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书刊

为朱学夫《陕北往事》一书所作的序言——我们的知青岁月

时间:2014-05-24 07:2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75次
《陕北往事》一书,是我所读过的有关知青文学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让人感觉最真实与最能够保持历史原貌的著作。也正是这一点,能够使此书发出耀眼的光辉亮点,也正是此书的中正无偏的论点让其不朽之识盖世。

 


 
 

      学夫和我都是当年赴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他在富县,我在延川。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每当忆起,心中总是涌动一股激情,那种感受就如同人们所熟悉的贺敬之《回延安》中写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几年回忆知青插队生活的文章不少,我也曾有过写点什么的念头,毕竟在那段特殊岁月里有着太多让人动情的东西,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觉得它不应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沉寂和被遗忘,学夫写成了《陕北往事》令我钦佩。

 

 

      读着学夫的《陕北往事》,不知不觉中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竟是那样的清晰而鲜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1969年初,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青年怀抱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对理想信念的热情和初入社会的兴奋,来到了延安的山沟沟里,从此住在窑洞中,伴随着黄土、油灯、镢头和南瓜、洋芋、酸菜、穈谷杂粮,度过了难忘的岁月。下乡几年,每天劳动强度很大,吃的不好,还时常饿肚子。要说在陕北那几年,经受磨练最大的其实不是农活劳动,而是为吃而忙碌。分的粮食不够吃,玉米、南瓜、洋芋是我们的主粮,“瓜菜代”是经常的事,有时还吃过糠,能吃一顿白面是太奢侈了。做饭不用煤,是烧柴,而砍柴绝非易事,要跑很远的路,攀陡峭的山,有一次砍柴我被扁担砸在头上,至今还留下一道楞。刚砍回的柴湿,不好烧,吃半生不熟的饭也是常事。每当累狠了,蹲在窑洞前的崖畔上,眼窝也曾涌过没滴下来的泪水。有本杂志对60岁的人搞过一项调查:“你最后悔什么?”60岁夕阳晚照,阅历丰富,应是对自己能作出客观而公正的判断,我想人生道路上后悔的事是有的,但是,对到延安插队我从未后悔过,甚至感到幸运。

 

 


 

 
 

      陕北是块神奇的沃土。连绵不绝的沟沟壑壑,广袤深厚的黄土地,世代与贫瘠、干旱等灾害的抗争,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古代屯垦戍边的人口迁徙流动,铸就了陕北人民淳朴、宽厚、豁达、包容、坚韧、开放的品格。入乡随俗,耳闻目染,北京知青在这块凝聚着厚重历史文化、中国革命精神的黄土地上磨练了自己,学会了踏实做事、端正做人,特别是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这是这块土地赐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终生受益。

 

      我爱这块黄土地,我爱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我也非常喜欢黄土地特有的文化。比如,爱听、也爱吼上两嗓子信天游,感到无比的舒展;再比如语言,陕北话独具魅力,爱用重叠字来表达,如:红个艳艳、蓝个莹莹、白个生生、欢个溜溜、薄个闪闪……极富感染力。时至今日,我仍然偏爱这里的饮食习惯。

 


 
 

      学夫对陕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身边工作的一个同志和我聊起过:你不能多跟朱学夫说陕北,说一会儿他眼圈就红了。这份情感我太理解了。我后来接触到的在延安插过队的北京知青,无不深深地眷恋着那片黄土地,那样的一往情深,都把陕北当作“第二故乡”或以“半个延安人”自诩,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关心着那里的发展和变化。学夫作为商界的成功人士,就为陕北捐助了一所希望小学。他还和村里的乡亲保持密切来往。我这么多年也一直和村里联系紧密,那儿有我亲如兄弟的农民挚友,把自己根植于黄土地,保留与基层连接的通道,感觉是那么的踏实,这是我生活中感到最充实的内容之一。

 

 

       铜川是书中出现较多的一个地名,因为当年北京知青离开家门走向社会,第一个晚上就是住在这个城市,由此换乘汽车北上。后来又有许多北京知青离开陕北或去工厂、或上学,也在此地转车。20多年后,我有幸在这座城市工作了8年多,所以感到格外亲切,今日的铜川,早已不是昔日煤灰随风四处飞扬的“煤城”,它的环境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的城市了。

