋生工具了。 微秃的头顶、沧桑而又执着的笑容、与年龄不太相称的花白胡须,再加上短小的白背心和一条格子大短裤。外表的平常与朴素的着装,使你很难将站在面前的这个中年人与那个言词犀利、喜欢给政府提意见的 “ 网络刁民 ” 联系在一起。 然而,这就是真实的陈洪,就是那个以 “ 长沙刁民 ” 为网名屡屡与长沙市政府 “ 叫板 ” 的陈洪。 “ 尽管在网上有很多人知道我,媒体也报道过我的一些事儿,但走在大街上谁也不会注意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长沙市民,我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什么名人来看。 ” 陈洪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就在离陈洪的工作地点仅有几米之遥的一处房子上挂着一个 “ 陈洪商务茶室 ” 的牌匾。然而,房子的主人却并不是陈洪本人。 “ 这房子以前是我妹妹的,有一段时间生活非常艰难,她就借给我来开茶室,每天差不多有二十几元的收入,基本能够维持生活,但生意不好,只能卖给别人了。 ” 陈洪解释了牌匾的由来。 “ 不过也没什么,现在还有这个小地方我可以赚点小钱来养活自己。 ” 陈洪指着那个不足两平米的小 “ 工作间 ” 对记者说。 在与陈洪交谈的这个上午,一对前来登记的新婚夫妇找他拍了登记用的照片,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生意。 一张照片,二十块钱的 “ 毛收入 ” ,这可能是这天他的全部生意成果了。 “ 基本够吃饭的了,就是可能交不了儿子的生活费了,但总比另一些城市贫民要强一点吧。 ” 陈洪似乎看得比较开。 致市长的一封信 如此贫穷,如此普通,陈洪何以 “ 出名 ” ? 一切似乎都要从2003年的那封致市长的信说起。 2003年11月20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大楼的一个会议厅里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举行长沙市直新闻媒体 “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 报告会。当天的主讲人是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据一位参加会议的记者回忆说,谭仲池讲话伊始,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封题为《长沙是谁家?凭啥我爱它?》的信,向大家展示这封信说: “ 虽然这封网上来信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我们应该把这封来信看得很重。说心里话,我作为市长,丝毫没有埋怨之心,而是深深地为此感到自责,因为这封信代表了不少群众的意见。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 ” 谭仲池接着说: “ 这封信在我从政生涯中,将是我的良师益友。 ” 第二天,长沙多家媒体均在显要位置以《市长生动的一课》、《 “ 报纸决不能没有道德 ” 》等为题,刊发了谭仲池的此次报告会消息,并援引了他的上述讲话。 其实,这封信的最初来源是湖南省的门户网站 —— 红网。信的全称为《长沙是谁家?凭啥我爱它? —— 阅谭仲池市长给长沙晚报编辑部的信后有感》。这封在红网上的公开帖子就是致信给 “ 亲爱的谭仲池市长 ” 的,而落款就是 “ 长沙刁民陈洪 ” 。 在信中,陈洪说: “ 长沙,作为我们长沙人的家园,我理应爱它,我却要说, ‘ 长沙,我要爱你还真不容易。长沙是谁家?凭啥我爱它? 作为一个家,理当有家长,有家庭成员。在一个家庭中,各家庭成员应是平等、和睦相处的关系。俗语说,家和万事兴嘛。 ” 但是, “ 现实的长沙,却真不像我们工薪阶层、下岗职工及贫困人群的家,我们虽没有大笔的现金、存款,没有豪华的轿车、没有宽敞的豪宅,但我们却为这城市的兴旺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千百万小人物在各行各业的辛辛苦苦的工作、交捐纳税,政府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 ” 陈洪说: “ 水电费上调、城市垃圾处理费的开征、电视收视费上涨、车辆过桥费的开征……哪一次不是说收就收,说涨就涨? ” “ 以前常听说:政府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我看着各级政府办公大楼一座比一座高,一栋比一栋豪华;官员的车,一天比一天多,一辆比一辆豪华;官员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这一切,哪一项不是要纳税人买单呀?如果政府的办公大楼能矮一点,小车能少一点,政府的公务员能少一半的话,咱长沙的建设是否会更好? ” 陈洪说: “ 从政之道,当先治官。官良民自善;官廉民自洁;官善民自安。要提高百姓素质,当先提高官员素质……不能只讲廉政、勤政而不讲善政、优政。善政较之劣政恶政,更能赢得民心,能争取群众的支持,更能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说善政体现的既是作风,也是素质。 ” “ 因此,我要借此信,再次号召全体公务员们都行动起来,关爱我们的城市,爱护我们的家园,关爱我们的百姓,珍爱城市的环境和形象。要同那些不关心百姓疾苦的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敢于纠正,敢于批评,敢于面对面地进行规劝。只要大家都来关注百姓生计、百姓权利,我相信,我们小老百姓一定会说,长沙是我家,我要关爱它。 ” 这篇近5000字的帖子,落款的时间是 “ 2003年11月10日 ” 。 按照陈洪的说法,他写这封信的缘由是因为谭仲池在《长沙晚报》发表的一封痛斥不文明行为的公开信。 并非 “ 刁民 ” 虽然给自己取的网名为 “ 长沙刁民 ” ,但在邻居们以及网友眼里,陈洪并不刁。正如一位网民所言, “ 我不认为他 " 刁 " ,或者说他的 " 刁 " 是逼出来的,是先有 " 刁官 " ,后有 " 刁民 " ! ” 尽管评价有些尖锐,但似乎更能代表一些普通人的看法。 通过与陈洪的交谈和对有关人员的访谈。陈洪的人生轨迹非常清晰。 1958年出生的陈洪,其人生可谓曲折。当过知青,回城进工厂,先后在多家企业工作,还官至厂长一职。十多年前从长沙线材厂下岗之前,他一直都是一个好工人,好厂长。在年届四十时他下岗了。下岗后他试着做生意,小本起家,盘下一个小餐馆,苦心经营3年,让他有了几十万元的积蓄,也有了一套不错的房子。接着是开公司,炒股票。然而,生意不是好做的,大胆的尝试之后是失败。房子被抵押,妻子也离异了。最后,只能靠母亲单位那个不足十平米的小房子得以栖身。尝尽人生百味的他,最后只得用为人照相和做名片的小本生意活命。 然而,随着 “ 非典 ” 和2003年长沙市开始禁止摩托车上路之后,他的生意更加清淡,生活更加艰苦。 喜欢看书的他,最终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可以诉说的窗口。于是就有了致市长的一封信和此后的种种言论。 “ 其实,我并不是想给政府出难题,只是觉得政府的有些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弱势人群的利益。 ” 陈洪如是说。 “ 我曾写过一副对联 ‘ 你不讲我不说,谁为你说?我哑口你无言,何以维权? ’ 好官听不到百姓的声音,也会办错事。百姓言路不通,官员不知百姓所想,百姓所盼。我写这些文章,是希望政府官员能听到我们的呼喊,知道我们的期盼,别让我们老是为你们的错误买单。 ” 尽管不认为自己是城市下岗职工的代言人,但陈洪觉得自己对这个阶层的实际情况可能比一般的官员更了解。而这个阶层的声音,更应向政府传递。 “ 花了近万元买的摩托车,在政府的一纸公文下就变成了一堆废铁。摩托禁行,尽管有其道理,也的确对城市的形象有帮助,但对于我们这样的下岗工人,这就好比有人送了玫瑰给我们。玫瑰固然好看,但不适合我们这个人群的需要。玫瑰可能比较适合那些有吃有住,生活无忧的人来搞浪漫,但对于我们来讲玫瑰是不能当饭吃的。 ” 陈洪认为政府的决策更应考虑不同收入阶层的实际需要。 在网络上成名后,陈洪先后以反 “ 禁摩 ” 为由,发表了许多与政府决策有关的建议性帖子,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 2004年7月开始,陈洪先后参与了湖南师大学生陈树、湖南某高校教师蒋彦、岳阳市政协委员刘铁山等人就 “ 禁摩 ” 问题的行政诉讼。 然而,诉讼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 “ 其实,我在这些诉讼之前都料到了结果,但我还是要坚持。因为,间接的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在其他方面政府再制定有关规定时会引起注意。 ” 陈洪并非求全责备。 引起官方注意的陈洪,处境似乎略有改变。 “ 当地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经常到我这里坐坐与我聊天,并提出给我帮助。 ” 据陈洪讲有关部门曾因其家庭的贫困为其正在西安读大学的儿子寄过几百块钱的救助金。但陈洪却不想接受政府的低保。 “ 从小,我父亲教我背古人所写的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我现在虽无力兼济天下,但咱不偷、不抢、不骗、不吃低保、凭自己的劳动和本事吃饭,不也算独善其身吗?印名片、跑 ‘ 摩的 ’ 虽说是颜面无光,咱是穷人,要那脸面干啥。外出赚饭钱时,我的脸面早挂在咱家的破墙上啦,咱只带上一颗良心外出寻饭。这一生,我不亏心。 ” 由于有些言论 “ 牢骚 ” 过多,如今陈洪的很多帖子已经在当地的网络媒体上难觅踪迹。甚至其在 “ 天涯 ” 上的个人博客也在运行了两个星期创造了2700多点击率的情况下再也打不开了。但他依然坚持在可能发表的网站继续自己的 “ 反禁摩 ” 之路,继续向市政府提建议。 对于未来,他有种设想,短期内他想参选区里的人大代表, “ 如果可能,我想通过更正规的途径代表一些普通市民的声音 ” 。 “ 我希望将来的社会能够真正成为充分考虑各阶层人民利益的和谐社会。 ” 陈洪最终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一个 “ 和谐社会 ” 的建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