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海拾贝

《北京文学》社长:只盯名作家带不来文学繁荣

时间:2012-03-09 08:3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317次
《北京文学》社长杨晓升大声疾呼:“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做致力于培养本地文学人才的基础工作,而仅仅凭借政府拨付的财政经费去抢夺数量有限的文学人才,或者只盯着为数不多的知名作家,文学新人靠谁去发现和培养?新人不能涌现,中国的文学何谈繁荣与发展?”

  54岁普通工人毛建军因中篇小说《北京人》而步入文坛(见2012年3月5日北京日报15版报道),他的“横空出世”,让人们对文学新人这个词有了更多理解和更多期待。

  《北京人》的“出生地”《北京文学》已有62年历史,当代许多著名作家的小说处女作都是在这家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他们由此走向文坛,像浩然的《喜鹊登枝》、余华的《星星》、刘恒的《小石磨》、王安忆的《雨,沙沙沙》、张辛欣的《在静静的病房里》、张宇的《河边丝丝柳》、徐小斌的《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等等。

  2012年3月5日,北京日报记者就文学新人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探索的方式,专访了《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他不禁大声疾呼:“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做致力于培养本地文学人才的基础工作,而仅仅凭借政府拨付的财政经费去抢夺(美其名曰‘引进’)数量有限的文学人才,或者只盯着为数不多的知名作家,文学新人靠谁去发现和培养?新人不能涌现,中国的文学何谈繁荣与发展?”
 

  善待新人:设专人接收每一篇自然来稿


  记者:《北京文学》发掘文学新人计划进行了多久?具体是怎样的形式?

  杨晓升:对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最苦恼的事莫过于将自己的心血之作投寄编辑部之后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北京文学》自2001年改版以来,我们强调,编辑部必须重视自然来稿,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设专人接收每一篇自然来稿,登记、编号、统计,每月分发给每位编辑审读。编辑审读自然来稿的数量、质量及成果纳入编辑每月的工作量和考核。

  我们还采取特殊措施,在《北京文学》上刊登启事,向读者郑重承诺:“只要在来信来稿的信封左下角贴上《北京文学》的原始标志并付足返程邮票,本刊将做到每信必复、每稿必回信,并提出处理意见。”此举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烈响应,每月来信来稿像滚雪球般增长。此外,《北京文学》改版后新设“新人自荐”栏目,专门发表业余作者的中短篇小说处女作,配发作者的创作自白、照片和简历,同时刊发编辑对作品的短评,此举创全国文学期刊风气之先。

  记者:在培养新人方面,《北京文学》还有什么帮扶措施?

  杨晓升:如果资金条件许可,我们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努力善待所有来信来稿,无论采用与否,争取对每篇自然来稿都能回复审读意见;同时,对有潜力的作者进行不定期的短期培训;对发表后在读者中产生良好影响并引起文学界关注的文学新人,组织研讨会加以推广。


  面对名家:不能只想摘果不想育苗


  记者:您认为如今在文学新人选拔、培养上,是否存在值得注意的不尽如人意的倾向?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活跃的、出版商争相抢夺的依然是为数不多的那些成名作家?

  杨晓升:文学杂志社、出版机构、作协和文化管理部门,都希望看到文学新人的出现,口头上也时常喊得很响。问题是,他们当中的很多只想摘果不想育苗,他们忽视或不愿意做大量艰苦的、琐碎的、长时间的基础性工作,普遍缺少对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长效机制的探索、建立、激励与保护。更多的出版机构和出版商,只紧盯为数不多的知名作家,不惜重酬“抢夺”他们的新作品,原因显而易见:名家的作品有较大的发行量,能带来较大的商业利益。而长期致力于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的工作,既辛苦且带不来经济效益。

  有些地方的作家协会则只为少数名作家服务,甚至看到其他地方某位新作家得了全国奖,就想方设法要引进(调动工作关系及解决户口迁入),美其名曰“引进人才”。殊不知,这人才是人家培养的,你花重金、用各种优惠条件引进,夺人之爱,人家并不高兴,何况以这种方式去摘人家的果实,也不算什么真正本事。


  当好伯乐:名家力作新人培养都得抓


  记者:发现新人、促成新人成长的空间是否具备,如今还缺少怎样的氛围?比如在资金上、人力上、机制上,还存在哪些困难?

  杨晓升: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具备了有史以来发现和促成新人成长的最好条件与空间。就文学创作的现状而言,文学的精品力作虽然主要有赖于优秀的实力派作家的创作,但文学的未来与发展却有赖于文学人才源源不断的发现与培养。这道理就像中国男子足球,因为缺乏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也因为中国足球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的原因,中国男足这么多年总是踢不出亚洲,只能蜗居在国内自娱自乐。我以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应汲取中国男足的教训,要更加重视群众性基础工作。

  首先,各地的作家协会和文化管理部门不能急功近利,要两手抓,一手抓名家力作,另一手抓新人培养;政策和资金上要两头并重,全力支持。其次,要建立、完善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的体制和机制,各地的文学期刊和作家协会,在力推文学精品力作的同时,要以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致力于文学新人尤其是本地区文学新人的发现和培养,并将此项工作业绩纳入本部门的管理与考核。文化管理部门不仅要奖励新人新作,还要奖励在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业绩卓著的编辑等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在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一些地方的文化管理部门重视不够,也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资金、人力上投入远远不够,机制上更缺乏有效管理与保障。


  链接《北京文学》:部分作者成长轨迹


  雷立刚:四川省成都市人,在《北京文学》2001年第1期发表小说处女作《六根手指》之后,已先后在《青年文学》、《天涯》发表了一批中短篇小说,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还在《天涯》杂志为雷立刚发表了专题评论,2003年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在网易网站获得了长篇小说大奖。

  司雪:北京中医医院宣传干部,在《北京文学》2001年第9期发表中篇小说处女作《幸福与伤害》,近年来又先后在《北京文学》发表中篇小说《早熟的春天》、报告文学《医患之间的战争》和《温暖心灵的魔术》等,其中《温暖心灵的魔术》被全国其他报刊广泛连载、摘载。

  尉然:河南省青年作者,刊登在《北京文学》2002年第5期的小说处女作《李大筐的脚和要小筐的爱情》,被《小说选刊》作为重点作品转载和推介,其小说集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选定的“21世纪文学新星”丛书等。

  王秀云:在《北京文学》2004年第11期发表中篇小说处女作《玻璃时代》之后,又发表《水晶时代》《返青》《从未如此爱过》等多部中篇小说,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出局》。

  钟正林:四川省德阳市人,在《北京文学》2006年第9期发表小说处女作《斗地主》之后,近年创作活跃,《鹰无泪》《气味》《可恶的水泥》等一大批中短篇小说散见于全国各文学期刊,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多次转载,被雷达等评论家热情推介。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