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拿到这本书,我感觉在当下日新月异的小说世界里,与同类型的作品相比,《飞吧,旧时光》似乎并未有特别煽情的内容。故事讲述的年代要上溯到上个世纪的后半期。而对于现今的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读者来说,那个时代已经太过遥远了,如同相册里的一幅幅很久很久以前的照片。然而,《飞吧,旧时光》并不是单纯地为我们展现这些照片的内容,而是捧出一颗跳动的青春的心,让人去感知。
我曾经试图和年轻的学生甚至是和我的孩子,聊起类似这部作品中所叙述的那个充满理想的80年代,聊起那些事、那些人。但是,最后的结果,总有点让人感到遗憾——他们似乎并不太在意那个已经过去了的时代。我激动的,他们并不就一定激动,我以为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可在他们看来,并不特别严重。也许时代是真的变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没有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大概永远都无法真切地体会到那种贫穷、孤独、迷茫、青春、激情、理想混杂在一起给人的内心所带来的极大冲击和震撼。
读这部小说,我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岁月。水洗白的衬衫,宽大的军绿色裤子,因为吃不饱,格外瘦弱的身体,略显蜡黄的脸上却有着因为青春和理想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至今天,回想起来,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在那个禁闭的年代,最初接触到一些外国经典作品时,文学给那颗恐惧而忐忑的心灵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撼,那种强烈的悸动和温暖。那些真实的作品、厚重的文字打开我原本混沌一片的世界,给了当时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最初的梦想,这个梦想尽管模糊但却坚定。
所以,我没有去过油田,但是,我却能真切地感受到作品里的那个十六岁的少女背着铺盖来到红村时,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志豪情;我没有做过铣工,但是,我却能听到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内心所激荡的那种喜悦和自豪。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时代,那个我们成长的时代。
采采的这部《飞吧,旧时光》,也并未局限于年代的书写,而是着眼于青春的本质。在成长的岁月里,青春,是个永不褪色的话题。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青年时期永远是最美好的回忆。青春总是会和忧伤、爱情、友情、理想这些纯美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因由时代和社会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个人的成长背景,我总是觉得那个年代的青春尤其让人感伤,承载了许多本不应有的重负,却又纯真透明得如同山涧的第一缕光芒。
这是一个记忆青春的故事,也许读起来并不像一部小说,它没有刻意的技巧,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结构,没有令人阐释不尽的含义,甚至因为它是作者的习作而还显得有点不够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小说很真实,文字真实,情感真实,真实得让你觉得这似乎是一本传记,一本自己给自己已逝的青春所做的传记,一份自我珍藏的记录时代的拷贝。
作品讲述了“我”从十六岁就告别了父母,怀揣着自由的梦想,来到燃烧过父辈激情的红村,投身到石油行业,开始了自己的青春之旅。但是,当最初的激动憧憬慢慢褪去,现实的逼仄开始显现。一个年轻的灵魂开始在理想的挫败和复杂人事中,痛苦地思索自己的人生方向。八年的岁月中,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考试的失败、调动的失败,甚至恋情的失败,看到青春的凋零、理想的幻灭、人性的复杂,年轻的心开始迷茫和动摇。有时,人生像是一场瓢泼大雨,站在屋子里,可以暂时躲雨却失去了外面的世界;不管不顾地冲到雨里,却满眼都是雨水,看不到前面的方向,浑身透凉。所以,我们总是在门槛旁,犹豫着要不要迈出那只脚,游离不定。尽管一次次的挫败,作品里的那个女孩还是坚定地闯入了雨中,在快要灰心失望时,遇上了一把能暂时替她遮风挡雨的伞。最终,她等到了自己人生的雨过天晴,阳光万丈。
这本书里,有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酋长反复问“我”,那么多的人都留在了红村,为什么你却要不停地想飞走?“我”淡然地回答,没有原因,只是一定要飞。这让我想起传说中有一种能够飞越森林的无脚鸟,也叫荆棘鸟。这种鸟因为没有脚,所以不能停歇,没有终点,只能选择飞翔,永不停歇地飞翔,无休无止。累了的时候也只能在风中暂时休息。这无脚的鸟一辈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死的时候。而作者所描写的青春,最动人的也恰恰正是这种舍弃一切的飞翔姿态。
这是一部有关上个世纪的青春励志作品,里面的很多话语、很多背景甚至是很多思想都已经在岁月的冲洗下,慢慢沉淀,离现今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是,文学传承的是情感,凭着共通的情感,一部作品也许可以跨越时代的隔阂。所以,我希望这部作品中所传递的那种不管顺境逆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能打动现在的孩子,能给他们以启示,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所愿意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