 

      学夫待人真诚,热情朴实,有情有义,他喜欢读书,学识渊博,做事富有激情,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陕北往事》记录了他在富县插队时的经历,真实而质朴,这是对我们共有的那段青春岁月的深情纪念和最好礼赞。

 

 


 

读《陕北往事》,思知青年代

 

鉄城

 

      近日,再读朱学夫先生的《陕北往事》,体会到一种回忆与感慨,一段历史始终铭刻在一代人的脑中。40多年前的事情恍如昨日发生,几年的插队生活好像烟云掠过,艰苦的生活已经成为笑谈,苦涩的人生只不过转眼瞬间……。其实,真正留给我们的是一段情感,这种情感发生在小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沟通与交流中,这种情感弥留住对黄土高原的认知,这种情感保留对农村的初识,这种感情包涵了初生牛犊的思维对撞。

 

     《陕北往事》没有刻意描写知青的艰苦与磨难,只是真实地记载了历史的过程,从书中体会的只是一种记忆与现实的生活情景。但是,此书表达的深意确实显现一种历史的原貌,没有夸张,缺少个人评价,没有褒义,也不曾贬意。但是,当你读完此书之后,真如一部事件的纪录片展现在头脑中。

 

      对于知青的人生历程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个人的状况、条件、处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都影响着每一位知青。同时,由于政治因素的诱引,也曾导致各种流派演义出不同角度的版本,以致对于后人影响是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杂相。其实,这也不为怪,历史上很多非常清楚的的事情,经过历史演变,经过不同政治的渲染,经过不同利益阶层的杜撰不都是形成一种模糊的概念吗!

 


 
 

      抛开政治因素,抛开时间因素,那么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就是一种城市的中学生到农村生活的片段。这是一种小知识分子迁徙的过程,这是一种没有人能够想到而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历史上就出现了这种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以致,后人从来不能理解的会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它确实发生在中国的这块大土地上。

 

      对于知青这一代特殊的人群,对知青的过往也有不同的感受。大多数人从此走上了平平淡淡的一生,年轻人的梦想从此消失殆尽。一部分人因此而遭受苦难不断,接二连三的糟心事伴随一世,有的人甚至为此献出宝贵生命。还有一些人经过努力(包括任何方式的努力)走向荣光、走向辉煌。当然,各人的道路从这个起跑线跑出不同的人生方向,到达不同节点,那么对知青的这段历史也会有不同的甜酸苦辣经历。

 

 

 

      同样,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农村的农民对知青又是怎么理解的?他们认为这些城市的中学生、这些知青是怎样一群人呢?说到此,我认为,农民是伟大的一个群体,有如《易经》中的“坤”,有如大地、有如大海,可以用“厚德载物”来表达他们的胸怀与仁爱。

 

      在农村,尤其那个时候的农村,尤其陕北的农村,农民非常穷困,生活异常窘迫,有的地方的到了春天甚至外出讨饭。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他们被迫又接受了一大群知青,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将盼了一年的口粮分出一部分来养活这些知青。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他们不是不想说,但是,他们能够向谁诉说,谁又关心他们的诉求。但是,又是但是,他们喜爱这些来自城市的“洋娃娃”,他们关爱知青的生活,他们照顾知青的起居,他们将知青带上了社会,扶植这些不懂世事的孩子度过人生的初程。

 


 
 

      这些经历,这段情感我想每个知青都有切肤之感,情理相知。以致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都不能够忘记那段时光,其主要的还是与农民的那段情感,那种被真诚感染的心境。我们没有带给农民任何好处与利益,但是我们得到了人生最大的慰藉,那就是爱,那就是醇厚的爱戴与呵护。

 

      《陕北往事》一书,是我所读过的有关知青文学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让人感觉最真实与最能够保持历史原貌的著作。也正是这一点,能够使此书发出耀眼的光辉亮点,也正是此书的中正无偏的论点让其不朽之识盖世。

 

      其实,书无好坏之分,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展示不同的社会感知。但是,值得人们留恋的是那些真实的与社会舆论无争的独立撰述。

 

      其实,历史也无对错之分,都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演变而形成。但是,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正是亲身经历的过程,这正是命运的历练过程。

 

 朱学夫(右)与北京知青网总编姜成武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